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研究了溫室蔬菜生產(chǎn)中為害較嚴重的根結線蟲的種類及發(fā)生原因,并切實提出了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方法,包括種植抗病品種、嫁接、輪作及藥劑防治等,供廣大農戶參考。
關鍵詞:根結線蟲;嫁接;輪作;棉隆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7.047
近年來,隨著農業(yè)結構的調整,保護地蔬菜生產(chǎn)迅速發(fā)展,給農民帶來了很好的經(jīng)濟效益,但由于很多溫室長年連作栽培,且沒有進行必要的土壤消毒,導致土壤中的根結線蟲得以積聚增殖。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阜新市2010年~2014年溫室蔬菜根結線蟲的發(fā)生面積達到0.5萬畝次,給蔬菜生產(chǎn)造成了巨大損失。一般造成減產(chǎn)20%~30%,嚴重地塊達50%以上。目前根結線蟲已成為溫室蔬菜生產(chǎn)中不可小看的害蟲之一。
1 根結線蟲的種類及危害
根結線蟲病由根結線蟲屬(Meloidogyne)的幾種線蟲侵染所致,主要種類有南方根結線蟲(M. incognita)、花生根結線蟲(M.arenaria)北方根結線蟲(M.hapla)和爪哇根結線蟲(M.javanica)。這幾種線蟲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占根結線蟲屬所致?lián)p失的90%以上。
根結線蟲主要侵染植株根部,側根和須根極易受害。發(fā)病株在側根和須根產(chǎn)生大小不一、形狀不定的肥腫、畸形瘤狀膨大,瘤狀物初為白色,質地柔軟,后期變?yōu)榈稚?,表面有龜裂。用顯微鏡觀察解剖病根腫大部位,有細長蠕蟲狀幼蟲,雄蟲和雌蟲的形態(tài)明顯不同,雄蟲細長,無色透明,尾端鈍圓;雌蟲梨形,乳白色。地上部表面癥狀因發(fā)病的輕重程度有差異,輕病株癥狀不明顯,重病株發(fā)育不良,植株矮小,葉片黃化,結果少。高溫干旱時,病株地上部分中午時萎蔫,早晚恢復,常誤認為是枯萎病株。發(fā)病嚴重時,全株枯死。
2根結線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
根結線蟲主要以卵或二齡幼蟲隨腫瘤、根結遺留在土壤里,或直接在土壤里越冬,也可混入糞肥越冬,一般可存活1~3年。當環(huán)境條件適宜時,越冬卵在腫瘤組織中孵化為幼蟲,繼續(xù)在組織內發(fā)育,也可遷離根瘤組織,侵入新根,借病土、病苗及灌溉水等主要傳播途徑,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寄主的幼蟲在根部組織內生長發(fā)育繁殖,產(chǎn)生的新生代根結線蟲幼蟲,二齡后離開卵殼,借灌溉水的傳播,進入土中侵入根系進行再侵染,加重為害。線蟲在寄主根結或根瘤內生長發(fā)育至四齡,雄蟲與雌蟲交尾,交尾后雌蟲在根結內產(chǎn)卵,雄蟲鉆出寄主組織進入土中自然死亡。
根結線蟲適宜在溫暖干燥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發(fā)育適溫為15℃~30℃,土壤含水量40%左右。最適病癥表現(xiàn)生育期在成株期至坐果盛期。根結線蟲一個生育周期約為21天,1年大約發(fā)生5~10代。地勢高燥、土壤質地疏松、鹽分低的條件適宜根結線蟲活動。
3 根結線蟲的防治方法
根結線蟲的防治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藥劑防治等幾種。由于防治根結線蟲的化學藥劑多為高毒、高殘留農藥,給人畜生命安全帶來隱患,因此,應采用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3.1 農業(yè)綜合防治措施
3.1.1 選用抗根結線蟲的品種 生產(chǎn)中選用抗根結線蟲的品種,能有效地防止保護地根結線蟲病的發(fā)生。目前,西紅柿的抗病品種有羅曼、耐莫尼塔、FA-593等外國品種,還有東北農業(yè)大學的李景富教授培育出的“東農708”,是我國首個抗根結線蟲病的番茄品種;黃瓜的抗病品種有嶺雜9號、嶺雜8號、94-9、西農1號、津優(yōu)1號等;茄子有安陽大紅茄、安陽紅茄王等。
3.1.2 培育無病壯苗 苗床是根結線蟲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育苗時應該選用無根結線蟲的土壤和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避免根結線蟲的侵染。另外,采用無土育苗也是避免根結線蟲危害的重要措施。
3.1.3 利用抗病砧木培育嫁接苗 目前溫室蔬菜生產(chǎn)中,番茄受到根結線蟲的為害比較嚴重,一般采用野生抗病品種或抗病而果實性狀較好的品種作為砧木進行嫁接,如羅曼、耐莫尼塔等。茄子上常采用托魯巴姆、赤茄等作為砧木。瓜類蔬菜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高抗的砧木材料,只有較抗病的砧木材料,如中原共生、Z101等。
3.1.4 深翻土壤 根結線蟲多分布在地下5~10厘米的土層內,因線蟲活動性不強,土層越深,透氣性越差,不適宜其生存,故深翻可有效殺滅線蟲,生產(chǎn)中深翻土層25厘米以上,可以將大部分線蟲翻到深層,有效減輕病害的發(fā)生。另外,溫室大棚可在換茬田閑時深翻并曬田,殺死土壤表層部分線蟲成蟲、幼蟲或卵。
3.1.5 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是減輕根結線蟲危害的重要方法之一。試驗證明,大棚黃瓜、西紅柿等拔秧后,種植大蔥、大蒜、韭菜、辣椒、禾本科作物等可有效地減少土壤中根結線蟲的蟲口密度,有效控制病害的發(fā)生。
3.2 藥劑防治
在移栽定植前將藥劑施入土壤中,達到熏蒸殺線蟲的目的。 選用的藥劑包括有滴滴混劑,用量600公斤/公頃,在播前3周開溝施藥再覆土壓實,熏蒸殺線蟲,也可用98%棉隆(必速滅)微粒劑,每公頃用藥90公斤拌入900公斤細干土,開25厘米深的溝施藥,然后覆土壓實,土溫為15℃~20℃時,封閉10~15天再播種栽苗。另外,也可選溴甲烷熏蒸。定植時,可采用10%粒滿庫顆粒,75公斤/公頃,穴施或溝施。
在作物生長期內,發(fā)病初期可選的藥劑有48%樂斯本、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250~300毫升。
特別推薦使用棉隆顆粒劑,本藥劑在阜新市保護地土傳病害防治示范區(qū)的推廣應用試驗中,防病效果顯著,防治率達到90%以上。
作者簡介:何艦,大專學歷,阜新市植物保護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yè)病蟲害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