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玲(榆林廣播電視臺 陜西榆林 719000)
忠實履行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
張安玲(榆林廣播電視臺 陜西榆林 719000)
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深刻闡明了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歷史地位和重大作用,他明確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弊鳛樾侣劰ぷ髡?,要忠實履行新聞輿論工作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
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堅持新聞宣傳的黨性原則。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把新聞輿論工作作為進行革命斗爭的有力武器。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運用新聞媒體傳播真理,使革命、建設、改革事業(yè)不斷取得勝利。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在新聞領域的體現,是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思想理論基礎。。因此,我們新聞工作者要及時準確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宣傳鼓舞和啟迪人們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不斷發(fā)展生產力,鼓舞和啟迪人們加強民主和法制建設,實行依法治國,鼓舞和啟迪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搞好精神文明建設,鼓舞和啟迪人們熱愛祖國、弘揚民族先進文化,鼓舞和啟迪人們維護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為實現“十三五”規(guī)劃的宏偉藍圖做出積極的貢獻。
其次,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輿論歷來是影響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新聞輿論對人民的思想和行動具有迅速、廣泛而深刻的導向作用。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褔;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我們新聞工作者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就必須把堅持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作為宣傳工作的根本任務,要理直氣壯地宣傳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歷史、改造社會、建設偉大中國的壯舉,用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的英雄傳業(yè)績來教育人民群眾。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塑造美好心靈,傳播先進文化。要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注重全面性,防止片面性,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看待問題,正確實行輿論監(jiān)督。一提到輿論監(jiān)督,有些人就主觀地、片面地認為就是曝光、批評、找茬、揭露陰暗面,輿論監(jiān)督是包含批評報道,但不是簡單地等同于批評報道,新聞輿論的監(jiān)督,實質上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監(jiān)督,是人民群眾通過新聞媒體對黨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的監(jiān)督,是黨和人民通過媒體對社會進行的監(jiān)督,是通過新聞報道反映群眾的利益、情趣、要求、意見和建議。新聞輿論監(jiān)督是通過我們新聞工作者的努力來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對輿論監(jiān)督涉及的問題要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核實信息來源的真實性、可靠性,要學會用全面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新聞報道內容、細節(jié)準確無誤,決不能道聽途說,以偏概全、弄虛作假。要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講好榆林故事,傳播榆林好聲音,為做好新時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添磚加瓦。
第三,必須鍛造一支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隊伍。要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合格新聞工作者,要有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認真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牢牢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嚴守新聞工作的紀律。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業(yè)務能力。知識就是力量,我們要刻苦鉆研新聞業(yè)務,認真學習新聞理論、新聞寫作、新聞評論、新聞編輯、節(jié)目制作等方面的知識,同時,要博覽哲學、政治、經濟、歷史、文學、美學、法律等方面的書籍,要有很好的文學修養(yǎng)。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學習新媒體新技術,學習采編系統(tǒng)的融合化、采編過程的智能化和傳播效果評估的科學化等理論和技術,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要有敏銳的眼光和清醒的頭腦,要不斷提高業(yè)務能力,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要扎根群眾。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千方百計地深入生活、深入實際,用心體驗、洞察,反映廣大群眾的呼聲和要求。要轉變高高在上、浮在空中、泡在會海的工作作風,同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真正沉下去,走進社區(qū)街道、田間地頭、廠礦企業(yè)、部隊學校,滿懷對人民的真摯情感,采寫出接地氣、有高度、有品質的新聞報道,創(chuàng)辦出融思想性、知識性、人民性、藝術性于一體的廣電精品欄目。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新聞工作者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傳播者和宣傳者,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素質決定著新聞事業(yè)的走向。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跨越發(fā)展,網絡、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遍地開花。在新的媒介環(huán)境下,我們新聞工作者的思想作風總體上是好的,但由于媒體競爭激烈,受拜金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有些媒體工作者把新聞商品化,以稿謀私,搞有償新聞,有的甚至采寫失實報道,道德失衡。因此,我們要加強職業(yè)道德建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堅決制止、杜絕假新聞。要忠誠于黨,取信于民,提高道德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維護隊伍形象。要模范遵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不斷提高職業(yè)道德素質。
總而言之,我們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精神統(tǒng)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銘記“四個牢牢堅持”,把新時期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體現在行動中、工作中,用我們手中的筆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抒寫,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五大發(fā)理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貢獻。
張安玲,榆林廣播電視臺主任記者。
10.19312/j.cnki.61-1499/c.2016.0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