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連華
但愿此生,與你終老溫柔
◎文/代連華
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北京城內(nèi),一座簡樸的院落里,有位素衣女子安靜地坐在竹椅里。屋內(nèi)收音機里,傳出經(jīng)典昆曲《長生殿》:“愿此生終老溫柔,白云不羨仙鄉(xiāng)?!币晃磺迨菽凶幼叱鰜?,幫她輕輕披上衣衫,兩人相視而笑,愛意盡在不言中。
1931年,浙江學子吳晗考取清華大學歷史系,因為家道中落無力供他讀書,吳晗便開始了他半工半讀的學
習生涯。1934年,吳晗大學即將畢業(yè),就在他滿懷憧憬時,一位名叫蔣恩鈿的朋友找到他,請他幫忙照顧一位病人。善良的吳晗承諾下來,初時以為只是幫幫忙,卻沒想到一個承諾竟然是一生。
湖北女孩袁震,出身于書香世家,18歲時就考取武漢大學。身材苗條,長相清秀的袁震,是眾多才子追求的才女,但袁震珍惜學習機會,并不為情所動,甚至還推掉一位富公子的求婚。
1930年,23歲的袁震又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史學系,很快成為清華才女之一。但在此時,病魔卻纏上了她,而且還是傳染性肺結(jié)核病。
如花少女只能臥在床上休養(yǎng),由于長時間不能上課,學校只好取消她的學籍。雪上加霜的是,此前一直照顧她的好朋友蔣恩鈿,已經(jīng)應聘準備去外地執(zhí)教。
“袁震,這位是我的學弟吳晗,以后有事多聯(lián)系,他已經(jīng)答應我會照顧你的?!痹绱憾碌囊粋€午后,蔣恩鈿帶來吳晗介紹給袁震。躺在病床上的袁震,放下手中書微微欠身示意。清瘦儒雅的吳晗,神情柔和,眼含笑意,他伸出手與她相握,而她卻不肯伸出手來,只是微笑著點點頭。
容顏蒼白的袁震,猶如秋風中一朵即將凋零的花兒,吳晗的心莫名地痛了一下。孤身在外求學的女孩,雖然身染此病,卻沒有消沉沮喪,反而在病床上繼續(xù)讀書,真是令人欽佩。
那個暖暖的午后,他們一起暢談史學。吳晗研究明史,而袁震主攻宋史,兩人常常就學術(shù)上的問題進行討論,袁震才思敏捷,剖析問題脈絡清晰,讓吳晗敬佩不已。
后來,吳晗開始照顧袁震的生活。每天,吳晗要早早起床,去學校食堂打來飯菜,匆匆忙忙送到袁震病床前,照顧她吃完之后再趕往學校。中午下課后,也會第一時間為她打回飯菜。晚上,無論多忙,吳晗也要抽出時間去陪袁震聊些學校趣事,然后再回學校宿舍。
袁震喜歡聽昆曲,吳晗就買來一臺破舊的收音機放在床邊。許多安靜的夜晚,兩人坐在窗下,聽《長生殿》《牡丹亭》,戲里戲外上演著愛的劇情。
袁震能下床活動時,吳晗就會利用休息日,用輪椅推著袁震去湖邊散步。湖岸垂柳輕拂,湖中鴛鴦戲水,欣賞風景的兩人卻各懷心事。
吳晗的善良讓袁震心懷感激,不知何時,愛情的種子已經(jīng)悄悄種在心里,但袁震卻不能說出來。自己重病在身,可能會影響他的發(fā)展。此時的吳晗,不僅是清華大學重點培養(yǎng)對象,還得到著名學者胡適的賞識。而他在大學期間寫的《明代之農(nóng)民》等文章,已頗受史學界青睞與關(guān)注,這樣極有前途的青年才俊,應該會有更好的女孩去愛他。
吳晗的心里也是如潮翻涌。與病魔作不屈斗爭的袁震,讓吳晗看到她的堅強,而她在學術(shù)上的獨特見解,也讓他見識到她不凡的才情,之所以沒有開口向她表明心跡,是怕影響她的治療。
