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汐
作為被聯(lián)合國公布的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尼泊爾這幾個字仿佛看起來就有些衣衫襤褸。但在湛藍天空,純凈雪山的背景下,這個有信仰的國度仿佛永遠樂在其中,將每一個來到這里的人包裹在善良與快樂之下??纯催@片天空,或許,這真的是一處不一樣的地方。
當?shù)貢r間2016年4月14日,尼泊爾迎來了新的一年。這里除去那些世人所訴說的繁華,到處都是你不曾遇到過的情境,從罕見的中世紀建筑到勤勞生活的尼泊爾人民,任意一個地方都充斥著驚喜。旅途至此,不如就讓自己暫時變成一個尼泊爾人,與他們一起安詳?shù)貢裰枺丝檀罂刹槐厝ニ伎?,讓大腦短路就好。
第一站 加德滿都
作為尼泊爾的首都,同時也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加德滿都意為“光明之城”,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20℃。加德滿都位于尼泊爾中部的加德滿都谷地、巴格馬蒂與維什努馬蒂河交匯處,擁有1000多年歷史,以精美的建筑藝術、木石雕刻而成為尼泊爾古代文化的象征。加德滿都城區(qū)分為新、舊兩個部分,舊城是古建筑區(qū),聚著一批中世紀的殿堂和寺廟。新城是現(xiàn)在的王宮和政府所在地。加德滿都是尼泊爾的首善之都,而泰美爾(Thamel)更是加德滿都最最熱鬧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觀光客都集中在這個地方。來自不同國家的旅客造就了加德滿都各式各樣不同異國風味的美食,琳瑯滿目、目不暇接。有印度、意大利、法國、墨西哥、日本、中國西藏和尼泊爾本地等風味,真是美食主義者的天堂,而主要又是分布在泰美爾區(qū)(Thamel)的杜巴路(DurbarMarg)一帶。這里餐館集中而林立,口味絕佳、消費低廉、經(jīng)濟實惠。
第二站 巴德崗
巴德崗也被稱為巴克塔普爾,在尼泊爾語中意為“稻米之城”或“虔誠者之城”,是谷地內(nèi)的第三大主要城市。它是中世紀尼泊爾藝術和建筑技術的發(fā)源地,盡管1934年的大地震摧毀了許多寺廟、修道院,但巴德崗仍然是世界這方面頂尖技藝的實體。多少年來,這座城市依然保持著貿(mào)易自由和傳統(tǒng)的特色風貌。鵝卵石鋪就的街道將眾多寺廟,庭院和紀念廣場連接起來,小巷中散布著神殿、水井和水槽。巴克塔普爾的交通并不擁擠,所以在這里漫步非常愜意。巴德崗街頭到處都充滿了古代氣息和藝術氛圍,有著不同時期風格的各種建筑:老皇宮、印度教寺廟、佛塔、石亭、華表、雕像等,密布于鬧市和大街小巷,被譽為“活的遺址”和“露天博物館”。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非常活躍,傳統(tǒng)的工藝品加工技術有著悠久的歷史,陶工、木雕藝人和織工組成了牢固的社團。人們在陽光下晾曬稻谷,使用公共水龍頭打水、洗衣,將紗線染色、然后懸掛晾干,孩子們盡情嬉戲玩耍,婦女們擊打谷物——這些日常場景隨處可見。
第三站 博卡拉
博卡拉是尼泊爾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加德滿都谷地之外最著名的觀光城市。博卡拉以費瓦湖和其北部安娜普爾娜山脈以及魚尾峰的湖光山色聞名于世,周圍環(huán)繞著安娜普爾納峰和道拉吉里峰,是大自然愛好者前往尼泊爾旅游的必訪之地。博卡拉東距加德滿都約200公里,海拔900米,基本地形為低山丘陵,河谷寬闊平坦。博卡拉與熱鬧喧囂的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比起來要恬靜很多,周圍的雪山因為攀登難度不大,再加上沿途服務設施優(yōu)越,長期以來一直是世界各國登山運動員攀登喜馬拉雅山幾座海拔8000米以上雪峰重要的準備基地與訓練場所,并已成為許多條知名徒步線路的起點或終點,是世界各國旅行者公認的“徒步天堂”。
第四站 藍毗尼
藍毗尼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位于尼泊爾南部特萊平原,距印度只有20多公里,是世界各地佛教徒渴望朝拜之地,也是當代佛教復興的基地。藍毗尼花園面積8平方公里,佛教徒們?yōu)榧o念這處佛祖誕生的花園,稱之為圣園,修建起許多寺院、廟和佛塔。2500多年至今前來朝拜瞻仰者從未中斷。這里曾經(jīng)有3座佛塔、2個寺院和3座摩耶廟,在圣園周圍,有尼泊爾、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緬甸等國援建的寺廟。藏傳佛教的白教葛舉派也有一座較大寺廟在此。我國佛教協(xié)會援建的“中華寺”也坐落在此地,與尼泊爾宗教界開展合作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