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小麥
天星小輪是香港一寶,那么一個物價昂貴的城市,卻有一種這么便宜快捷的交通工具,從尖沙咀到灣仔,兩塊五,還是經過提價的,前幾年好像才1塊多。幾年前不知道,從海港城打的去會展中心,的士司機一聽就氣憤不已:“去會展中心?打的?你們有沒搞錯?”并不是塞車時段,換了廣州司機只怕會竊喜,覺得載了冤大頭。
香港的公共交通就是這么方便,所以的士費和停車費才可以理所當然地那么昂貴。但公共交通畢竟是為所有人提供基礎服務的,下了車多半還有一段路要走。香港人最愛穿平底鞋,高峰時間,街與街相通的大樓甬道里人潮涌涌,一人一雙平底鞋,穿著時髦裙子的女子也是慢跑鞋,哪怕看起來有點不搭。以前很不理解她們怎么這個穿法,跟著人潮從這條街走到那條街,我突然明白了,這個距離、這個速度,高跟鞋哪里吃得消,當然還是慢跑鞋最舒服,要搭配裙子就在寫字樓放雙高跟鞋好了,香港人的平底鞋,是這個城市熱愛公共交通的明證。
香港的士開得快,坐在車里,身體總會隨著轉彎倒來倒去,過山車似的。很奇怪那么多車為什么還能開這么快,仔細看,才發(fā)現(xiàn)那股車流是整體高速的,只要不塞車,大家的車速仍然很快,并不因為車多而慢下來,因為他們不用害怕前面的車亂變道,也不用為路口而減速,車們各行其道,人們一定等人行橫道的綠燈亮了才過馬路,大家都守交通規(guī)則,道路就變得通暢,速度也就整個變快了。
香港人還愛排隊,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長隊伍,這是站功,也配一雙平底鞋比較舒服。整個打折季里,那些名店門口每天排長隊,好容易進去了,試衣間排隊,收銀臺排隊,很讓人崩潰。公車站排隊,等的士排隊,買書排隊,大家自覺地相隔半米左右,誰也不擠誰,誰的臉上都看不到焦灼的表情,也沒見過因為排隊而爭吵的事。也許,在這個地小人多的城市里,人們早就習慣了什么都要輪著來,不然早就擠破頭了。
這隊,排著排著也就習慣了,還排出了藝術。去書展,會展中心大堂里有作者簽名,四五位作者一字排開,一人一個講臺,相距幾米,互不干擾。每人臺前兩三米處開始排隊,人一多,保安就把分隔帶弄個三兩下,本來一行的隊伍馬上轉了個彎,沒多久,隊伍就變成折線,折來折去的,這折線隊很省空間,不大的一塊地方可以排很多人。人雖多,都靜悄悄地站著,給人一種比較安靜的感覺,實在很難得。愛穿平底鞋的香港,自有一種平底鞋的平和。
(摘自《越愛越明白》中國華僑出版社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