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鳳
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數(shù)學也離不開生活,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我們學習數(shù)學就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本章我們學習了反比例函數(shù)知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應用反比例函數(shù)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蘇科版八年級下冊教材140頁提到,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了著名的“杠桿原理”,如圖1,杠桿平衡時候有: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所以他豪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
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真的實現(xiàn)的,只存在于理論中,但是實際生活中我們卻實實在在地應用著“杠桿原理”.例如開門、騎車、曲臂運用等都是利用杠桿原理.很多常用工具就是運用杠桿原理將我們施加的力變大,從而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生活難題.但是實際生活中也有不良商販利用秤的杠桿原理來欺騙消費者.
首先我們借助圖2來分析一下秤的原理.
如圖2所示的桿秤以繩紐懸點為支點O,秤鉤懸點為A,秤錘懸點為B,稱量時,提紐兩側(cè)受兩個拉力F1、F2(即物體的重力和秤錘的重力)作用,兩力的力臂分別為OA、OB,由杠桿原理得:
F1·OA=F2·OB.
設秤錘和物體的重分別是m錘和m物,則有
m錘·OA=m物·OB.
所以,m物=m錘·OA/OB.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不良商販欺騙消費者常用的兩種方式.
(1) 手抬秤桿
在稱量時,商販為了迎合人們喜歡稱旺秤的心理,手在滑動秤錘細繩的過程中,有意滑向刻度值大于貨物的實際質(zhì)量的位置,并順手用力向上揚起秤桿,迅速抽手,秤尾由于慣性上翹,商販會在秤尾還未下傾時,立即報出物重并放下貨物.本質(zhì)上是OB比實際大,那么m物就比實際小.
(2) 手壓秤頭
商販在稱量時,將提秤的手指頭散開,用其中一手指向下施力壓住秤頭,增加了物體的視重. 本質(zhì)上是m錘比實際大,那么秤得的m物就比實際要大.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前黃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