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省實驗中學(xué)分校19屆03班 張雨桐
誠信
文+遼寧省實驗中學(xué)分校19屆03班 張雨桐
或許有些人認(rèn)為文明就是不隨地亂扔垃圾,不說臟字。但我覺得,文明是多方面的,言而有信是文明,尊敬師長友愛同學(xué)是文明,孝敬父母是文明,對待工作認(rèn)真負(fù)責(zé)亦是文明?,F(xiàn)在我就來主要講一下文明中的誠信。
我曾了解過這樣一個故事,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shù),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dāng)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保ㄟ@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jié)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hù)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于物質(zhì)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別人,無異于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你看,誠實守信是多么重要啊。季布的“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我們在生活中也要言而有信,否則終究會吃虧的?!队綦x子》中就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濟(jì)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jì)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卻翻臉不認(rèn)賬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zé)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漁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來那位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漁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shù)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有人問我,商人兩次遇到同一個漁夫是他點子背,怎么可能所有人都像他一樣倒霉啊?可我確認(rèn)為,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漁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在意料之中。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于困境,便沒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通過這兩個故事,大家一定都明白了守信的重要,況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中有提到“誠信”二字,說明他是我們身為合格的中國公民必需要做到的。我們只有做到誠信,才能向社會層面的文明更邁進(jìn)一步。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首先做到誠實守信,讓我們的大家——社會、國家變得更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