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們需要理解周圍世界的規(guī)則,需要用一些方法來衡量自己不斷增長的技巧和能力。規(guī)則在孩子“學習——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號不明確,一心想教給孩子的東西就很難起作用。規(guī)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更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首先,給孩子立規(guī)矩時,信號要明確。比如,街上的黃燈亮了,那意味著你可以停步,但有誰主動停過?先前我只是告訴女兒:“我要遲到了,你要快點?!笨墒窃趺磦€快法?什么是快?并沒有對她表達出來。因此立規(guī)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的后果,最好是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的。
第二,就事論事,別輕易給孩子貼標簽。如果我們大人說些“你從生下來就給我找麻煩”這樣的話,就會使孩子與那些壞孩子連同起來,從而喪失信心。他們會認為:“既然我生下來就這樣,那我也就只能這樣了,還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擴大化。
第三,懲罰一定要及時。孩子的長期記憶比較差。早上吃飯慢這件事,到晚上很可能就忘了,媽媽實際上也沒必要再說;對孩子的懲罰要切實可行,否則這個“威脅“對孩子不會起到警告作用;立規(guī)矩的時候最好能將后果明確告訴她。比如,孩子吃飯磨時間,媽媽一起床就要告訴他:“30分鐘吃完,否則端走。”吃飯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訴他還有多長時間。同時,也可以添加一些額外的條件,比如按時吃完,給點獎勵;不按時吃完,取消某個優(yōu)惠。
第四,樹立規(guī)矩一定要簡單易懂。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沒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強,樹立十分復雜艱難的規(guī)矩,非但不能夠讓他遵守,反而會讓他糊涂;要把道理講清楚,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命令孩子:“你聽我的!我說了算!”不要以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講的道理也許他一時不能夠完全領會,但是你平和的語氣和尊重他的態(tài)度,卻會讓他信任你的判斷,順從你的要求。
第五,立下的規(guī)矩,無論時間地點場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許隨地吐痰,在外面也不許。而不是在家一套,外邊一套。這樣只會讓孩子糊涂,無所適從。所有的規(guī)矩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比如,要讓孩子規(guī)律進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飯桌上不挑食、不浪費。要讓孩子懂禮貌,父母自己就要對所有的人使用文明用語。
第六,規(guī)矩不是絕對不能被打破的,可以偶爾“放寬政策”。比如,中午看一場電視、晚睡1個小時等,這會減輕壓力,讓孩子更加自覺地遵守規(guī)矩。不要以為偶爾一次“放縱”就會養(yǎng)成什么壞習慣(從數(shù)學角度來看,習慣是多次積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讓孩子體會一下“放縱”的后果。比如孩子愛吃肉,不愛吃青菜。家長也不要求他一定吃,可以經(jīng)常做一些帶青菜餡兒的食品,比如包子、餃子等,吃得津津有味,讓孩子看著眼饞??赡芎⒆泳蜁鲃右蟪砸恍?,此時家長就可以講道理:“吃了這個菜,身體就健康了?!?/p>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為準則來約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氣行為統(tǒng)統(tǒng)斥責為“犯錯誤”。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fā),體會到在他看來,向家長身上潑水或是什么的,可能是非常好玩的事。這樣你就不會惱火,也會和緩地告訴他:“我知道這樣挺好玩的,但是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衣服濕了會讓我不舒服,請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潑水了?!?/p>
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不要時時處處緊繃著弦,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生怕有什么差池。其實大的規(guī)矩有了,小處不妨寬松一些??燎笸昝乐粫屗麄兌悸牪贿M去。你對她的規(guī)范越精簡,起的作用越大。
(本文由珍妮教育提供)(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