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擁有九五之尊的皇帝位處社會階層的最高峰,也是眾多權謀者夢寐以求的目標,甘愿為其赴湯蹈火。奇怪的是有宋一朝十八帝中,竟有三位皇帝拼死拒登皇位,讓人倍感詫異。
宋英宗趙曙——用擔架抬上龍椅
英宗趙曙,宋朝第五帝。明道元年(1032)正月生于宣平坊,為仁宗弟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仁宗趙禎久未得子,遂于宗室內(nèi)擇選幼子以為建儲之備。3年后,年僅4歲的趙曙入選,被仁宗養(yǎng)育皇宮之內(nèi)。但趙曙9歲時,仁宗親子豫王降生,他已經(jīng)失去價值,被遣返濮王府邸。幾年后,豫王病死,趙曙被再次立為皇儲,但康定年間仁宗又得二子,趙曙再次經(jīng)歷遣返的厄運。
誰知造化弄人,慶歷間仁宗二子相繼夭折,趙曙再次被迎入皇宮,這次卻未給予任何名份,充其量就是皇儲的遞補。原因是仁宗自認為正當盛年,以后可能繼續(xù)得子,不再急于建儲;但拖延六年后,也沒有得到兒子。
可以想象,這是趙曙倍感煎熬的六年,他終日生活在惶恐不安中,隨時擔心皇帝得子,使自己第三次遭受遣返的折磨。仁宗后期常因疾病不能臨朝聽政,又沒有皇儲,這便激起許多大臣的議論,“中外惴恐,臣下爭以立嗣固根本為言”,尤以包拯、范鎮(zhèn)言辭最為激切。
宰相韓琦找機會詢問仁宗:“皇嗣是天下安危的根本,陛下年事已高,還尚未立,為什么不選宗室賢者(暗指趙曙),以為宗廟社稷之計?”但仁宗始終覺得尚有得子的可能,便搪塞道:“后宮已有嬪妃懷孕,姑且等待吧。”不久孩子出生,卻是一女嬰,韓琦與曾公亮、歐陽修、司馬光、呂誨等人一起勸說,終于打動仁宗。嘉佑七年(1063),趙曙再次被立為皇子。
仁宗因病駕崩后,遺命趙曙登基。已被閑置折騰16年之久的趙曙聞詔后,卻驚恐不安,遂佯裝稱病,堅辭不出。仁宗皇后令同判大宗正事安國公從古等前往諭旨,趙曙死活不肯起床,以病推辭。大臣們無奈只好用擔架將趙曙從臥室內(nèi)抬往內(nèi)廷。
次日,在清居殿舉行登基大典,趙曙拼命逃避,大臣們七手八腳將其推坐龍椅之上,山呼跪拜萬歲。新皇帝終日哭哭啼啼,不發(fā)一言,直到韓琦再次宣布仁宗遺詔,尊皇后為皇太后,御小殿垂簾聽政,共同臨朝,方才作罷。
趙曙繼位后,仍然對得到皇位時時驚悸,竟然因此暴病一場,對左右宦官尤其懼怕,時時提防,在位4年后即病逝。
宋欽宗趙桓——替罪羊的恐懼
欽宗趙桓,宋朝第九帝,徽宗長子。宣和七年(1126),金軍分道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徽宗見金軍勢強,已推至黃河北岸,隨時可能渡河,驚嚇得肝膽俱裂。為推卸河北淪陷的罪責,免受天下臣民的責罵,更重要的是避免背上“亡國之君”的萬世罵名,他便急欲退位于太子,令其充當替罪羊。
趙桓聞詔,不啻晴天霹靂,他尚未有過登基準備,難以應付業(yè)已混亂不堪的局面。同時也深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斷然不肯從命。更重要的是,他并非雄才睿略之主,沒有亂世中奮起國運的魄力?;兆诹罨鹿俅叽偬尤胄偷畹腔?,趙桓拼命拒絕,悲悲戚戚,不肯動身。
與此同時,徽宗先是聞聽金兵要渡江,連連哀嘆“完了!完了!”后又得知太子不肯繼位,怒急攻心,“忽氣塞不省,墜御床下”。左右急忙扶起,身體右側(cè)卻已癱瘓,遂以左手再寫御旨:“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退處龍德宮?!辈⒃O計假命太子前來看疾,至趙桓到來,立即令大臣宣讀退位詔書,讓宦官給太子穿戴龍袍。趙桓痛哭推辭,拼命掙扎,以致氣塞昏厥過去。蘇醒后,徽宗再命穿戴,仍然極力拒絕,跪地叩頭如搗蒜,直言:“受則不孝矣?!被兆诿蟪寂c宦官一起動手,并對他說:“我已經(jīng)老了,我夫婦二人的身家性命此后就托付給你了,你怎么能推辭?”但趙桓始終推辭不受,無奈之下,眾人只得強行給其穿戴完畢。
次日,趙桓在垂拱殿接受群臣朝拜,又欲推辭下殿,被強行拉住,最終在眾人三呼萬歲的口號中,極不情愿地默認了既成事實。
宋寧宗趙擴——臣作不得!臣作不得!