愛情如花蕾,即將綻放時,不幸卻再次襲來。袁震感到脊骨疼痛不已,吳晗急忙將她送進醫(yī)院檢查,沒想到病情轉(zhuǎn)移為脊椎結(jié)核。手術(shù)后的袁震,因為吃藥看病已經(jīng)囊空如洗,吳晗只得多兼幾份工作,再寫些文章掙稿費,勉強維持兩個人的開銷。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吳晗接到昆明云南大學的邀請函,聘他前去教學。吳晗放不下袁震,但袁震卻極力讓他應聘,雖然心有不舍,但她知道,滿腹才華的吳晗應該學有所用,而不是陪伴在一個病人身邊。袁震強顏歡笑送走吳晗。
分開的日子里,吳晗飽嘗相思之苦,他在信中向袁震表明心跡,唯愿此生,與你終老溫柔,請你相信我。他希望袁震也來昆明養(yǎng)病,由他來照顧才安心。
1939年,在朋友們幫助下,身體孱弱的袁震來到昆明,就住在吳晗的宿舍里。那時,昆明上空的警報也時時響起,每到這時,吳晗總要笨拙地背起袁震,跑向防空洞里。后來,為了安全,他們搬到鄉(xiāng)下,雖然生活清苦卻很平安。
生活多磨難,世道多艱辛,但是因為愛情的滋潤,兩個人并不覺得有多苦,患難之中情比金堅。
當吳晗的母親來到昆明,見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袁震時,說什么也不同意兩人交往。老人擔心袁震的病就是無底洞,花多少錢也難治好,況且吳晗是家中長子,總不能娶個病妻回家。母親的堅決反對讓吳晗左右為難,而袁震更是陷入痛苦之中。
“讓我走吧,你已經(jīng)為我付出許多,我不能再奢求,找個好女孩結(jié)婚吧?!痹鸷瑴I說道。吳晗執(zhí)著地說:“我們從志同道合的朋友,發(fā)展成相親相愛的伴侶,多少苦難攜手走過,而今更不能放棄。”
母親再次給吳晗下最后通牒,寧愿傾家蕩產(chǎn)給袁震治病,也不能娶她過門。
“我與袁震是患難見真情,不管她身體如何,我都要照顧她一輩子。”吳晗極力勸說母親。曾經(jīng)溫馨的家庭,此刻卻充滿了火藥味。
1939年秋,一個天高云淡的日子,吳晗跟母親說陪袁震去城里看病。當天,吳晗與袁震并沒有回家,而是在城里旅館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在報紙上登出結(jié)婚啟事,同學們紛紛送來祝福。此刻,母親明白兒子與袁震是真心相愛,也不好再阻攔。在吳晗工作繁忙時,母親還會細心地幫忙照顧袁震。
在苦難之中孕育出來的愛情,讓兩人倍感珍惜?;楹螅瑓顷蠈⑷啃乃挤旁趯W術(shù)研究上,而袁震雖然不能工作,卻能幫助吳晗做些抄寫工作。那時還住在鄉(xiāng)下,吳晗每天需要走幾十里路進城工作,下班后便提著籃子去買菜。為給袁震增加營養(yǎng),吳晗便買些牛骨頭燉湯給她喝,自己和家人只吃些青菜,連肉也不肯買,而袁震也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有一次,一位朋友前來看望他們,發(fā)現(xiàn)袁震在補一件舊衣服,衣服上已經(jīng)綴滿補丁。朋友感慨地說:“這么破的衣服除了線,已經(jīng)看不到布了,還補它干嗎???”袁震卻打趣地說:“窮人穿線,富人穿衣,我們正好穿線嘛。”
全國解放后,吳晗擔任領導職務,雖然名氣大且地位高,但對愛情依然如初。每天下班回來,淘米洗菜做飯,飯后總要陪著袁震出去散步。夜晚坐在燈下,吳晗批文件寫文章,而袁震則經(jīng)常幫助查找資料推敲文章,夫妻相敬如賓。
塵世滄桑中,誓言終不改。唯愿此生,與你終老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