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會給孩子的未來提供更多的機會,所以現(xiàn)在的父母都越來越重視孩子從小對英語的學習。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對于學齡前的孩子,英語學習主要是興趣的培養(yǎng)。我在香港學習和工作,香港是一個國際化的城市,許多在香港的孩子從小就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英語環(huán)境——英語電視節(jié)目、商場里的英語廣告、各種英語標語等等,而一般香港的幼兒園每個班除了生活老師外,還會有一個中文老師和一個英文老師的配備,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就生活在雙語環(huán)境中。即便如此,香港人還是非常注重對孩子英語學習興趣的從小培養(yǎng)。
* 在游戲中學英語
香港的父母都非常認可,在游戲中學習是最符合孩子天性的學習方式。關于英語學習,老師也好,家長也好,其實都可以結合游戲來讓孩子對abcd產生興趣。
比如說孩子們最頭痛的介詞學習,in、 under、 on、 next to、 between、 beside、 in front of、 behind等等,就算大人也經常搞混,如果只是枯燥地教給孩子們,然后讓孩子死記硬背,孩子肯定很抵觸,有一首名字叫《On,In,Under,By》的英文兒歌,可以找到這首兒歌的視頻,結合了圖片和音律,孩子立馬能記住其中的意思。爸爸媽媽可以先帶著孩子模仿歌曲唱,然后可以將孩子喜歡的玩具按歌曲中不同的方位放在盒子的不同地方,再教給孩子對應的英語用法。如果孩子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家具的英文名稱,如bed、chair、table的話,則可以進行難度稍微高一點的游戲:爸爸媽媽可以把玩具藏在某個地方,然后用英語告訴孩子玩具藏在哪里,如果孩子聽懂了并且找到了,爸爸媽媽一定要給孩子獎勵哦!也可以鼓勵孩子來藏、來描述,爸爸媽媽來找。爸爸媽媽們還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貓捉老鼠”的親子游戲,這個游戲結合了英語學習、體能動作、合作精神,很適合親子一起來玩,媽媽蒙上眼睛當“貓”,爸爸當“老鼠”,爸爸可以躲在桌子下面、沙發(fā)后面、陽臺門邊等等,而孩子要指揮“貓媽媽”抓到“老鼠爸爸”,為了告訴“貓媽媽”“老鼠爸爸”的位置,自然就會用到以上的介詞了,不一定要說得很規(guī)范,只要能表達出意思就可以了。
香港人的英文程度本來就比較高,和孩子玩英語游戲相對來說比較駕輕就熟,如果本身爸爸媽媽的英文程度不夠,其實可以趁機和孩子一起學,你能勇敢地大聲說英語了,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 在電影中學英語
香港的爸爸媽媽常常帶孩子觀看英語原版動畫短片。語言是一種環(huán)境,多讓孩子聽聽最純正的英語,對孩子的語感培養(yǎng)很有好處。但要注意,觀看時間不要太長,越小的孩子看的時間應該越短,整部影片如果時間太冗長可以選擇節(jié)選電影中的一個片段。
爸爸媽媽在帶孩子看英語原版動畫片的時候,可以為孩子制定不同等級的目標:第一遍看的目的是記住人物的名字、故事發(fā)生的場地等;第二遍看的時候可以要求孩子記住一到兩個單詞,尤其是孩子喜歡的場景中的關鍵臺詞,孩子肯定會反復觀看,如果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稍微聽懂哪怕一兩個單詞,也會對影片和英語學習更感興趣。
另外,在一開始給孩子看原版英語動畫片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選擇孩子很熟悉的動畫主角的影片,孩子如果事先對故事有大體的了解,也會幫助他比較快地進入故事的語境中。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式,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特定的學習方式,有的孩子與生俱來就對色彩特別敏感,會對圖片、動畫特別感興趣,有的孩子聽力特別發(fā)達,聽故事或者歌曲的時候,可能比別的孩子更專心、也更容易捕捉到故事或者歌曲中的趣味,有的孩子則喜歡肢體動作,可能對手工、運動更感興趣……不管是學習英語,還是學習其他語言或者其他門類的知識,作為父母的我們可能要做的就是先好好觀察一下我們的孩子們,看看他的興趣點,看看他的擅長和短板,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找到最適合他的學習方式。
作者介紹:
顧卓群,香港中文大學全日制教育學碩士,香港教育學院全日制榮譽學士,英國杜倫大學英語語言沉浸課程全日制學士學位。曾在香港保良局田家炳千禧小學、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任英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