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蘭參加一家英語培訓機構(gòu)的演講比賽,輕輕松松拿了個冠軍。在一片熱情洋溢的祝賀聲中,只有我,知道她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蘭和我曾經(jīng)是同事,一起上班時,她的辦公桌上,總攤著一本新概念英語書。處理完手頭各種工作,她得空便打開英語書,一篇一篇地背誦,或者,塞上耳機練聽力。
周末或者下班后,別人忙著去享受短途旅游、瑜伽健身,她跑去國際學校上課,浸淫在那些外教營造出的英語氛圍里。
我問她:“你這樣努力學英語,打算干什么?”
“沒打算干什么呀,喜歡就學啦!”她沒有說什么“準備退休后周游全球”這樣的宏偉計劃,就給出“喜歡”這么簡單的一個理由。
其實她那次演講回來后也跟我聊起,說學了十年,真心感謝自己一路堅持下來,對自己那次在臺上的表現(xiàn)也非常滿意。有時候日子過去也就這樣過去了,但留下來的,就是平時別人看不到的這些點滴積累。
我們倆平時不常見面,因為大家各自都很忙。但偶爾會一起吃個飯,或者出去散個步。她是一個滿身正能量的人,什么糟糕的事情在她身上發(fā)生,都能被她化骨綿掌般輕松化解。每每從她身上,我都會反省自己,生活沒有特別優(yōu)待她,甚至相比于我,她更不堪??墒菫槭裁此湍芑畹媚菢訝N爛?她對生活,總是抱著一份極大的熱情。
在一個文化沙龍里認識一位朋友,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出門晨跑,已堅持四年。
跑步鍛煉這個事在我腦子里計劃醞釀了不知多久。每次起念想動身,總有各種理由退卻——身體不適啦,天氣不好啦,霧霾太重啦,其實借口再多也只有一個——還是算了吧!
當那一次又在微信上看到朋友的早起宣言,我便再也無法原諒自己的惰性,當即設(shè)好鬧鐘,告訴自己,和朋友生活在一片天空下,不要再找自欺欺人的借口了。
三個月下來,除了那幾個特殊日子,山腳邊,綠蔭下,必定出現(xiàn)一個身著運動裝在慢跑的中年婦女。從一開始的繞山跑一圈,到兩圈,接下來三圈、四圈……
而且,我深深嘗到了晨跑的好處。早起,跑上幾圈,順便去菜市場買菜,回到家也才七點多。而以往,這些時間都是賴在床上虛晃掉的。一天的精氣神,與不晨跑時,是完全不一樣的。那種渾身出汗之后的舒暢感,帶來的通體活絡(luò),能讓你一整天都精神煥發(fā)。
當一件事情成了你的習慣,并且讓你充分感受到它的好處,那它便成了一種享受。
我也跟著蘭走進了英語培訓機構(gòu),從零開始,每星期兩個晚上,四個小時,就當出去和朋友聊天。坐在教室里,聽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時代的激情似乎又在我的體內(nèi)沸騰,這對一個熱情如大江東去的中年人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即使未來沒能像蘭那樣,得個演講冠軍,就憑這份激情,也足以讓我志得意滿地學下去。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勇者,享受和偷懶是人之本性,所以,我們身邊,一定要有這樣上進的人,每天在刺激你,刺激你。他們仿佛輕輕松松做著一件事情,可是幾年以后,你會忽然驚訝于他們驚人的改變。而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怨懟老天——這樣的事情,為什么沒有發(fā)生在我身上?
沙丘摘自《廣州日報》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