劉曉卿
要不斷提升雜志品位,刊載的文章要有特色、有文化、有政治觀點,既要老辣、針砭時弊,又要給人以正能量。各地方組織在辦刊過程中也應貫徹這一宗旨,讓讀者從我們刊載的文章內容中深刻理解什么是“民主與科學”。
本刊訊 4月1日,《民主與科學》雜志改版發(fā)行座談會在九三學社中央機關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叢斌出席會議并講話。
叢斌說,此次座談會是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九三學社辦刊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關系雜志未來定位和發(fā)展方向。他說,要充分學習領會并貫徹習近平在中共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直面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挑戰(zhàn),堅持“陣地意識”?!?8字新聞工作方針”不僅是中國共產黨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也為民主黨派新聞輿論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叢斌指出,《民主與科學》雜志作為九三學社面向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刊物,在廣大社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輿論導向作用。“民主與科學”既是刊物的名稱,也是其內在靈魂和文化特質。從哲學層面理解民主與科學的深刻內涵和本質特征,是這本雜志的文化內涵,也是辦好雜志的價值取向和目標。凸顯九三學社的民主與科學特色,是辦好雜志的宗旨和思路。在科學方面,一是要弘揚科學史觀;二是要重視現(xiàn)代科學技術成果對上層建筑領域的影響及對人類社會變革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在民主方面,要科學詮釋民主內涵和外延,即民主就是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的社會化國家治理方式。
叢斌提出,《民主與科學》不應是娛樂性的、博取眼球的,它是一種理性的、科學的、文化的新聞載體。我們要不斷提升雜志的品位,刊載的文章要有特色、有文化、有政治觀點,既要老辣、針砭時弊,又要給人以正能量。各地方組織在辦刊過程中也應貫徹這一宗旨,讓讀者從我們刊載的文章內容中深刻理解什么是“民主與科學”。
針對如何辦好《民主與科學》雜志,叢斌提出具體要求。第一,要更好地宣傳《民主與科學》雜志; 第二,發(fā)掘社員中的專家學者,擴大《民主與科學》的作者群;第三,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做好《民主與科學》雜志的發(fā)行工作;第四,發(fā)揮好通訊員隊伍的作用。
座談會由《民主與科學》雜志主編王金茹主持。
九三學社中央宣傳部、民主與科學雜志社、九三學社各省級組織相關部門等40余人圍繞刊物改版發(fā)行工作暢所欲言、出謀劃策。
責任編輯 韓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