寧宗趙擴,宋朝第十三帝,光宗次子。
光宗病重時,知樞密院事趙汝愚、閣門事韓侂胄、內(nèi)侍張宗尹認為時機已到,遂“以禪位嘉王之意請于太皇太后”,得到吳氏同意后,開始行動。趙汝愚命殿帥郭杲夜分兵把守皇城南北,并迎請吳氏垂簾聽政,勸進趙擴登基。擴唯恐為天下唾罵,極力推辭道:“恐負不孝名?!?/p>
吳氏卻不待其同意,強行擁入宮內(nèi)。擴驚慌,想奪門而逃,卻被緊緊拉住。擴連連對吳氏哭訴:“稟太奶奶,臣做不得!做不得!”吳氏對韓說:“取黃袍來,我自與他著?!壁w擴聞聽死命拉扯住韓的袖子,繞殿柱而走。
吳氏見狀怒呵一聲,命他站立一旁,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勸道:“我看到過你的太爺爺做皇帝,又看見過你的爺爺做皇帝,看見過你的爹爹做皇帝,今天也要看見你做皇帝?!壁w擴見太皇太后已決意讓自己做皇帝,遂不敢再行掙扎,任由吳氏為其穿戴,但口中仍喃喃自語道:“臣作不得!臣作不得!”黃袍穿戴完,韓侂胄扶持趙擴登龍椅,傳喚百官前來朝賀。趙擴仍舊痛哭流涕,極盡哀戚,起坐都要內(nèi)侍扶掖。
次日,韓侂胄護送趙擴前往光宗處問疾,光宗病情稍好,便問年少者為誰,韓侂胄代為回答是新皇帝。光宗聞聽震驚不已,睜大眼睛怒視良久,問:“難道是我的兒子嗎?”光宗隨即躺臥床上,面朝里不再理會。
當時傳國玉璽仍在光宗手中,拒不交出,韓侂胄將此事告訴李后,李后回答說:“既然是我的兒子做了皇帝,我自取來與他?!钡菚r闖入光宗臥室用力將玉璽奪取過來,交與新皇。此刻,趙擴見玉璽得到,已經(jīng)名正言順,百官也都擁護,方才寬心。
哭著不要,宋朝三帝卻被架上龍椅
文_裴一璞
趙桓聽聞徽宗將位傳于他,不啻晴天霹靂,而且也深知自己替罪羊的角色,斷然不肯從命。
《晚明大變局》
本 書是樊樹志先生繼《晚明史》之后,對晚明歷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本書從全球化的角度來解讀中國的歷史與社會變遷,在進一步推進晚明史研究的同時,對中國大歷史的變遷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見解——晚明大變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晚清以后中國社會發(fā)生顛覆性大變局的思想和文化潛源。
《晚明大變局》一書中,樊樹志先生希望講述的是另外一種敘事。在以往的研究中,無論“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還是“社會轉(zhuǎn)型”,都被視作是傳統(tǒng)中國內(nèi)在變遷的結果,這種變遷反映著某些新的歷史因素,然而它始終孱弱,無法在西方的入侵到來之前,使中國成長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全球化初露端倪。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受到歐洲人的青睞,晚明的中國不自覺地成為世界貿(mào)易的中心。對外貿(mào)易的發(fā)達,直接促進了江南市鎮(zhèn)的空前繁榮,進而推動開啟了思想界的啟蒙時代,造就了晚明文化多元、思想自由的新氣象,出現(xiàn)了徐光啟等第一批睜眼看世界的中國人。
因此,樊先生在書中指出,“晚明的大變局自然不是中國內(nèi)部悄悄發(fā)生,而是有世界背景的,或者說是在世界潮流的激蕩下逐漸顯現(xiàn)的”。也就是說,外來的、“全球化”的影響在這個時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中國人面前,它至少部分地推動了“晚明變遷”,為“轉(zhuǎn)型”搭臺布景。
《晚明大變局》以“‘海禁-朝貢體制的突破”開篇,繼而詳述“卷入全球化貿(mào)易的浪潮”,提醒我們,“東南海疆萬余里,各國通商傳教”的故事。由中國海商、日本浪人和葡萄牙冒險家構成的海上走私集團,與閉關自守的朝貢體制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昂=?朝貢”體制的突破,實際上已經(jīng)是“天朝的崩潰”的先聲。
樊樹志先生的語言通暢淺近,將學術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轉(zhuǎn)化為了大眾能讀懂的歷史敘述,真正做到雅俗共讀,在推進晚明歷史研究的同時,給讀者提供了一本系統(tǒng)了解晚明社會發(fā)展的簡明通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