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為老百姓解決財產糾紛提供了又一重法律保障。
該司法解釋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內容,即不動產登記與物權確認或基礎關系爭議、預告登記效力、特殊動產轉讓中的“善意第三人”、發(fā)生物權變動效力的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范圍、按份共有人優(yōu)先購買權的司法保護,以及善意取得制度。
許多開發(fā)商存在“一房兩售”甚至“一房多售”等問題。對此,司法解釋明確,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轉移不動產所有權,或者設定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役權、抵押權等其他物權的,應依照物權法的上述規(guī)定,認定其不發(fā)生物權效力。這意味著,只要買房時做了預告登記,開發(fā)商私自把已出售的住房再次出售或者進行抵押的行為,將被認定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