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有節(jié)奏、脈搏有頻率,大自然充滿了快和慢的協(xié)調(diào),“不會說話”的文字也暗藏著韻律哦!其實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節(jié)奏感,時而急促,時而舒緩,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節(jié)奏,閱讀才會更有效。如果你讀書時,感到越讀越困,就說明你沒有體悟到文章的節(jié)奏,另外,也說明你沒有真正讀懂文章。
本期,讓我們來聊一聊閱讀中的“快”和“慢”。
面對緊張的考試時間和不斷增長的閱讀篇幅,我們不得不想辦法提高單位時間的閱讀效率。效率來源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關(guān)注重點,忽視細(xì)枝末節(jié)。抓住重點語句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閱讀需要打通每一類感官渠道。讓閱讀發(fā)“聲”,調(diào)動聽覺;讓閱讀產(chǎn)生味道,調(diào)動嗅覺;讓閱讀能說會唱,形成畫面感。
不忍
□ 蔣勛
任何一種狀態(tài)的生命,不管是植物、動物,還是人類,都應(yīng)該被祝?!柟庾8K諝庾8K8K?,使這個生命成長,就像一朵花在開放一樣。
臺灣有一種很高的桐木叫油桐,油桐果可以榨油,木材可以做木屐??墒呛髞硗┯秃湍惧旌苌儆昧?,所以漫山遍野就是當(dāng)年種下的桐花林。
四五月間如果有機(jī)會去臺灣,車子過高速公路,可以看見山的兩邊全是白花花的一片,非常美。現(xiàn)在臺灣有個“桐花季”,像日本的“櫻花季”一樣,人們也在桐花樹下規(guī)劃出很多的小路。
桐花很特別,它開過以后會大片大片地飄落。我站在一棵開滿桐花的樹下,大概五分鐘沒有動,身上便落滿了桐花,地上也全是桐花。
有一次我在桐花林里走,看見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在地上玩,他媽媽在遠(yuǎn)處跟別人聊天。
突然,小男孩大叫:“媽媽,媽媽……”原來在他玩的時候,不知不覺他的周圍已經(jīng)落滿桐花,當(dāng)他站起來想找媽媽時,不知道該怎么辦了。他不忍心踩那些花,因為每一朵花都好漂亮,所以他就一直叫媽媽。他媽媽卻說:“笨蛋,過來。”
有時候大人稍微不小心,就會忽略孩子心中的善意和美。這位媽媽又一次說:“笨蛋,你過來啊?!蔽胰滩蛔∵^去問她:“你兒子幾歲了?”“五歲了?!蔽艺f:“真了不起!如果他五歲了還舍不得去踩一朵花,我相信他一生都不會隨便去傷害生命的。”
善意和美以及對美的感動其實是在一起的。有善意的人舍不得踩踏、毀壞美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