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征
近來重讀《三國演義》,在人才輩出、群星薈萃的三國時代,比起個性鮮明的曹操、高風(fēng)亮節(jié)的荀彧、八面玲瓏的賈詡、志氣雄遠(yuǎn)的諸葛亮、英姿倜儻的周瑜等英雄奇士來,司馬懿無疑是一個有些乏味的異數(shù)?!度龂萘x》中這位最后的勝利者,這位最終統(tǒng)一了天下的西晉王朝的奠基人讓我對成功有了新的認(rèn)識。
目標(biāo)堅定。喜怒哀樂、憂悲驚恐,能干擾常人的一切情緒,到司馬懿這里竟完全不起作用,他無畏無恐,當(dāng)刺客的利劍就抵在他的喉結(jié)上時,他依然扮成風(fēng)痹之狀“堅臥不動”,那一年,他才29歲!他無怒無嗔,當(dāng)諸葛亮送來婦人穿的素服而激得帳下諸將個個火冒三丈之時,他卻依然笑稱這是在夸贊自己用兵“靜如處子”!他無喜無怒,無論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和勝利,他都能埋下頭來冷靜沉著、殫精竭慮,苦心孤詣地把握著大局、規(guī)劃著未來……
司馬懿28歲在曹操手下做事,先后事奉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等4位曹氏君主,70歲時發(fā)動政變奪權(quán),中間的40多年都是在給曹魏“打工”。換做其他人,沒有堅定的目標(biāo),怕是早就不干了。
執(zhí)著堅守。割草喂馬的生活沒能磨滅他出人頭地的雄心;曹氏祖孫整整三朝四代的猜疑、冷淡沒能瓦解他的力量;宦海的潮起潮落沒能淹沒他;疆場的屢戰(zhàn)屢敗沒能擊垮他;政敵的排擠打壓更是沒能動搖他分毫意志……面對如此不公甚至殘酷的命運,司馬懿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藏匿自己的鋒芒,掩飾自己的光彩,甚至“淡化”自己的人格,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yuǎn),始終是這樣堅忍不拔地一次次承受住了來自對手,也來自命運的打擊與考驗。
他的那些對手在性格上各自都有著強大的優(yōu)勢,同時卻也各自有著致命的弱點:狂放的曹操敗于狂放;激情的周瑜敗于激情;執(zhí)著的諸葛亮敗于執(zhí)著……他們各自鮮明的性格成就了他們,也毀滅了他們。唯有司馬懿,性格上幾乎沒有任何突出的亮點,然而與之對應(yīng)的,便是沒有任何致命缺陷。這是司馬懿的乏味之處,也是他的高明之處,更是他的可怕之處。
時刻隱忍是司馬懿一生的寫照,他并非斗不過曹爽等人,但他考慮得更深遠(yuǎn),他在等待機會,暗中拉攏那些對曹爽不滿的人,繼續(xù)培植自己的勢力,在表面上不斷做出假象麻痹敵人。他是一味的隱忍么?絕非如此!光靠著隱忍能實現(xiàn)自己的雄心么?絕不可能!
以退為進。以退為進是一種高超的人生智慧,勇往直前容易,退一步卻很難,如果只知道進而不知道退,無疑是不能成功的,正如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更有力地打出去。在三國群雄中,司馬懿最善于把以退為進轉(zhuǎn)化為政治謀略,雖然他起點不高、“出山”也比較晚,但他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縱觀整個三國時代,司馬懿的人生其實是最成功的,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完全做到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么多年的隱忍韜晦,能說他沒修身么?教出了司馬師、司馬昭這兩個“德才兼?zhèn)洹钡膬鹤樱苷f他沒齊家么?位極人臣、權(quán)傾朝野,能說他沒治理國家么?給子孫們打下了統(tǒng)一天下的基礎(chǔ),能說他沒平定天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