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孩子成為“社會人”永遠比他拿幾分重要
兩只手掌像比腕力似地緊緊交握,再同時伸出左掌輕觸對方背脊。湯瑪士·艾斯林杰見到兒子時的問候方式,像是剛進行完一場激烈競賽的運動員,深深地向?qū)κ值钠磻?zhàn)精神表達敬意。
瑞士蘇黎世近郊,23歲的盧卡斯正在重訓室進行訓練:先用雙手奮力拉扯有如超大型手動馬達的訓練器,接著是100下雙回旋跳繩,最后再走到一旁,深蹲挺舉起250磅重的杠鈴……
身型壯碩的盧卡斯,是蘇黎世大學金融系學生,也是頂尖的CrossFit(交叉式健身運動)選手,今年初他剛?cè)〉猛饪ㄙY格,參加在美國加州舉行的全球大賽。
“這是一項非常講究自我紀律的運動,選手必須隨時維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我每個月休息不超過四天,基本上就是每天都練?!北R卡斯解釋。
當盧卡斯走回訓練器材從頭來過,湯瑪士眼神望著兒子,嘴里卻幽幽地說:“你也看得到,這項運動不是沒有危險性,尤其是舉重,一個意外就有可能讓頸椎受傷、全身癱瘓。”
“我當然會分析所有正反因素,但盧卡斯是成年人了,我不會影響他的決定。父母的角色應該是導師而不是操縱者。”湯瑪士說,“身為父親,我只能替他買一份保險,如果他不幸發(fā)生意外失去工作能力,至少能靠保險金過活。但當盧卡斯開始工作以后,我就不會再支付這張保單,因為,他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57歲的湯瑪士,是在蘇黎世執(zhí)業(yè)的商業(yè)律師。即使是在薪資收入與物價水平都高得嚇人的蘇黎世,湯瑪士一家也絕對屬于高收入族群,他和妻子克莉絲汀、大兒子盧卡斯、小兒子法蘭克以及19歲的女兒妮可拉,住在蘇黎世西北方約30分鐘車程的博珀森,一個人口1200人、可以在森林里生火露營或用長槍獵捕野豬的寧靜小鎮(zhèn)。
“當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我固定在早上5點半起床工作,確保孩子一睜開眼,就看見父親努力工作的樣子。這是為了教導他們,你擁有的一切,從來不會是憑空得來?!弊哌M湯瑪士建在山坡上、前門有花園、后院大得可以養(yǎng)一窩雞的別墅時,他一邊介紹環(huán)境,一邊說明他的教育理念。
“生命不會永遠像童話故事般甜美柔順,從小就必須讓孩子知道世界的真實面貌,你得試著應付對你不友善的人,你必須付出努力,但也同時做好心理準備:我不會永遠是表現(xiàn)最棒的……”克莉絲汀接過丈夫的話,繼續(xù)說下去。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盡可能讓每一個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進而尋找屬于‘自己’的人生幸福,而不是滿足父母的期望。我們的三個孩子,各有不同的天分,我完全尊重他們必須負責任的人生選擇,只希望他們能夠樂在其中?!彼f。
尊重每一個人的天賦與性格,是艾斯林杰一家最重要的共同價值。法蘭克分享了一個小故事,說明父親如何用具體行動,讓他感受到尊重。
從小,哥哥盧卡斯就表現(xiàn)穩(wěn)重,課業(yè)成績也很杰出,是老師心目中的模范生;相較之下,法蘭克沒那么愛念書,上課時也常調(diào)皮搗蛋。九歲那年,一次例行性的家庭訪問中,法蘭克的導師當著父親的面對他說:“你為什么不能多學學你哥哥?”這時湯瑪士毫不客氣地打斷導師的話:“恕我直言,我們現(xiàn)在談的是法蘭克,不是他哥哥;比較孩子,從來不是我的教育方式。”
“我一直把盧卡斯視為我的模范,但不代表我想成為和他一樣的人。我很感謝父親那時為我說的話。”法蘭克說。
“在我的眼中,如何教導小孩成為健全的‘人’,永遠比他拿幾分重要。”湯瑪士解釋。
因為父母親的完全尊重,艾斯林杰家的三個子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盧卡斯順利進入蘇黎世大學;法蘭克則進了職業(yè)學校,到烘焙店當了三年學徒后,成為合格的面包師傅;妮可拉從小就立志當護理師,目前正在燒燙傷??漆t(yī)院實習,父母親也從未要求她申請醫(yī)學院,嘗試做個收入更高的醫(yī)師。
“我面對重大抉擇前,會想聽聽父母親的意見。但我不一定要按照著他們的想法做決定?!蹦菘衫χf,“至少我做出不同決定時,他們不會表現(xiàn)出失望的樣子?!?/p>
尊重孩子選擇,不代表湯瑪士與克莉絲汀采取放任式的教育。在他們心中,孩子必須具備身為一個健全“社會人”的特質(zhì),而這是父母無可回避的責任。
包容差異、誠實、負責任,是兩個人共同信仰的觀念。但克莉絲汀特別強調(diào)“同理心”的重要,她認為,沒有人能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因此必須擁有站在他人立場思考的能力;同理心,是能關(guān)心其他人,進而包容彼此的前提,“這社會上沒有誰比誰優(yōu)秀,也沒有人永遠是對的;試著理解他人的想法,也是一種學習。”
“當法蘭克說想當烘焙師時,我第一個想法是:‘太辛苦了,你得半夜一點鐘起床準備,假日不能休息、收入也不高?!斘以囍鴱乃慕嵌认?,很快就理解這是他喜愛且擅長的,也一定希望得到父母支持。所以我告訴他想清楚了就去做吧?!彼f。
克莉絲?。ㄗ螅┖驼煞驕斒?/p>
復合式健身有受傷癱瘓風險,但家人從來不阻止盧卡斯追求自我成就的決心
“不讓孩子過得太舒服,提前學習面對挫折”則是湯瑪士的信念。因此盡管家庭收入無虞,湯瑪士的三個孩子,都是按照學區(qū)就讀公立小學,因為他相信,唯有從小與不同階層背景的同學和諧相處,日后才能自在地融入其他團體與社會。
為了讓孩子體驗人生,湯瑪士曾在盧卡斯讀中學時,安排他到鄰近的牧場冷凍室打工,負責清洗切分冷凍蔬菜,賺取每小時14瑞士法郎(約等于瑞士一份麥當勞大麥克餐的價格)的薪水,當作暑期生活費。“在那里的同伴全都是外籍勞工,沒有人會說瑞士德語,社會比我想象得更加困難。”盧卡斯說。
他們一家人周日的晚餐,是簡單的意大利肉醬面與蔬菜色拉。
湯瑪士笑著說:“我雖然是父親,但我從沒想過讓孩子變成我的樣子,而是從他們與我不同的地方學習。所以我常說:‘當你開始抱怨年輕人,就是你開始老了?!冶M量不這么做!”
湯瑪士家門外的花園里,幾片疏落的紅色花瓣,夾雜在濃密的針葉枝芽之間,顯眼卻不突兀。這盆植栽,就像是屋里的一家人,鼓勵彼此發(fā)展獨特的潛能,并努力尊重隨之而來的差異,期望在共同的土壤上,綻放出截然不同的花朵。摘自臺灣《今周刊》)(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