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
吃貨都喜歡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吃火鍋時更是如此。今年,我在家鄉(xiāng)的一家名叫“大鍋臺”的農家樂,體驗到了這種“得隴望蜀”的感覺。
穿過喧鬧的市中心,我們走進一條幽靜的巷子,巷子旁整齊地排列著兩行梧桐樹,不一會兒,我們便看到“大鍋臺”三個大字。光看名字就讓人覺得親切,恍惚中有種小時候在農村吃飯的感覺。一入店門,看到的是古樸的鄉(xiāng)村土灶、大鐵鍋和木條長板凳。我最喜歡的是大廳中的那張吊椅,特別有情調,真想把它搬到室外,坐在上面曬太陽,腦海里滿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愜意畫面。
“大鍋臺”這一店名的創(chuàng)意來源于對過去淳樸生活的向往。在鄉(xiāng)下吃的大鍋飯就是土鍋土灶,一群人圍著鍋臺吃飯,不僅味道好,而且氛圍濃,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特別開心。我想大鍋臺追求的就是返璞歸真的感覺吧。
廚房重地自然是閑人免進,我們透過玻璃門并沒有看到煙霧繚繞的場景。
入座不一會兒,服務員就拿起點火器點著了鍋臺。燒火的材料是粗粗的油松,火旺而不生煙,非常環(huán)保,而且很好地保持了食材的天然味道。
我坐在桌旁,看著熊熊燃燒的柴火,聞著慢慢四溢的香氣,好像回到了爺爺奶奶們的時代:爺爺添柴,奶奶炒菜,孩子們在等候,然后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吃飯。因此,在這里不光能吃到熱氣騰騰的飯菜,還能吃出鄉(xiāng)愁,品出淳樸的鄉(xiāng)味兒。
二十分鐘以后,服務員掀開鍋蓋,一股熱氣騰騰的香氣立馬鉆到我們鼻子里,還沒吃到嘴里便已經陶醉得不行了。我迅速夾起一塊脆骨,一口下去,肥而不膩,脆香爽口。吃完鍋底,再加入湯汁,放些蔬菜,味道還是一樣地道。
在“大鍋臺”吃飯吃的不僅僅是飯菜,更是回憶和鄉(xiāng)愁,就算奔波在外也能讓你回憶起溫暖的味道。
(指導老師:侯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