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濟韜
向 導
到山里去,一徑深深,在林子里曲曲折折地繞,半天不見人煙,沒個盡頭。于是,人的腳下開始猶豫,目光開始游移,心情開始下沉。驀地,一聲若遠若近的雞啼點亮了行人的雙眼,精神一振,沿著山路繼續(xù)走。轉過一個山嘴,豁然開朗,一座座院子散布在前面的緩坡和臺地上。
在巴山,這是常見的情形。從山腳望上去,立陡立陡的,必須爬到一定的高度,才能發(fā)現(xiàn)院子。于是,村子便派出聲音當向導,為客人引路。也許是雞啼,也許是犬吠,也許是牛叫。這三種聲音,雞啼聲高亢,犬吠聲洪亮,牛叫聲雄壯,既是村子的代表,也是村子的底氣,更是村子的活力源泉。你循著聲音走去,就走進了聲音背后的笑容,走進了聲音里面的生活。在經(jīng)過農家老鷹茶、鐵罐飯、老臘肉、包谷酒的殷勤慰勞后,你有些暈暈乎乎了,如同走進了一個亦真亦幻的夢。
今后,無論在哪里,只要聽見雞啼、犬吠、牛叫,你心里就有熱流在涌動,就有詩意在萌發(fā)。
院 子
早晨八到九點,炊煙徐徐降下了淡藍色的旗幟,家家戶戶叫人回家吃飯。做飯的多是女人,母親喊孩子,姑娘叫父母,老婆婆喚孫子,清越脆亮,悠遠綿長,如一波波春水漫過山野。農家少閑時,吃了早飯,好干活。
十點左右,院子空了。牛被趕到山坡吃草,狗跟著主人到野外溜達,院子里就剩雞和豬了。豬吃飽了,伸開四蹄,長拖拖地睡在圈里,呼嚕比人還響。雞吃飽了,散步,順帶著啄點小石子碎瓦礫消食。一會,一只母雞拉長了聲音,“咯——咯——咯咯咯”,真正的有感而發(fā)的吟唱。唱了一陣,沒影了。幾分鐘后,它從柴禾堆里一下子蹦出來,爆出一連串熱烈而吃驚的繁響,“咯嗒咯嗒咯嗒,咯嗒咯嗒咯嗒”。好幾只雞受了感染,跟著叫。雞的世界里,一只蛋就能讓它們激動成這樣。
雞聲平息下來。院子里格外靜。一只黑貓悄無聲息地走過院壩,一縱身,跳上了院子盡頭的一盤石磨。它支起前腿,神氣地坐在磨盤上,耳朵微微轉動,收聽著野外的聲音。放牧的牛鈴聲叮叮咚咚,似遠似近。小孩子脆脆的笑語聲隱隱約約,閃閃爍爍。遠山,有人在打石頭。每一聲奮力擲出的打石號子聲讓空氣微微一顫,瞬間又了無痕跡,如向浩渺的湖面扔下一片樹葉。近處,一種遲鈍的聲音有節(jié)奏地響,低而沉悶,那是人在用鋤頭打碎田里的土坷垃。一陣風躡手躡腳地從屋后竹林里跑過,幾片葉子嘆息著飄飛下來。
忙 碌
陰歷四月,聲音最多、最繁復、最忙碌。
麥子才開始黃,就有鳥叫著“快黃快割”了,還沒割完,鳥兒又吵著“搟面燒饃”了。嘗新麥,吃燒饃,鳥比人還迫不及待。麥子、油菜收割回家,耕田,耙田。水聲四起,人和牛在“駕——駕”、“哇——哇”、“犁溝——犁溝”的吆喝聲中將一塊塊田磨成了亮汪汪的月牙鏡。斑鳩整日“咕咕咕——咕”地叫,抑揚頓挫,曼妙悅耳。人還沒喘口氣,“布谷,布谷”,布谷鳥又飛來飛去地催著人去插秧了。于是,人在“鏡子”里彎著腰,一邊倒退,一邊點頭,一行行綠色的文字被寫在了天光云影中,整齊、清新、詩意盎然。寫好了,人直起腰來檢查一下,赤著腳回家去,將這一行行的詩留給滿山的鳥語去品讀。
夜里,打菜籽,打麥子?!耙灰惯B枷響到明?!边B枷真厲害,叫了大半夜,聲音一點兒沒有變。
天 籟
當天上的星星、地上的風都安靜下來的時候,它才會出現(xiàn)。
它是神秘的。誰在遠處吹響古塤?誰在山頭排風鼓爐?又是誰在天邊嗚咽哭泣?它是幽微的。斷斷續(xù)續(xù),若有似無,像飄零的春雨,如嘆息的落葉。它是深沉的。亙古的記憶、洪荒的心事、滄桑的烙印,都蘊涵其中,比冰更冷,比火更熱,比巖石更硬,比絲綢更柔軟。它是寂寞的??偸乔那牡貋?,默默地去。它是溫柔的。夜靜、山空、星眠、風宿,它用最母性的聲音將大地萬物引入夢的深深處,讓它們暢享黑甜王國的蜜露。
多少年以后,我才明白,它其實是大山用鼻息譜出的搖籃曲,只有勞動的子民,才配得上這天籟。
出 征
九月,拌桶出征,打稻谷。
田野里響起了稻草束捶擊在拌桶上的聲音,“嘭——嘭——,嘭——嘭——,嘭嘭嘭嘭……”像極了人們在擂動一面大鼓。
金風乍起,聲音火一樣燃燒開去,千山萬嶺,都響起了拌桶聲。深沉厚重,大氣磅礴?!袄坠膭由酱ā?,搶在綿綿秋雨前將稻谷收割回家,這一場戰(zhàn)爭古老而莊嚴,艱苦且快樂。愈是重重捶擊,愈是熱血沸騰;愈是重重捶擊,愈是心花怒放;愈是重重捶擊,愈是活力四射。在所有的農事中,沒有比打稻子更費氣力,也更痛快淋漓的了。
看著金砂一樣流動的稻谷,人的心醉了?!白砗徒鸺孜琛?,不必那么奢侈,蒼山暮、冷月出,稻子畢、鼓聲停,人們背著滿背篼的稻谷,迎著孩子的呼聲,披一身清風,踩一路月華回家,這就好!
