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
近日,河南鄭州某學院的一名在校大學生因為無力償還幾十萬的網絡貸款跳樓自殺,這是校園網絡貸款的一個極端案例。悲劇背后,瘋狂生長的校園“網貸”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自2014年起,專門針對大學生這一龐大群體的網絡貸款開始了“跑馬圈地”,“XX貸”們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如今,校園網貸究竟風行到什么程度?借來的錢學生們會怎么花掉?千差萬別的貸款平臺審核是否有疏漏?號稱“月息低到0.99%、最高可借50000,5秒可到賬”,真如商家所說的如此無門檻“低息”?
方明(化名)是某著名工科院校的研三學生,平時比較迷電子產品。去年6月,他在某著名電商平臺、兩家大學生網絡貸款上都開通了個人貸款支付業(yè)務,所有額度加起來有25000元,臨近畢業(yè),方明“血拼”了蘋果手機和一臺筆記本后,他淪為“月光族”。
隨機采訪的多位在校生都坦言身邊有使用“網貸”的同學,“像是某個時候不知不覺地流行開來”。記者搜索名校貸貸款平臺的官網頁面,其平臺的申請人數已超過75萬人,并滾動播報著某學校某同學已申請借款,借款額度從1000元至2萬元不等。記者還留意到,滾動出現的院校以地方三本院校和高職居多。
學生干部拉同學裝機月入5000元
“我的同學就是我的客戶?!北本┠炒髮W就讀的學生王安(化名)一直任學院學生會干部,去年他成了互聯網金融公司借貸寶的校園代理,加入“二維碼”推銷大軍,“大致在去年下學期,公司為提升APP‘裝機量舉行校園地推,那段時間也是搞這種兼職最掙錢的時候?!?/p>
王安說,該公司要求用戶下載APP后,還需填入姓名、手機、身份證號,如用戶選擇綁定銀行卡的話每單可提成40元,如不綁卡而選擇留下照片的話,每單提成30元,身邊有同學最高一天掙了5000元?!盀榱硕鄴赍X,我們還去宿舍‘刷樓,拉同學和朋友綁定,鼓動大家貸款,做成一筆借貸單子的提成,是裝機之外另算的。”
部分網貸只需學生證即可辦理
某校園貸款平臺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不是本人借款都能通過,這平臺審核風控不嚴。據我了解,有些技術不過關、實力不強的公司,不需要視頻網簽,也沒有人臉識別技術,這很容易導致審核問題,客戶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p>
記者嘗試用另一款校園P2P平臺的APP借款,在貸款資質填寫時,除了線上填寫包括個人學籍、家庭、朋友聯系電話、上傳身份證和學生證照片等信息之外,平臺無需線下跟本人面對面或視頻審核便可走完放款流程。“有些公司為了拉客戶,也會主動放水?!痹摷夹g人員補充道,“去年市場急劇擴張的時候,有公司一個月的放貸量就破了二三十億。”魚龍混雜的同業(yè)競爭加劇,部分平臺為了拓展業(yè)務降低申請門檻要求,存在審核不嚴的情況,以至于學生個人信息被冒用。
采訪過程中也有貸款平臺主要依靠線上途徑完成授信,在填寫多項個人信息資料后,主要通過遠程視頻等途徑確認信息。即使如此,也曾出現過平臺審核人員與借款人勾結,冒用他人信息騙取貸款?!凹兙€上的業(yè)務不是特別好做,而且不安全。大公司通常會強調嚴格審核,勸大家量力而行,少貸些。這既對客戶負責,也是對公司負責?!币晃徊痪咝彰膹臉I(yè)人士坦承。
鼓勵大學生借款超前消費
那么,大學生從這些平臺借來的錢都會干什么?記者下載了某校園網貸平臺的APP,在申請貸款時,系統(tǒng)自動顯示借款用途選項:消費購物、應急周轉、培訓助學、旅行、微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準備等。在其電腦端的官網上,公開了部分最新申請貸款成功的學生貸款金額和理由:“借款6800元,24期,給女朋友買iphone6”、“30000元,36期,畢業(yè)自主創(chuàng)業(yè)”。
公開資料顯示,學生們五花八門的借貸需求平臺都滿足,那么,平臺會不會追蹤借款之后的資金流向?記者帶著疑問撥通了該平臺客服的電話,該工作人員表示,“究竟錢花在什么地方,我們沒有辦法監(jiān)控和核查,系統(tǒng)選項你填了什么,我們就默認是這個。”
隨訪的數位大學生表示,網貸用戶中,大多數人借貸是用作娛樂消費,比如花在旅游,購買大件商品、化妝品衣服等。就在大學生們常用的分期付款網站“分期樂”,這家網站除了列出琳瑯滿目的商品外,還打出了“全場免息、直降5億”的誘人字眼。
月息0.99%存貓膩
實際年利率超過20%
據媒體報道,“網貸平臺往往會以低分期利率吸引學生,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間”,但實際上網貸并非如廣告宣稱的“低息”。采訪中,大學生方明自稱曾細致對比了多款網貸產品,最后選擇了“最低月息0.99%”的網貸平臺來貸款,“通過該公司借了10000元,分12期還款,因為平臺扣除了2000元的咨詢費,最終拿到手是8000元,當時客服說,如果不逾期,這2000元最后是能夠返回我的賬戶的。但被扣了2000元,感覺這很不劃算!”
按照方明的說法,記者通過該平臺的還款計算器進行核算,計算結果顯示,每月本息為932.33元,期限為12期,月利息為0.99%。但是等額本息還款,每月還的本金是逐漸減少的。按照正確的公式,從每月的本息為932.33元反推,這貸款的實際年息是超過20%的,每月的利率是1.77%,遠遠超過這宣稱的0.99%啊。說白了,這也是騙局外人的營銷把戲,可以說是這個行業(yè)的規(guī)則了。
還款難的學生冒險
“拆東墻補西墻”
還款時一旦發(fā)生逾期,隨之而來的“利滾利”更是十分驚人?!懊YJ”會收取逾期未還金額的0.5%/天作為違約金,“趣分期”則要收取貸款金額的1%/天。還有少數小貸公司會收取貸款金額7%至8%作為違約金。不僅違約金嚇人,有的平臺還收取一定的押金和服務費。
在校大學生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一旦資金緊張,很容易還不上貸款。 一位曾貸款逾期的同學告訴記者,“我當時某個月實在沒錢,逾期的第二天,催款的短信和電話就來了,一想到這事兒馬上眾人皆知,嚇得冷汗都出來了,編了理由找家里要錢還債?!?/p>
受訪者中有的選擇冒險“拆東墻補西墻”——再借一家平臺補上家的虧空。一位在京高校的女性家長就對“透支”網貸投了反對票:“孩子打工還錢,但是萬一打工的收入不夠還貸,還得‘子債母償,還會耽誤學習?!边€有家長對在網絡信貸平臺上的不良記錄是否影響今后的個人信用,也表達了疑慮。 編輯/麥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