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紅
摘 要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中的內(nèi)容。該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以及教學設計特色幾方面設計。
關鍵詞 海底世界 大海 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1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中的內(nèi)容。第七單元有四邊形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周長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怎樣拼圖形周長最短幾部分內(nèi)容?!堕L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數(shù)學中第一學段的內(nèi)容,屬于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四大課程內(nèi)容中“圖形與幾何”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該節(jié)課的學習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探究、討論的學習過程,能運用該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大部分是9歲,也是數(shù)學學習的第一學段。從年齡特點來說,這個階段的學生各方面基本趨于穩(wěn)定。學習態(tài)度比較認真,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通常在25分鐘左右,對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以形象思維為主導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從知識點來說,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周長的認識”。這節(jié)課是學生對周長的進一步的學習,比較枯燥,借助多媒體的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為主,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本節(jié)課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讓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想一想、算一算、說一說、展一展”的學習過程,探索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多種計算方法;通過觀察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
(3)情感態(tài)度: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合作、探索中進一步養(yǎng)成傾聽、質(zhì)疑等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多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
5教學資源準備
PPT課件,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具,“喜洋洋和灰太狼”卡片。
6教學過程
6.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孩子們,今天有一場運動會。我們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擔當“小裁判”,這場比賽就是“喜洋洋與灰太狼”的比賽。有請灰太狼代表隊出場:代表的是長方形跑道,喜洋洋代表隊出場:代表的是正方形跑道。
(1)憶一憶:回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點(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四個邊都相等)
(2)問一問:村長宣布比賽規(guī)線路1和線路2因為比賽路線的公平問題爭議起來了。如果你們是小裁判,用什么樣的辦法解決這場爭議呢?(引出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6.2合作探究,匯報展示
(1)想一想:想一想,怎樣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如果算周長,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算法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先算出長方形的周長,再算出正方形的周長。
(2)算一算:在演算本上算一算的路線1和路線2周長分別是多少?
(3)說一說:列出算式之后,前后桌一組相互交流,說一說你們列的算式。
以及你們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呢?看看你們的想法是不是都一樣呢?
(4)展一展:找計算方法不一樣或錯誤的學生在黑板上列算式,并且說說。
你列算式的想法是什么?其他學生仔細聽,不懂的提出質(zhì)疑。
(5)長方形周長:
①6+4+6+4=20(厘米);
②6€?=12(厘米) 4€?=8(厘米)12+8=20(厘米)
③(6+4)€?=20(厘米)
(6)正方形周長:
①5+5+5+5=20(厘米)
②=20(厘米)
6.3教師引導,歸納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算式之間的聯(lián)系,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計算長方形周長方法:長方形周長=(長+寬)€?;學生歸納計算正方形周長方法:正方形周長=邊長€?。所以說這場比賽很公平,因為喜洋洋和灰太狼的路線是一樣長的。
6.4遷移訓練,應用拓展
(1)一個長方形花壇的長是5米,寬是3米。這個花壇的周長是多少米?
(2)一塊正方形桌布,要在它的四周縫上花邊,花邊的長是多少分米?
(3)一塊長方形菜地,長6米,寬3米,四周要圍上籬笆,如果一面靠墻,籬笆至少要多少米?
6.5課時小結(jié)
孩子們,拿出課前老師發(fā)的測驗卡片,你們還記得這節(jié)課我們是怎樣展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學???先鞏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喜洋洋與灰太狼比賽”,當小裁判→找方法(計算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觀察算式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寫在測驗卡片上。
6.6布置作業(yè)
87頁第2題、第3題。
7教學設計特色
(1)將線路1與線路2的公平問題貫穿于整個長方形與正方形周長的教學過程中,PPT的動畫制作也是一大亮點。三年級的學生活潑愛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愛學、樂學的積極性,也將數(shù)學味與生活味聯(lián)系的恰到好處。
(2)在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了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突出了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基本理念。
(3)課前教師設計了“課堂測試卡”作為本節(jié)課的小結(jié)。這樣做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結(jié)果,從而改進教學。
參考文獻
[1] 盧江,楊剛.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D].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