娶 親
天氣越冷,心里越熱。
深冬,嗩吶聲在群山中游走,給灰灰的天幕鍍上了一層亮色。
細如銅絲的山徑上,一行人抬著大紅的轎子在彎彎曲曲地走。冬天,農事少,豬已肥,是辦喜事的好季節(jié)。
山深處的一座農院,人語喧喧,高音喇叭將韓寶儀純美的聲音順風播撒。人們在走動,張望,或是圍坐在躥起熊熊大火的火塘旁烤火,吃煙,嗑瓜子,聊天。廚房里聲音擠得真熱鬧。刀剁案板,油炸丸子,蒸籠噗噗冒氣,風箱呼呼發(fā)威,人在不停說話,鏟子在緊張摩擦鍋底。
一翻上山梁,嗩吶聲大作,半是報信,半是炫耀。院子里的人一下子騷動起來,又是緊張,又是高興。知客司大叫:“幫忙的,禮上的回來了,準備接客喲!”大家都站在路口望,連廚房里的女人們也跑出來了。誰不想看新娘子和她帶來的陪嫁呢!
不過呢,院里的人急,接親回來的人卻不慌不忙了。他們將轎子和大大小小的陪嫁都放下來,一個個坐的坐,靠的靠,不走了,只由著嗩吶手信口吹去,又像調皮,又像嘲笑。知客司連忙帶人送去香煙、瓜子、糖果慰勞。搗蛋鬼們得了好處,嘻嘻哈哈地鬧,耍夠了,說一聲起喲,一行人浩浩蕩蕩,滿面春風地走進了院子。立刻,爆竹聲驚天動地,嗩吶聲不甘示弱,亮開嗓子直喊,人們又是歡呼,又是起哄,又是大笑,直到新娘子被背進了新房,聲音才小下去。
開飯的時候,雪,靜靜地落下來。人們圍坐在院壩里擺開的一張張大木桌旁,邊吃邊聽知客司的一番合轍押韻、朗朗上口的禮話,全都喜氣洋洋。
大 節(jié)
雪來過好幾回了。春節(jié)近在眼前。
爆米花的四處走動。“轟”“轟”的爆米花聲讓人緊了起來。殺年豬。豬叫聲此起彼落。推豆腐。磨聲隆隆,從白天響到夜晚。榨米花糖。壓榨糖塊的小木板在案板上啪啪地拍??p棉花鞋。大針帶領長長的麻線在鞋底呼呼地急行軍。打樹疙篼。鋤頭、斧頭齊上陣,在一陣悶響后,碩大的樹根被掏出來,背回去留著年三十夜烤火守歲用。
這些聲音,全是鋪墊,只為了引出除夕夜的爆竹聲。
除夕夜,一過十二點,四山里響起了辭舊迎新的爆竹聲。山大谷深,經(jīng)了回聲的作用,爆竹聲如波如潮,動靜格外來得大。山里人邊烤火邊守歲,高興了,隨時出去點響爆竹,一響,就放出了滾滾波濤,放出了山呼海嘯。小小爆竹,卻有如此驚人的能量,放爆竹的人樂了,他的心里,潮水正涌動得厲害。爆竹聲不絕于耳,一直持續(xù)到初一的早上開亮口。
在綿綿不絕的爆竹聲里,春節(jié)走進了千門萬戶。
河 流
河在山腳流,又急又響。它要穿過群山,到山外去。
河的心思,山里人不明白,也不想明白。在山中,有房可住、有地可耕、有泉可飲,就好,出山何為?河不理睬山里人,兀自嘩嘩地流著。流著流著,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那聲音就響在了山里人的夢里。于是,一個個山的兒女順著河流,走出了大山,向著夢想的大海奔去。最后,出山的人成了另一條河,響成打工潮涌到了沿海。所有的喧囂、所有的吵鬧、所有的鼓噪,只為了一個字——錢。欲望的盒子一旦開啟,就無法復原。
一旦春節(jié)來臨,游子們又響成回家的大潮,逆流而上。他們,多像洄游的鮭魚。鮭魚洄游,產下大紅大紫的卵;他們返鄉(xiāng),除了錢,還帶回了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生活方式;魚和人共同點,就是對未來的美好希冀。鮭魚洄游,只要源頭活水來,就會持續(xù)下去。山的子民返鄉(xiāng),還能一年年持續(xù)多久?如果沿海的經(jīng)濟疲軟,這浩蕩的出山又回山的大潮,又將何去何從?
河水湯湯,兀自繞山腳沒日沒夜地流著。
呻 吟
山里,院子十分冷清,田地大片拋荒,青壯難覓蹤影,老弱苦苦留守。
一些新的聲音在潛滋暗長,在四處漫延。
那是無人居住的房屋朽爛的聲音。那是無人耕種的田地板結的聲音。那是無人踩踏的小路荒蕪的聲音。那是留守老人、婦女、兒童思念在外的打工者的聲音。
這些聲音,讓季節(jié)枯萎,讓大地黯淡,讓群山憔悴。
這些聲音,最后痛成了一種深遠綿長的呻吟。
這些聲音,還會在山中持續(xù)到什么時候?茫茫群山,是否會在陣痛中孕育出全新的聲音喚起勃勃生機?
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