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抗
摘 要: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迅速發(fā)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特別是“90后”的學生開始涌入大學校園,由于受社會、傳媒和家庭等因素的影響,這一群體在行為、情感、思維、認知等心理方面的特點相當突出,具有鮮明時代烙印。如何正確引導這一特殊群體順利完成大學校園生活,成功走向社會,是擺在高校輔導員面前的新課題。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90后”新生;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5-0091-02
一、”90后”大學生的特點
新世紀、新階段、新形勢、新環(huán)境,深刻地影響著青年人的成長,使他們進入大學后有較多的不適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就20世紀90年代后出生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多為獨生子女,在中學及以前的教育過程中,學習與升學的壓力、生活上對家庭的過多依賴等,使得他們在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上呈現(xiàn)出一些新特點。
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孩子們的成長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無論是大的社會環(huán)境還是家庭環(huán)境相比過去都大有進步,而且“90后”的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是在長輩的精心呵護與社會關愛成長起來的,沒受過艱難困苦的磨礪,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再加上又過于依賴網絡,造成人際交往能力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90后”的學生沒有選擇的余地,一出生就面臨著社會競爭的壓力。由于家長、教師對學生的高要求,時常超越了他們所能承受的范圍,使學生每天生活在競爭、受敦促、受批評的環(huán)境中,久而久之在不易察覺的情況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焦慮、自卑、悲觀等不良情緒,心理問題尤其突出,值得人們關注。
“90后”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有些會不自覺地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對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會有很大的情緒反應,采取過激的行為。有些學生嫉妒心比較強,看不慣別人比自己強,自己沒有的別人不能有,不允許別人比自己“拽”,否則他們就會搞些小動作,甚至會想方設法讓你“拽”不起來。
“90后”大學生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人格,他們的自我意識通常和正確的是非觀念結合在一起。他們并不單純追求引起他人和社會的注意,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獨特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們并不想反主流,而是更多地想盡早融入主流甚至創(chuàng)造主流。許多“90后”學生有自己的觀點,敢于反抗,對父輩、學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說法和規(guī)定敢于質疑,語言的創(chuàng)新性更強。這是這一代人的顯著特點,但是有些時候他們的反叛意識也會出現(xiàn)偏差。
伴隨著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和知識經濟時代成長的“90后”大學生們,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得他們的思想更為早熟,對每一事物和現(xiàn)象都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觀點新穎、深刻,邏輯嚴密,在闡述問題、表達意見時顯得更為社會化。
歸納起來,“90后”的學生特點可歸結為:時代感強,社會責任意識弱;競爭和參與意識強,但缺乏毅力和勇氣;關注社會主流思潮,價值觀更趨現(xiàn)實化、功利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但心理承受能力、分辨控制能力較弱;以自我為中心,團隊意識合作精神較差。
“90后”的學生存在下列心理特征: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諸多的心理問題,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過于強烈,過分自我和追求個性,導致網癮、暴力、叛逆、追星、孤僻等分裂性格的產生,這些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由于沒有繼承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價值觀,導致他們這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處于一種精神匱乏的“懸空狀態(tài)”,他們迫切需要孝心、愛心和感恩的心的教育,學會平等、尊重和承擔責任。
二、輔導員工作方法的新策略
1.強化素質,提高育人水平,轉變大集體觀念
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的排頭兵,輔導員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先進的理念、先進的方法,工作中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理念。輔導員要培養(yǎng)團結友愛、務實的班風,營造一種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要重視班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學生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具有帶頭、骨干作用,促進身邊同學共同進步。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踴躍參加志愿者活動,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歸屬感,更要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
2.三位一體,全員關心學生成長
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師、家長“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教師們接觸學生時間長,而且教師在課堂上直接接觸學生,他們掌握著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精神狀態(tài)的第一手材料,如果能主動與教師們建立良好通暢的溝通渠道,從教師手里拿到第一手材料,可以讓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時找到正確的切入點,可以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家長應該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所以要與家長保持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并且做到及時和家長溝通,聽取家長意見,做到全方位了解學生,讓工作真正做到有針對性。
3.人物身份的轉化遠比一般的說教強
從師生到朋友,從交友到交心,從強壓到感化,高校輔導員要盡快調整工作思路,改變工作方法,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應對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現(xiàn)實問題。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和興趣的基礎上,輔導員憑借自己在經驗、閱歷、知識等方面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確立人生目標。從師生到朋友,可以讓學生們更主動、更愿意交流,讓學生排除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地位戒心,放下心理包袱,這樣才能實現(xiàn)從交友到交心。只有了解到學生心里的真實想法,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這樣做起學生的思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與時俱進,改變以往的指手劃腳、發(fā)號施令、訓斥和懲罰來壓服或制服學生的工作方法。
4.完善人文關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90后”大學生心理脆弱,遇事很難自我調節(jié),不愿與同學老師及家長交流。輔導員要善于觀察,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重視學生內心需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適當方法干預并對癥下藥,必要時請心理咨詢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和興趣的基礎上,輔導員憑借自己在經驗、閱歷、知識等方面的優(yōu)勢,引導學生確立人生目標。輔導員要會學、會用、會教溝通技巧,并注重自身全面發(fā)展,及時了解學生關注的事物,建立共同話題。經常深入教室、宿舍,便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學習、生活等情況,成為學生信任和傾訴心聲的對象,也便于知曉班上發(fā)生的大小事情,做到公平、公正地處理。同時,也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性張揚和有序競爭之間的關系。
5.將解決實際問題作為教育的出發(fā)點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就是要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只有最大程度解決學生的實際困難,堅持學生就是上帝的服務宗旨,才能贏得廣大師生的認可,輔導員的思想工作才有效、可行。因此,要盡可能地通過助學貸款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貧困大學生順利地完成學業(yè)。將對大學生的經濟助困與精神助困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激勵貧困大學生坦然面對困難、正視困難,在困難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樹立在逆境中成才的奮斗目標,努力使經濟助困和精神助困同時取得良好的效應。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yè)觀念,增強其就業(yè)信心,引導大學生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yè)。
6.發(fā)揮網絡平臺優(yōu)勢,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結合互聯(lián)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積極開展平等互動式、點面結合式的網絡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學會篩選和利用有效信息,提高思想覺悟。如開展網絡價值觀討論,在各抒己見、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建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延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域,打造網絡教育平臺。
Abstract: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deepening and rapid development,to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put forward many new problems,especially the "after 90" students began to pour into the university campus,due to the society,media,and family factors influence,this group in behavior,feeling,thinking,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s quite prominent,with distinct brand of the times. How to correctly guide the special group of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college campus life,success to society,i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college counselors of a new topic.
Key words:college counselors;"after the 90s" freshmen;Method Research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