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海
每每閱讀版式精美、內(nèi)容豐富的《北京文學》,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和興奮涌上心頭。
一個人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擁有一份自己真心喜愛的雜志。提起與《北京文學》的那些事兒,我有一種要聊點什么的沖動。因為與她從相遇到相識,從相知到相伴,已逾20個年頭。有時,讀書看報如同老牛拉磨,拉一陣子吃點草。一圈復一圈,難免郁悶。從“現(xiàn)實中國”到“好看小說”,從“天下中文”再到“真情寫作”,這些特色欄目,弘揚主旋律,把握時代脈搏,讓讀者看到的是以人為本的精品佳作。值得一提的是,與市面上的一些雜志的區(qū)別在于是月刊,160個頁碼,版面彌足珍貴,她不惜拿出近十分之一的頁碼,專設“新人自薦”欄目,重點推介小說處女作,一批批文學新秀從這里起步……使雜志與作者產(chǎn)生了互動,架設了溝通橋梁,頗見編輯匠心。透過這個板塊,足見作者在編者心中的地位,以及《北京文學》對文學新人的重視,這是當下有些雜志根本做不到的。同時也充分顯示了她強烈的文學使命感和責任感,凸顯純文學的神韻,為文學愛好者鍛造了一個輝煌的文學品牌。
閑暇,一位同事在促膝談心時告訴我,《北京文學》內(nèi)涵醇厚、內(nèi)容豐富、廣采博覽,是本擇優(yōu)蘊粹的上乘文學刊物,每讀新刊,歡欣無眠。作為有著數(shù)年《北京文學》“讀齡”的我,何嘗感覺不是如此呢?想忘忘不了,想丟丟不掉。曾幾何時,收稅之余,我喜歡讀書看報,南來北往,行走在路上,用快樂的心情掩飾過,唯有放不下喜愛的《北京文學》,讓油墨的馨香浸潤書香的人生。這些年,《北京文學》堅持健康的格調(diào)品位、鮮明的時代精神、濃郁的生活氣息、清新的語言風格,以及曲折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已經(jīng)在文學界獨樹一幟,讓人讀來意猶未盡。
新年伊始,《北京文學》佳作連連。比如,2016年第一期發(fā)表的《一個異國護士的中國夢》《哥們兒弟兄》《裸官》等,但我更喜歡2016年第二期阿寧的中篇小說《父親的時代》,覺得溫情親切。就此小說而言,有故事、有形象、有情感,撫慰人心,因此更貼近好看小說的文學特質(zhì),也更使人喜聞樂見。我一直認為,《北京文學》的文章都很神圣很美麗,字里行間不僅在細微中傳遞著貼近心靈的溫潤,盛開出沁人心脾的感性之花,更讓人覺得樸實的文字中散發(fā)出智慧的光芒??傆幸环N文字,能撥動我們的心弦;總有一種文字,能溫暖我們的心;總有一種文字,代表了我們向往的“真、善、美”。多年來,我一直保持著對她的喜愛,不管生活的擔子壓得有多重,總能在自己喜愛的《北京文學》里尋找到心靈的凈土。
人生幾度花開文學夢。春風南窗里,秋雨孤燈下,在物質(zhì)日益豐富的今天,還有什么比讀書和寫作更讓人心情愉悅呢?文學對我來說,意味簡單而純樸。自從迷戀上《北京文學》以來,我始終把她當成一種幸福來享受。當前,《北京文學》不斷創(chuàng)新,視覺逐漸擴大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表達了普通百姓的心聲,并富有真摯情感,十分適合我們的閱讀胃口,常讀常新。與《北京文學》相知相伴,是一種緣分。一本好雜志,應該成為讀者鋪墊生活的磚石,扮靚人生的參照?!侗本┪膶W》做到了這些。工作之余,在《北京文學》潛移默化下,我漸漸迷戀上讀書與寫作。聆聽那些智慧的聲音,讓里面的那一篇篇打動心靈的文字伴我入眠。任憑淡淡的墨香帶我墜入繽紛的紅塵。筆端流云,拈花一笑。2013年6月17日,經(jīng)中國作家協(xié)會書記處會議審議批準,發(fā)展新會員473人。想不到,我有幸榜上有名,成為河南固始本土最年輕的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同時也是河南地稅系統(tǒng)第一位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時光如流水,眨眼間,我與《北京文學》結緣已有數(shù)年的光陰。帶著對編輯的敬意,帶著對《北京文學》的殷切期望,用心去對話,用情去感受,寫下了一些還顯稚嫩的文章。我知道,文章無論是發(fā)表還是未發(fā)表,都離不開編輯字斟句酌的細心編校。