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有明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九龍口有九條龍,你猜靈不靈。
正陽東南40公里,李堂村,村西有一蓄水塘,塘北是條水泥公路,有排16管的水管涵洞,就是九龍口。它以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名聞遐邇,顯赫一世。
九龍口以五條水路和九條曲折的羊腸小道匯聚一處而著稱,她以睡美人的姿態(tài),靜悄悄地躺在祖國懷抱,散發(fā)著郁郁幽香。她那慈母般胸懷與福爾摩娑的神韻,蘊育了一代又一代李堂兒孫,把那樸實無華、純潔善良的崇高精神,忠實豪爽、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豁達大度,義薄云天的寬廣胸懷,延續(xù)下來,代代相傳。
很久很久以前,九龍口是九條龍嬉戲噴瑞之地。每年二月初二,天下之龍在此聚會,迎接天使下凡,頒發(fā)有功將賞,成績卓著,升為八部天龍,并宣布當年行雨圣旨,然后按部就班,各行其事,恪盡職守。人們?yōu)榍箫L調(diào)雨順,把二月二定為龍頭日。
舊社會,九龍口人受盡了自然災害之苦、官府、地主盤剝壓迫之難,無耐,祈求龍神賜以溫飽,就塑神蓋廟。李堂廟乃為祈神之所,它與九龍口遙相呼應,香火日盛。
九龍口從東、南、西三方來水匯集一處,形成九龍池。它分流至魚大河、金粱山。出入五條水路,悠悠汨汨,涓涓北上。流水處雜草叢生,荊棘茂密,覆蓋了整個來龍去脈,外地游人見之,疑為天池。九龍口與魚大河金粱山水脈相連,正陽縣發(fā)水,順呂河直灌魚大河,從魚大河溢出,反灌九龍口,匯成一片汪洋,十年九澇十年九災,官府年年收款治災,年年征費年年災。農(nóng)民以淚洗面唱到:九龍口,九龍口,百家災難千家愁,種下十升谷,也難收一斗,交了租子交水頭,家里掃掃難糊口,小兒鬧饑荒,老人淚交流,背井離鄉(xiāng)去討飯,千萬莫進九龍口,晴天白日起洪波,惡龍攔路吃人肉。
九龍口,九條路,通往周邊九縣十八鎮(zhèn)。二月二、三月三,周邊人群蜂涌李堂廟會,燒香念佛,拜揭九龍池,有求必應,香火久盛不衰,遠近聞名。
站在李堂廟上的大雄寶殿廣場,往北眺望,一汪清波映入眼簾,就是九龍噴瑞池。從池內(nèi)向外延伸的九條彎彎曲曲的路徑交匯一處,若隱若現(xiàn),狀如九龍戲珠,從而形成了奇妙獨特的地理奇觀。
在舊社會里,人們?yōu)轲B(yǎng)家糊口,靠肩挑馿馱推土牛走南闖北物質(zhì)交流。途經(jīng)九龍口,九龍池象惡龍一樣,阻斷了所有道路,人們只得涉水而過,由于經(jīng)常突然漲水,不識水性就被吞噬,逃得性命也財物全失,只能沿村乞討,十有八九命斷黃泉,九龍口至金粱山,處處都是尸骨狼籍的亂魂崗,成群接隊的野狗餓狼、禿鷲嗷嗷亂吼。經(jīng)常發(fā)生野狗餓狼活吃行人的慘狀,讓人毛骨悚然,慘不忍睹,使九龍口籠罩在陰森恐怖而凝聚的空氣中。雖然道路四通八達,但奇曲隱秘難行,加之荊棘蔽日、蛇蝎暗伏,處處透著詭異。時而烏泣狼嚎,使人心寒膽裂,與鬼門關無二。天災、人禍、匪患形若苦海深淵。亂魂崗上,爛衣、血跡、白骨遍地,路人見之戰(zhàn)戰(zhàn)兢兢、魂不付體,疑為龍吃人,從而有龍吃人,神護佑之傳說。
