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家庭迎來“雙寶時代”。另一個小家伙的來臨,可能讓大寶面對不再獨享寵愛的失落。新生命固然值得期待,對現有孩子的關注也不容忽視。如何緩解大寶的別扭委屈,避免極端事件發(fā)生,讓雙寶共同健康成長,考驗著家長的智慧。
今年“六一”是我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后的第一個兒童節(jié)。而“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已經兩年,不少符合政策的家庭,已經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有了二寶之后,家里有哪些變化?兩個孩子相處得怎樣?記者通過問卷調查和走訪發(fā)現,二孩時代雖然給部分家庭帶來了一些糾結和煩惱,但更多的是幸福和甜蜜。調查表明,285個受訪家庭認為,多了一個孩子,家里增添了更多歡樂;675對父母認為,撫養(yǎng)兩個孩子,煩惱并幸福著,占比達69.2%;僅有15個家庭認為,二寶到來后,煩惱多了。
本次調查問卷主要針對已經迎來或準備生育二孩的市民家庭。從回收的975份有效問卷來看,425個家庭已經或即將迎來第二個寶寶,550個家庭有再生育的計劃。
半數父母認為孩子相差4歲~6歲最合適
什么時候要第二個孩子,很多父母有些糾結:孩子年齡差距小,一下子照顧兩個特別累,但等他們都大了,自己就“解放”了;第一個孩子大些再生育,照看起來輕松些,但總感覺好不容易“解放”了,又要重新開始。
在爸媽心目中,兩個孩子的理想年齡差距是多少?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其中375名受訪者認為兩個孩子相差1-3歲最合適,占38.5%;485人認為相差4-6歲更好,占49.7%。
調查顯示,全面放開二孩后,再生育欲望最強烈的是70后,也有一些60后希望搭上再生育的末班車。女兒已經14歲的70后媽媽肖女士說:“雖然孩子現在可能不需要一個比她小14歲的弟弟妹妹做玩伴,但血濃于水,等有一天,我們不在了,她還有一個血脈相連的親人,遇事不會孤立無援。”
最擔心經濟負擔和照看問題
進入二孩時代,家庭會有哪些煩惱和矛盾?在這個多選題面前,70%的受訪家庭認為,經濟負擔是最大的問題。很多受訪者稱,吃的、穿的、圖書玩具,這些費用都是雙倍的,還有換大房子、孩子培養(yǎng)教育的花費,讓他們“壓力山大”。
有39%的家庭為孩子的照看問題煩惱。很多職場媽媽說,迎來第二個孩子時,父母年事已高,幫忙帶孩子有些力不從心;自己工作壓力大,帶孩子很吃力。
受訪家庭中,37.4%的父母生老二的想法,遭到大孩子的抵觸。從年齡上看,很多低齡的小朋友表現出對爸爸媽媽的獨占欲,不愿意要弟弟妹妹,但家長稍加引導,一般會樂意接受;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最容易接受弟弟妹妹,他們對小寶寶充滿好奇心;相對來說,11歲至14歲開始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對爸媽生二寶的抵觸情緒較重。
二寶跟爸姓還是跟媽姓?調查表明,84.6%的家庭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二寶隨父姓;11.3%的二寶用了媽媽的姓;4.1%的二寶則使用父母復姓。
二寶出生后,大寶比以前更懂事了
大寶對弟弟(妹妹)的態(tài)度怎樣?調查顯示,大寶和二寶“很親近”的最多,占比59.5%;而29.2%的大寶持矛盾心理,還有5.1%的大寶出現抵觸甚至敵對心理,表現出不關注的占6.2%。
在父母看來,二寶的降生對第一個孩子產生了什么影響?695個家庭發(fā)現,成為哥哥姐姐后,大寶更懂事了,占比71.3%;也有14.4%的大孩子鬧別扭,不愿親人過多親近二寶;還有一些大孩子不愿弟弟(妹妹)使用自己的舊衣服和玩具,占比4.6%;另有9.7%的家庭認為,二孩的出生對第一個孩子沒有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