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姝睿
茶
我們家的人都愛喝茶。
從我記事開始奶奶每天都會泡一壺茶,家里的茶碗也不知被我打碎了多少個。小時候我是很懼怕茶的清苦的,寧愿在外面野了一天之后回來渴著也不喝已經(jīng)半溫的茶。
到后來第一次自己想要喝茶是在張家界,品了一杯名為苦甘露的茶,極苦到忍不住想要吐掉,之后卻是甘泉一樣汩汩不斷的清甜,齒頰留香,就連呼吸都帶著淡淡的茶香。我纏著媽媽買了一盒,但之后就忘掉了,再想起來的時候那盒茶已經(jīng)當(dāng)作禮物送給一位雅客了,之后就再沒喝過那一味名叫苦甘露的茶。但是它一直以登峰造極之態(tài)牢牢占據(jù)在記憶的角落,如果還有機會我大概不會去品嘗了,就讓它封存在記憶中吧。之后漸漸開始喝茶了,鐵觀音,龍井,金駿眉,大紅袍,日照綠茶,茉莉花茶,菊花茶和各種香片都嘗過,還是喜歡清茶和花茶多一點,唇齒之間芳香四溢,雖比不得紅茶黑茶氣息古樸濃厚,但是清茶的韻味全在于細(xì)細(xì)地品,慢慢地嘗,淺啜,慢慢回味,就像舌尖上綻開一朵花,淡淡的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我喝過時間最長也是最喜歡的茶就是鐵觀音,這一味茶我喝過80元一斤到800元一斤的價位不等的若干種,倒不是我虛榮,但是真心感覺一分價錢一分貨吧,價位越高的茶喝的時候那份宜人清甜停留的時間就越長,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茉莉花茶我也是很愛的,但是煮茉莉花茶的度不好把握,多一分葉子的苦味就壓過了花瓣的清香,少一分總覺得那份清香發(fā)揮不到極致,心里會有些遺憾。有時恰巧碰上極致的濃度,再煮一次香味就淡了好多,再拈一撮又把握不準(zhǔn)濃度,顯得整碗都遜色好多,于是漸漸茉莉花茶也不喝了,單喝極品鐵觀音了。
品一杯好茶就像走一段人生路一樣,既講究分寸又講究濃度,又要大膽地去嘗試,去邂逅不同的生活,品味其中真味。
花
我是很喜歡從前校園之中的紫薇花的,輕輕一搖樹干,簌簌的花瓣就在天空飄蕩著落下來,滿頭都是花瓣,一團一簇,像云似霞,又像雪,紛紛擾擾地飄落,很美。我從不在樹上摘花瓣,每次都是把花瓣搖了一地一階,鋪在地上讓人舍不得踩上去,再細(xì)細(xì)地把地上的花瓣撿拾起來,捧在手心又不敢握緊,任憑風(fēng)在指縫間流淌,帶走一片片蝴蝶一般的花瓣。我在想,是否在那個平行的空間里,有一個黛眉素釵的女子,輕輕斜臥于樹下,輕紗一般的外衫鋪展了一地,透明般的紗衣覆蓋在夢幻一般唯美的花瓣上,用暖玉一般的手指撿起花瓣,豈不美哉?
繁花錦簇,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知花懂花之人,落花多,黛玉少,桃花凈盡,劉郎難逢。有些花兒傾盡全力綻放,舒展著全身的花瓣卻僅僅只能孤芳自賞。
我家種了許多草木,可是唯一遺憾的是,這些草木都是不開花的,綠油油的一片蔥綠,卻沒有萬綠叢中一點紅作為點綴,所以總覺得少了一些什么,像是一個如畫美人缺少了一雙靈動的大眼睛。我閑來也喜歡擺弄擺弄花草,看著種子從土壤里面探頭探腦冒出小腦袋,心中就會有一份無法比擬的滿足感,似乎生活也因為這一個小小的芽兒更加明亮了。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第二中學(xué)
吉吉工作室
作者采用一種平行結(jié)構(gòu)來描述兩種具體的事物,一個是茶,一個是花,之所以能相提并論,是因為它們具有一種共通性。無論是喝茶,還是賞花,只有真正懂它們的人,才能走近茶或花的世界,才能品味出它們與生活的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作者先說喝茶的心得,從不喝茶到愛上喝茶,再從品茶的苦到品茶的甜,一步步品出了生活的濃淡有度;再說賞花,從現(xiàn)實中的拾花到聯(lián)想中的黛玉葬花,再從賞花到侍弄花草,一點點品出了生活的詩意和滿足。由具體的事物切入,由真實的感受入手,從而感悟生活,體會人生,這是感悟類小文得以枝葉繁茂、情緒飽滿的不二捷徑。
【適用文題】品味生活;茶話人生;________________讓我讀懂了生活……(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