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珍
【摘要】目的 探討舌癌患者手術(shù)后語音康復訓練方法。方法 對29例舌癌患者于術(shù)后10天開始進行舌功能訓練和語音康復訓練,每天下午4:00開始進行,每次訓練15~20min。訓練步驟由舌功能訓練一雙唇加壓練習一舌尖前音練習一舌尖中音練習一舌尖后音練習一舌根音練習一短句、會話訓練,并教會患者及家屬自行訓練的方法和技巧。結(jié)果 5例患者術(shù)后15天可以表達詞組,24例術(shù)后15天可以講述句子,完成簡單的交流與溝通。結(jié)論 對舌癌術(shù)后患者進行積極的語音康復護理,能較好地恢復患者的語音功能,改善因手術(shù)造成的語音功能障礙。
【關(guān)鍵詞】舌癌;語音功能;護理
舌癌是頜面部常見的惡性腫瘤,舌癌患者術(shù)后可出現(xiàn)語音功能障礙。舌缺損修復的患者,一般在手術(shù)后10天左右開始語音功能訓練[1],通過語音的康復訓練,盡早恢復患者的語言功能,提高患者的語音清晰度,從而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我們對29例舌癌術(shù)后患者進行語音功能訓練,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29例舌癌患者中男13例,女16例,年齡29~75歲,平均年齡53.17歲。24例患者行舌頜頸聯(lián)合根治術(shù),5例患者行舌癌原發(fā)灶切除。其中,10例患者行舌部分切除,19例患者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本組29例患者,5例術(shù)后15d可以表達詞組,24例術(shù)后15d可以講述句子,完成簡單的交流與溝通。
2 語音康復護理方法
2.1 語音康復護理技巧
2.1.1 加強心理護理 本組29例患者術(shù)后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語音不清,24例患者出現(xiàn)顏面改變,患者的言語溝通及人際交往能力下降,患者不愿與人溝通,顯得心事重重。對此,我們詳細講解舌在語音功能中的作用及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從而消除患者的顧慮。29例患者均愿意參加訓練。
2.1.2 訓練前做好解釋工作講解訓練的步驟、注意事項,使患者心中有數(shù),消除緊張感,愉快地接受訓練。
2.1.3 語音康復訓練從手術(shù)后l0天開始進行,每天下午4:00責任護士到患者床旁進行指導,每位患者每次訓練15~20min,訓練步驟由舌功能訓練一雙唇加壓練習一舌尖前音練習一舌尖中音練習一舌尖后音練習一舌根音練習一短句、會話訓練,并教會患者及家屬自行訓練的方法和技巧。
2.1.4 對患者的訓練效果及時進行評價,并對患者的每一點進步及時給以鼓勵,以增強患者訓練的信心。
2.2 主要訓練方法
2.2.1 舌功能訓練 (1)伸舌一縮舌練習:由快到慢,反復進行,以訓練舌的靈活性,(2)頂舌練習:舌尖交替頂上下前牙內(nèi)側(cè),增加舌尖的感覺和力度;(3)彈舌練習:用舌尖頂彈硬腭前部,發(fā)出(得得)聲音,反復進行,以增加舌尖肌肉強度;(4)舌體在El腔內(nèi)上下左右運動式旋轉(zhuǎn),以增加舌體的靈活性[2]。
2.2.2 雙唇加壓練習 深吸氣雙唇緊閉,屏氣達到一定壓力,突然爆發(fā),氣流沖出雙唇,此時雙唇應盡力阻止氣流沖出。
2.2.3 舌尖前音練習(平舌音,S-C-z) (1)“s”屬送氣擦音,唇形為展,上下牙對齊閉合,舌尖與下前牙形成縫隙,氣流在阻礙部位蓄積氣流(聲門開放),除阻時,氣流從縫隙摩擦而出成聲;(2)“C”屬送氣塞擦音,舌尖抵住下前牙,氣流在堵塞部位積蓄氣流,屏氣并保持壓力,除阻時阻塞部位破裂形成縫隙(聲門由開放到收?。?,較強氣流從縫隙摩擦而成聲;(3)“z”屬不送氣塞擦音。以送氣音“C”為基礎(chǔ),加大塞與擦的噪音氣壓及屏氣時產(chǎn)生的壓力[2]。
