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豪 竇森
摘要:在施入不同劑量生物改良劑的松原油田土壤中,土壤中的Cu并未隨著石油含量的增加而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趨勢,且變化不顯著。土壤中各金屬含量的范圍分別為:Cu38.2-41.1mg·kg-1。與CK相比,不同處理間土壤Cu的含量為2JJ<5JJ<5JJ+2JF 關(guān)鍵詞:生物改良劑;石油污染;重金屬 中圖分類號:X53;X17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0.026 近年來,生物修復以其投資少,無二次污染,在石油修復上得以廣泛使用,本試驗研究以松原油水淹地土壤為供試土壤,通過施用生物改良劑,研究石油污染土壤中的Cu降解效果,探究該生物菌劑修復土壤中Cu的情況,為實際工作過程中,大規(guī)模的使用這種生物菌劑修復石油污染土壤提供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供試土壤來自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qū)新城鄉(xiāng)聯(lián)合村采樣點石油污染土壤表層(0~20厘米),將供試土壤除雜、自然風干,磨細過20目篩后備用,土壤理化性質(zhì)pH為6.87、電導率為0 092 ms·cm-1、有機質(zhì)含量為22.33 g·kg-1、堿解氮含量為98.3 mg·kg-1、速效磷含量為23.54mg·kg-1、速效鉀含量為145mg·kg-1。 1.1 實驗設(shè)計及取樣 該試驗于2014年5月1日進行,供試土壤,共設(shè)CK、2JJ(菌劑施用量為1.5k·m-2)、5JJ(菌劑施用量為3.75 k·m-2)、5JJ+2JF(施用量為3.75k·m-2的菌劑和施用量為0 4kg·m-2的改堿劑)共4個處理,每個處理3次重復。向花盆中加入7.5公斤供試土壤,加入不同菌劑處理,混勻,配置石油污染改良模式土,并將花盆置于室內(nèi)培養(yǎng)場,保持田間持水量的70%左右,2015年10月取盆內(nèi)土壤測定Cu的含量。 1.2 測定方法 采用王水一高氯酸消解法,消解供試土壤。 在陰涼通風處風干采集到的土壤樣品,在去除雜物后研磨,100目篩。土壤樣品消解按照GB/T 1713X-1997系列的前處理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檢測得到的消解液中Cu重金屬含量。 2 結(jié)果與討論 添加生物改良劑后,不同處理生物改良劑對松原油田土壤有效養(yǎng)分的分析結(jié)果影響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施入的生物改良劑量的增加,不同處理土壤中的堿解氮、速效鉀,呈升高趨勢,不同處理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基本無變化。通過不同處理生物改良劑與松原油田土壤堿解氮、速效鉀的含量略有增加,磷的含量無明顯變化。 土壤銅(Cu)在不同處理生物改良劑對土壤中Cu的影響,如圖2所示。從圖2中可以看出,土壤樣品中Cu的含量范圍為18.5-22.1mg·kg-1,不同處理間土壤Cu的含量為2JJ<5JJ<5JJ+2JF 3 結(jié)論 在施人不同劑量生物改良劑的松原油田土壤中,土壤中Cu含量略有減少,養(yǎng)分含量氮和鉀略有增加,磷無明顯變化。CK中Cu含量最高為25.0mg/kg,加入2JJ、5JJ、5JJ+2JF菌劑中Cu含量分別為18.5mg/kg、21 4mg/kg、22.0mg/kg,由此可以看出加入菌劑后Cu含量略有下降,加入不同菌劑處理與CK之間的Cu含量為2JJ<5JJ<5JJ+2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