這是個真實故事。
正陽縣、王勿橋鄉(xiāng)、黃莊村廖莊,200多年前,有位神人叫廖愚,廖愚魂墓在廖莊北約250米處,1977年還有一黃土堆。
廖愚,原名廖玉山,自幼父母雙亡,是李堂姥娘用馿奶、樹皮喂養(yǎng)長大。15歲時,被抓鄉(xiāng)丁到九龍口,廖玉山打死二衙役,官府圖形畫影捉拿他,因此躲進九龍口荊棘叢中,周伏夜出,利用天然屏障,來去無蹤。白天深藏,夜晚下套子,挖陷井,抓野味逮魚蝦,亦能抓些野狗惡狼,以此為生,練就了一身生存本領。九龍口鬧匪患,廖玉山暗地里神出鬼沒,殺死土匪惡霸,幫助不少窮人逃得性命,從不留名現(xiàn)影,人們誤認為是神龍護佑。
時月如梭,光陰似箭,一晃二十年過去,這年大旱,廖玉山姥娘讓其搶水抗旱。別人盆端桶挑、馿馱、土牛推,他到壽材鋪里報口棺材往地里端水,驚得三鄉(xiāng)五里前來圍觀。叫他不理、喊他不應、旁若無人,人稱廖愚,名震鄉(xiāng)野。過往商客的獨輪車、或牛馬車陷進九龍池,廖愚不聲不響,不計報酬幫助行人。從此九龍口再沒匪患、野狗惡狼為害。人們奔走相告、互相傳頌:“九龍口真龍現(xiàn)世,保天下平安?!绷斡尥粡蕉撸灰矶w。一次,大地主王占鰲收租子回來,太平車陷進九龍池,請廖愚幫忙,廖愚不理,王占鰲請廖愚親娘舅李安民說情,廖愚說要先吃一頓飽飯,王占鰲急忙讓家人做了一鍋米飯,廖愚還是沒吃飽,王占鰲又到雷砦街上買一巴簍饃饃,廖愚吃完饃去推車,還是推不動,惹得一時性起,卸去騾馬,鉆到太平車下面把車頂了上來。有人說,廖愚頂車時現(xiàn)出老水牛精的原形。廖愚親娘舅說,看見外甥頂車時,眼如銅鈴,雙目紅光,兩腿黑毛,腳如巴斗,總之越傳越神。廖愚則因用力過度,吐血而亡,年緊36歲??蓱z天生神力,累死在九龍口,留下莫名奇妙的猜記。從此九龍口又露出猙獰面目,更增加了神秘叵測的恐怖。
在那天下烏鴉一般黑的舊社會,天生神力也難逃累死厄運。歌謠相傳:“九龍口,九龍口,十人路過九人憂,如若惹得龍發(fā)怒,十有八九小命丟”。地主惡霸路經(jīng)九龍口,大汗淋漓,失魂落魄,窮人路過,則肅然起敬,靈氣如此詭異。從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由于九龍口四通八達,荊棘蔽日,溝河明通暗連,成了游擊隊出沒之所,日本鬼子聞風傷膽之地。出現(xiàn)了無數(shù)民族英雄和抗日傳奇,有待以后考證 。1973年,北京清華大學教授紅鵬。在李堂插隊落戶時,看了九龍口地貌驚嘆到:“真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世間的風水寶地,原始地貌奇特,世間無獨有偶”。蹬高眺望,遙指龍脈說,若開發(fā)利用自然地貌資源,從九龍口—— 魚大河——金粱山——月亮彎——回呂河轉(zhuǎn)回九龍口,形成金三角,在呂河上筑壩架橋,慣通劉鄧大軍南下大動脈,拉動正陽經(jīng)濟騰飛。攔水回九龍口,能旱澇保收,造福萬代,再建集休閑、愉樂、旅游、度假、水玩、垂釣于一體的風景區(qū),將是奇妙罕見的游覽圣地。并賦詩一首:“鬼斧神工絕妙處,秘徑幽深軼荊楚,郁郁暗香睡美人,人間仙境九龍口。原野如帶煥異彩,一挽彩綠怡情懷?;垩圩谱仆割B玉,天堂頓時金門開”。在那計劃經(jīng)濟年代,物質(zhì)及度匱乏,這種超前設想于構思,無疑與癡人說夢、天荒夜談。
