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玄同
【適用話題】公共服務缺失 問題根本言論自由與人權保護
兩千多年前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是在當下社會,這句話不該被繼續(xù)單一、死板地理解。換句話說,“己所不欲,就施與人”的理解也有道理。正如你不喜歡吃蘿卜,不能要求別人也不吃蘿卜吧!但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的人存在,自己等地鐵愿意站著,卻容不得別人蹲著等地鐵。
想來這位發(fā)圖網友并不理解什么叫作教養(yǎng),人家一個女孩子累了等不到地鐵蹲著又怎么了?或許人家有蹲著的習慣呢。反倒自己偷拍別人還發(fā)到了網上,這才是真正的沒有教養(yǎng)吧。
而這與對“地鐵哺乳媽媽”的指責如出一轍,顯得卑鄙庸俗。本就是一件無傷大雅的小事,經過一番炮制,倒成了爭論的新聞。
對于這件事,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如果地鐵服務設施齊全,候車座椅完備,那么這兩個女孩還會不會蹲著等地鐵?其實當下好多城市的地鐵內沒有可供使用的公共衛(wèi)生間,還有就是每列車廂內缺少為母親哺乳使用的私密空間。建立一個可供兩三個人使用的小空間已然成為未來地鐵不可逃避的工程,只希望相關部門抓緊時間,將此事提上日程,不要忘了公共服務設施的公益屬性。
當事人很自然的舉動成為別人眼中沒教養(yǎng)行為,這種吹毛求疵的舉動反而掩蓋了事情的本來面目。難道要等這兩位女孩累得躺下了才算有教養(yǎng)嗎?教養(yǎng)是自然的流露,是一種良好生活習慣的積累,而不是刻意的做作與偽裝。
讓自己的身體受煎熬來滿足別人眼中所謂的淑女形象那是傻,與教養(yǎng)無關。如果真要較真,那就是圖片中顯示的兩位女孩的位置影響到了別人下車,況且也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始發(fā)站。退一步講,即便不是始發(fā)站,列車進站時,她們也不會傻到等著別人下車了還不知避讓吧!
可怕的是,很多人喜歡用自己的善惡美丑標準來衡量他人,對他人評頭論足,儼然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別人的自然行為進行鞭笞。
因此與其說發(fā)圖者與當事女孩發(fā)生生活觀念的沖突,倒不如說這是公共設施跟不上與百姓現(xiàn)實需求的矛盾。俗話說,人有三急,這是人為無法控制的,這種生理需求與現(xiàn)實的尷尬碰撞,導致的某些行為很難說是個人素質的問題。當然,并非說某些不文明行為就是合理的。
蹲著或站著,是個人的愛好,我們無權評論,但是好事者隨意拍別人照片并傳到網上這件事卻應該受到譴責。而公共服務設施的缺席才是這起事件背后人們應該深思的,要不然這類矛盾還會無窮盡地上演。
(摘自環(huán)球網2016年2月28日)
【素材分析】“地鐵哺乳媽媽”被無情批判;女孩蹲地鐵候車被批判……種種批判背后暴露出我們公共設施的不完善,希望大家不要把挑剔的眼光只聚集在個別人的身上,我們更應做的是關注這個社會的整體發(fā)展。與其關注地鐵女孩的行為,不如集思廣益為我們的交通部門建言獻策,讓地鐵更好地為我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