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敦化市雁鳴湖鎮(zhèn)小山村位于雁鳴湖鎮(zhèn)東北端,距鎮(zhèn)區(qū)20公里,距市區(qū)70公里,與黑龍江省接壤,處于吉黑兩省交匯之處,是長白山—鏡泊湖旅游線路的關鍵點,雁鳴湖國家級濕地之中。201國道在村外經過交通便利,所轄面積1094公頃,耕地面積433公頃,屬于1類氣候區(qū)。全年積溫2480攝氏度,水域面積291公頃,有3個自然屯,總人口1062人。村內路面全部硬化,路面整潔,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美麗的雁鳴湖就在村旁,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著名作家張笑天先生曾經在此生活,有感而發(fā)寫下了成名之作《雁鳴湖畔》享譽省內外。2013年張笑天先生親手題書“雁鳴湖”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廣場之中,供游人觀賞。
近年來,小山村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發(fā)揮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旅游資源及區(qū)位優(yōu)勢,利用美麗鄉(xiāng)村建設這一平臺,全面培育農家樂、鄉(xiāng)村旅游、特色產業(yè)、休閑農業(yè)、農村電子商務等農村新型業(yè)態(tài),加快農村經濟轉型升級,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曾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xiāng)村、省級美麗鄉(xiāng)村、州級魅力鄉(xiāng)村、州級“十佳”休閑農業(yè)基地、州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二、景觀資源優(yōu)勢
雁鳴湖濕地自然保護區(qū)是長白山區(qū)中唯一的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2002年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200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2009被評為AAA級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保護區(qū)濕地地處張廣才嶺南麓低山丘陵區(qū),地勢北高南低,張廣才嶺余脈馬鹿嶺、小嶺等由北向南延伸到牡丹江沿岸,其間分布有森林、溪流、谷地和草甸,構成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為沿牡丹江水域形成,總面積115.45平方公里,占保護區(qū)面積的21.4%,包括天然濕地、人工濕地2類。主要保護對象為牡丹江上游濕地及黑鸛、東方白鸛、丹頂鶴、中華秋沙鴨等瀕危水禽及東北虎遷移的重要生態(tài)廊道。
三、強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一是2014年在市旅游局的幫助下,投入資金30萬元,建成了全村第一家集餐飲、住宿一體化的農家樂示范點。該示范點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500平方米,內部有獨立的臥室2間,大型餐廳間,室內衛(wèi)生間一間,各種家居電器齊全,室外場地硬化300平方米,有木亭一座,大型太陽傘一把,美化、綠化、亮化齊備。圈子中種植各種瓜果蔬菜等供游客食用。2014年7月建完使用至今已經接待游客近2萬人次,經濟效益達25萬元。小山村現有農家樂3家,日接待游客能力可達每天300人次,農家樂的鐵鍋燉魚、小雞燉蘑菇、咸鴨蛋、炸河魚、炒河蝦、慶豐收等菜品食材主要來源于田園、湖泊,綠色、健康深受游客喜愛。2015年《美麗鄉(xiāng)村》攝制組在小山村拍攝,農家樂就作為場景之一出現在劇情中。
二是2013年小山村爭取到市發(fā)改局退耕還林后繼產業(yè)項目資金67.4萬元,使用發(fā)展農業(yè)觀光采摘大棚6棟,地栽木耳7.4萬段,每棟大棚面積660平方米,磚混鋼架結構,現大棚已經建設完成交于使用,村委會將大棚以每棟3000元的價格承包給村里退耕還林的村民,引導他們種有機蔬菜、水果等,在旅游期間供游客們采摘,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增加村民的經濟收入,預計年收益15萬元。
四、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當地特色產業(yè)發(fā)展
小山村著力建設有機大豆科技示范園區(qū)和水產品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二大支柱產業(yè),促進增收近百萬元;2013年在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扶持下,小山村集體投入15萬元,開發(fā)了網箱養(yǎng)漁產業(yè),網箱養(yǎng)漁水面300平方米,有管理房和飼料方,并聘用有養(yǎng)魚經驗的人員進行飼養(yǎng),每年產出商品鯉魚20萬斤,經濟效益達20萬元,活魚銷售到敦化市、牡丹江市、延吉市等中小城市。
五、完善村基礎設施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
2015年在州政協的幫助下投資10萬元,為小山村在西山建造了一座60萬噸電子稱,該大稱建成后解決了村民賣糧時遭糧販子暗自砸稱的問題,用自己的大稱檢斤,村民放心,村集體也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實現了集體與村民雙贏的目的。為了發(fā)展旅游業(yè),該村十分重視環(huán)境綜合整治,狠抓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村路整潔,花草從容,村路硬化率達100%,太陽能路燈實現全覆蓋,全村已有142戶居民院落進行改造,墻面統(tǒng)一著色,更換儲物間屋頂。村民文體休閑廣場新建四處,面積達4000平方米。2016年小山村大力開展整村推進美化綠化工程活動,村路兩側全部植樹栽花,今年共計投資30萬元,栽花25萬株,形成花?;?畝。投資18萬元在村口及村內設置路標和宣傳標語。投資20萬元,建設停車場及公共綠地2200平米。
六、加強綜合管理,提升旅游檔次
為更好地服務于游客,讓旅客玩得開心、放心、舒心,村內安裝電子監(jiān)控設備6處,極大地提高了全村的治安防控能力。村內社會治安狀況良好,多年來無重大刑事案件和邪教、聚眾賭博等非法活動。建立健全了旅游管理制度,抓好旅游質量、旅游安全、旅游培訓等各項制度,做到了有訴必復,及時處理,認真分析游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切實提高接待質量,改進旅游服務理念。
(省新農村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