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中山”名字的由來
“孫中山”這個名字,雖然家喻戶曉,但奇怪的是他本人從來沒有用過,而且在檔案中都沒有出現(xiàn)過這個名字。
在孫家的族譜上,孫中山是“德”字輩,叫孫德明。孫文之名是他10歲上私塾時老師為他取的,他17歲在香港拔萃書屋上學時,取號“日新”。出自《大學》“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粵語中,日新的讀音為逸仙,后來他的老師區(qū)鳳墀就干脆給他改成了孫逸仙。
至于應用最廣泛的“孫中山”,其實是因誤譯得來的。當年,孫文流亡日本,他的日本朋友準備把他安排在東京銀座的對鶴旅館暫住。為了安全起見,不公開孫中山的姓名和身份,登記時友人想起來旅館時路過一座名叫“中山”的侯爵府邸,于是在登記處寫下了“中山”二字。日本習俗“中山”只能是姓,下面必須還有名,孫中山一筆接過來在后面加了“樵”字。從此,孫中山便以中山樵之名住在日本。
章士釗曾從他的日本朋友那里得到一本書,里面介紹了孫中山的革命事跡,章士釗看到后大加贊賞,就給譯成了中文在國內出版。出人意料的是,一生嚴謹?shù)恼率酷撛谝粋€關鍵的地方卻出了差錯。章士釗將孫中山的本名孫文與別名中山樵的兩個姓連在一起,寫成了孫中山。該書出版后“孫中山”之名也隨之傳開,久而久之,竟成了正式的名字。
(文/張壯年據(jù)《中國人名的故事》)
□本欄編輯/鄒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