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不怕“小”,而且要敢于寫“小”!它既是克服材料貧乏之徑,也是讓文章鮮活之途。多少作家的小品文寫的都是常人小事,有如冬夜爐邊的絮語雜談,或豐厚,或篤實,或閑適,或淵雅,或雋永,或親切……
當然,尋小搜微法的“搜尋”功夫,要求作者有眼光、思想和感情,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有篤實之情、精辟之識以及空靈之筆,力避隨波逐流。
為什么?
兩個人都一把年紀了,相距不過幾米,為什么還要隔幾分鐘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這件事總是會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歲了,但眼不昏、耳不聾,還能瞇著眼在屋里做針線活。大她三歲的爺爺卻不愿走動,總是坐在藤椅上曬太陽。
奶奶每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手中的活兒。“老頭子!”奶奶這么叫。
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走到他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只是在藤椅上睡熟了。奶奶于是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他都不理睬?!?/p>
這樣的事天天發(fā)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悶嗎?沒有人和她說話?那她為什么只是喊一下而不是和爺爺嘮嗑呢?
喊爺爺做什么呢?還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見爺爺好好的,然后才滿意離去的背影。陽光總是以最完美的姿態(tài)灑在奶奶身上,這樣的畫面閃爍著溫暖的光輝。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應便可以了呢?我好奇地繼續(xù)想。
再有這種事發(fā)生時,我便捂住嘴,學爺爺?shù)穆曇暨t緩地答:“唉——”可奶奶每每都能辨別出來,無論我用布還是用棉花捂住嘴,以求聲音的逼真。“細丫頭在這兒搗亂……”奶奶布滿皺紋的手會輕拍我,以示責備,然后微微笑。
奶奶依舊。
我的好奇心不減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這么喊來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煩。”
奶奶看著我,寬容地笑:“丫頭,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p>
心,被濡濕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連日以來,如同小蟲一樣不斷噬咬我的好奇心終于得到了滿足。
你在,就心安。這是人世間最最美麗的風景。粗茶淡飯有什么要緊?年華老去有什么要緊?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謂愛,便是如此。我所愛的人,我所惦念的人,必須得在我看得見的地方,我手夠得到的地方,我能夠走得到的地方,好好地活著。
我慶幸我擁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曉奶奶一輩子的關心、溫情與愛。我知道了,那聲聲呼喚是在說,有你在,整個世界都在。
【點評】此文貴在敘寫日常生活小事,能在“尺水”中“興波”,能用鮮活的細節(jié)描寫澎湃的內心波瀾,讀來意味無窮!奶奶的言行,的確讓孫女好奇,于是,調皮的孫女對奶奶進行了一番“偵查”,結果“偵查”到了“人世間最最美麗的風景”——濡濕了人們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