當下,《北京文學》在楊曉升、師力斌、王童、張頤雯、黑豐、王秀云等編輯老師的精心耕耘下蜚聲文學界。這充分展現(xiàn)了大家對文學信念的堅守,對文學信仰的堅定,對文學理想的堅持。文字來自尋常之處,圍繞時代和百姓的命運歌之、詠之、悅之、嘆之、泣之。感受他們的真摯與厚道。收稅之余,勤于筆耕,甘于寂寞,遠離喧囂和浮躁,以一顆從容、沉靜之心,沉思生活,為時代放歌,為心靈書寫,贏得大家的點贊。這是平凡歲月中的感動。這些年,是他們的信任和鼓勵,才有我在文字上取得的一點收獲。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一起走過,共同成長?!侗本┪膶W》感動著我,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在人生征程上奮力前行。匆匆游走的歲月中,文學給我?guī)弦活w時常感悟的心。文學,浸泡一生的思念。歲月的回音,流淌著月光。用美的心靈感受文字之美。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軍旅作家、《高山下的花環(huán)》作者李存葆少將,曾經(jīng)對我的作品給予很高評價:文字優(yōu)美豐富如滄海明月、藍田玉暖。行走在文學路上,雖然沒有取得什么文學成就,但文學已成為我的生活方式,對之,我坦然欣然、不離不棄、無怨無悔。不曾忘記,2015年3月10日,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河南省地方稅務局局長智勐親赴固始蹲點調(diào)研。這期間,智勐來到我們中間,和我們同吃、同住、同工作。智勐質(zhì)樸無華、睿智謙和,得知我多年對文學的堅守,他一邊翻閱我書桌上的一本《北京文學》,一邊熱情地鼓勵我不要急,慢慢寫。話語間包含了濃濃的關愛之情。看來他對我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是贊賞的。前不久,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在媒體上發(fā)表了《發(fā)揮文學作用,講好稅收故事》文章,為營造稅收文學氛圍發(fā)聲。那一刻,我想說,讓我們在今后的時光中一起續(xù)寫平凡的稅收故事。
歲月匆匆流逝,給我們留下太多印記。我想給自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在自己的小屋里讓疲憊的心靈小憩,把那些人生的故事轉換成文字,寫在紙上,然后哼一首老歌,唱舊時的快樂。用文字凝聚力量播種希望。有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并不是都能了解自己的。靜下心來,坐擁書屋,聽著一曲感懷的音樂,沏上一杯飄香的信陽毛尖茶,翻閱一期喜愛的《北京文學》。當打開雜志的時候,心里是充滿期待的,期待有著更生動的作品,能讓我投入其中,或歌或泣,或笑或淚,或許在以后許許多多瑣碎的日子中,讀過的某篇小說會突然跳進腦海中。雖然生活不會因為《北京文學》而有所改變,但至少能在心靈上打開一扇看風景的窗。
人生多喧囂,《北京文學》常變常新,刊物設計裝幀獨特別致,積極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因為關注,所以熟悉。尤喜《北京文學》開設的“紙上交流”欄目,讓我們敞開心扉,傾吐心曲……這是我們讀者的福音。一本雜志的生存,既要用精品佳作說話,更要依靠新老讀者的支撐呵護。望著窗外的青草滴翠,紅花吐蕊,春筍鮮嫩嫩,榆樹綠意更深。細細品味《北京文學》的芳香,笑意便會爬上嘴角。你說,閱讀《北京文學》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一路花開,一路芬芳。有《北京文學》相伴,我將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6年新年賀詞里深情地說道,只要堅持,夢想總是可以實現(xiàn)的。這是多么鼓舞人心啊。在今后的歲月里,我愿和《北京文學》真誠相約,一如既往地投入她那溫暖的懷抱,在閱讀中,享受小說精品,享受文學人生,享受幸??鞓?,傾聽一個個抹不掉的動人故事。
責任編輯 張頤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