2.2.4 舌尖中音練習 (t-d) (1)“t”屬送氣塞音。舌尖頂住上齒齦,氣流到達堵塞部位后積蓄氣流(聲門開放),屏氣并保持壓力,除阻時阻塞部位破裂(聲門由開放到收?。?,較強氣流從堵塞部位沖出而成聲;(2)“d”屬不送氣塞音。成阻和持阻同上。
2.2.5 舌尖后音練習(翹舌音sh-ch-zh) “sh”屬松氣擦音、“ch”屬送氣塞擦音、 ‘ ”屬不送氣塞擦音,三者發(fā)音部位基本相同,唇形為展,上下前牙對齊閉合,舌尖上舉,抵住硬腭前部(“sh”舌尖與硬腭前部流有縫隙)[1]。
2.2.6 舌根音(k-g) (1)“k”屬送氣塞音。舌根部隆起,抵住軟腭,氣流達到阻塞部位后蓄積(聲門開放),屏氣并保持壓力,除阻時阻塞部位破裂(聲門由開放到縮?。?,較強氣流沖出阻塞部位而成聲;練習發(fā)“k”音時誘導患者做咯痰動作,體會舌根與軟腭接觸時摩擦的感覺,從而找準發(fā)音部位;(2)“g”屬不送氣塞音。成阻和持阻同上,除阻時阻塞部位破裂(聲門關(guān)閉),較強氣流從阻塞部位屏發(fā)而出成聲[2]。
3 討 論
3.1 語音康復訓練的過程中,加強心理指導,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動態(tài),以消除患者的顧慮,積極進行康復訓練,對達到預期目標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3.2 在訓練過程中,應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步驟,使患者逐步掌握訓練方法,并督促患者堅持進行。
3.3 語音康復訓練應針對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本組10例行舌部分切除的患者對訓練方法掌握較快,19例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的患者對舌功能的練習應用較慢。對此,責任護士耐心細致地講解,反復地示范,使患者逐步掌握。行半舌或大半舌切除的患者應特別加強舌尖后音及舌根音的練習。
3.4 正常情況下,舌具有發(fā)音、協(xié)助吞咽和清潔口腔功能。舌癌切除后,舌體的長度和寬度都較術(shù)前明顯縮短,舌體的靈活性明顯降低口腔內(nèi)的空間發(fā)生了變化,部分靠舌體的活動而形成的發(fā)音,如舌尖音、卷舌音及舌背與軟腭形成的語音等,因通過聲門進入口腔的氣流方向發(fā)生改變,患者的語音清晰度明顯降低[1],甚至發(fā)生明顯或嚴重異常。通過舌體在口腔內(nèi)的上下運動及伸一縮舌訓練可增加患者舌體的靈活性;頂舌練習增加舌尖的感覺力度,提高舌尖音的清晰度;彈舌練習增加肌肉強度,從而提高舌背與軟腭形成的語音。
3.5 本組包括舌部分切除、半舌切除和大半舌切除,舌缺損程度不等。許多研究表明,舌切除的范圍與語音障礙程度間并無相關(guān)性[2]。本研究證實:舌癌術(shù)后的語言功能恢復與術(shù)后訓練有密切關(guān)系。正確的訓練方法可保證治療效果,縮短語言功能的恢復時間。舌癌目前最根本的治療方法仍以手術(shù)治療為主,降低術(shù)后致殘率成為后期康復工作的重要任務(wù),而語音康復護理就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對患者術(shù)后的生活質(zhì)量改善具有深遠的意義。語音功能訓練在舌癌術(shù)后康復護理中有重要價值。本組患者術(shù)后進行語音康復訓練,收到了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馬 婕,史煒琪,田 英.舌癌術(shù)后的語音恢復訓練指導[J].中國臨床康復,2006,7(26):3661.
[2]藍瓊好,李敏紅,李玉玲,等.舌癌術(shù)后語言功能訓練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年,20(1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