由于九龍口地洼連綿起伏,正陽一帶下大雨,九龍口就發(fā)水,至使周邊千余畝土地,連年水淹,有種無收。歌謠曰:“九龍口九條道,討荒也要把它繞,十年九澇無收成,一年有收水中撈。說來聽真奇妙,種上稻菽收魚蝦。擦著淚水看蝦跳,地主老財收租子,抓把魚嚇要不要。九龍口,九條道,條條都在鬼門繞,走進九龍口,十命九不保?!?/p>
1952年全國開展生產(chǎn)大運動,李堂人在黨的領導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對九龍口進行綜合治理,砍伐了原始荊棘林,填平自然水溝暗流,開辟了人工水渠,千年蝦坑變良田。1958年加深改造九龍池為蓄水塘。從此李堂人民有了幸福生活。國家治理輸通了呂河,再無洪水泛濫,揭開九龍口那古老神密面紗。惡龍池變?yōu)榫蹖毰?,馬蝦坑變成魚米鄉(xiāng)。鏟除了九龍,修通了東、西陽光大道,九龍口上架起橋梁,工程車、轎車川流不息,人聲鼎沸,馬達隆隆,眺望九龍口,一層層實驗田里,麥浪滾滾,迎風蕩漾,好一派繁榮昌盛、欣欣向榮的豐收景象。幼兒園小朋友手挽手,邊跳邊唱:秋天到、秋天到,九龍口的莊稼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飽、番茄辣椒紅了臉,高粱稻菽彎了腰、花生大豆油娃娃、紅薯特產(chǎn)有粉條,牛羊都滿圈、機器嗷嗷叫,小康生活如蜜甜,日子越奔越紅火。糧食畝產(chǎn)由52年100多公斤猛增1000多公斤。小麥、大豆、花生、紅薯粉條,系正陽特產(chǎn),全國聞名。
李堂人自豪的說,九龍口高的是地,洼的是田,旱澇保豐收,累死龍王氣破天。播下種子,收獲喜悅。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犁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全面機械化,啥也不用愁。九龍口上的亂魂崗不見了,出現(xiàn)了一排排養(yǎng)豬廠、養(yǎng)雞廠、牛羊廠。又低又矮的草房沒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居民樓,潔白的墻體,貼滿了花花綠綠的廣告。超市連著超市,霓虹燈日夜閃爍。大花轎、好日子、中國夢等流行歌曲,悅耳動聽,響徹云霄。九龍口人丟了討飯棍,甩了貧窮帽,唱響了流行歌,跳火了廣廠舞。男女老幼,邊歌邊舞,如癡如醉。
人們自編自演:
九龍口、九龍口,累死龍王咱慶收,全靠黨的好領導,農(nóng)民一步一層樓。實驗田里穏高產(chǎn),社會主義有奔頭,緊緊跟著習主席,河流讓道山低頭;
九龍口、九龍口。九龍見咱繞著走,千年蝦坑變良田,開著轎車進高樓,耕種全部機械化,直奔小康有勁頭,游山玩水享盛世,建設國家爭上游,九龍靈驗隨咱意,人民會堂露一手。
九龍口、九龍口,九龍被咱牽著走,夸龍騎鳳顯神威,看咱農(nóng)民牛不牛。百業(yè)興旺咱第一,主席跟咱手挽手。夢想中國不是夢,九龍掙輝震九州。
——2015年元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