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榮
循循善誘 誨人不倦
李存榮
老人輔導學生
有著34年“傳道、授業(yè)、解惑”經(jīng)歷的高英芳,1995年從中國石化齊魯石化職業(yè)中專校長崗位上退休后,一直以校外輔導員身份從事關心教育下一代事業(yè)。這些年來,他把關愛重點放在厭學青少年心理輔導上,先后幫助388名中學生擺脫了網(wǎng)癮、早戀等行為,成就了眾多失意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想。如今他已81歲高齡,“助學子成才、幫家長解憂、為社會減負”的熱情依然高漲。
高英芳老人的心理輔導教學始于2004年。當時有不少中學生家長向他求助,訴說孩子或因早戀影響學習,或因網(wǎng)癮荒廢學業(yè),或因性格偏執(zhí)導致親子關系緊張;苦于缺乏青春期家教常識,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厭學束手無策??吹揭恍┘议L只關注孩子身體、分數(shù),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有的孩子甚至因父母失責導致犯罪、墮落。一生教書育人的高英芳坐不住了:“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我不能眼瞅著這些‘花骨朵’未開先落!”挽救一個孩子就等于挽救一個家庭,就能為社會減輕一份負擔!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重新走上講壇。
高英芳綜合分析青春期學子的心理特點,借鑒《學生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和中學生課本,用近兩年時間寫出9大本、328頁共計22萬字的《青少年心理發(fā)展教育》輔導講義,內容涵蓋青春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教育、自主學習養(yǎng)成等八個方面;擬制《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中學生智力測試》等心理測試題8套;設立了《青少年心理輔導登記簿》和《心理輔導分析記錄》,由此開啟了義務輔導厭學青少年的歷程。
高英芳為厭學青少年做心理輔導,不是在教室、課堂,而是在學生家中或公園樹下;不是把學生聚在一起上大課,而是因人施教進行一對一的心靈溝通。授課前,他先對學生進行綜合心理測試,對其性格、學習、家庭情況全面“把脈”后,根據(jù)不同的厭學成因施以不同的教育;輔導也不是照本宣科、我說你聽,而是溫馨對話、循循善誘。隨著這位慈祥老人入情入理的講解,青春萌動的孩子們消除了焦慮、敞開了心扉、變得開朗向上。沉溺網(wǎng)吧的告別虛擬世界,談情說愛的終止了早戀,迷茫厭學的后來居上,考上了重點高中、名牌大學。
初三學子小杰因迷戀網(wǎng)絡世界,由“優(yōu)等生”淪為“差等生”。高英芳從“人不學不知義”、“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多個角度耐心開導,使其很快醒悟。初三小中考,小杰以“3A、1B”優(yōu)良成績重新站回“優(yōu)等生”行列。
初二學生小東與父母關系緊張,走向叛逆,一個多月不上學,還將校服剪成條,屢屢違反校規(guī)。高英芳從“責之嚴、愛之切”入手對他進行感恩和勵志教育,同時多次與家長、學校電話溝通,引導他們“學會欣賞孩子”、“用放大鏡去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半年多的心靈疏導加親情鼓勵,終于讓小東振作起來。不僅學習刻苦、嚴守校規(guī),成績排名也由班級末位躍居上中游,老師、家長都夸“小東像是換了一個人”。
臨淄三中的小文會考時各門成績都不及格,滋生輟學念頭。高老師邊用以勤補拙成大器的實例對其進行典型激勵教育,邊用68個課時幫他把重點課程補習一遍。次年小文考入市重點高中,2014年被濟南大學錄取。
因早戀導致學習成績下滑,這在厭學青少年中占有相當比例。高英芳在系統(tǒng)進行青春期教育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生理變化及早戀危害,懂得青春期是成才關鍵期,應自我調節(jié)、把全部精力放在學業(yè)上。經(jīng)過他的輔導,6名有早戀傾向的學生全都終止了早戀,2014年有3人分別以759.5分、731分、728分 考入市重點高中,其中1人被選為團支部書記;1人以648分考進中國公安大學,2人被地方名校錄取……
隨著一批批厭學少年迷途知返、走向成功,請高英芳做心理輔導的學子越來越多。高老師的《青少年心理輔導登記簿》上,滿滿當當排了24頁,接受過心理輔導的中學生已有388名!在他的疏導下,很多孩子消除了心理障礙,智商、情商、逆商得到全面發(fā)展,快樂學習、自主學習能力顯著提高,學習成績普遍由中下游躍至中上游,其中近三成考入名牌高校和重點高中??吹胶⒆觽兊某晒?,家長們舒展了眉頭,高英芳也欣慰地笑了。
接受高英芳心理輔導的學生現(xiàn)已遍布山東省15地市,其中上門輔導的88人,家長陪同來聽課的7人,通過電話、視頻、郵寄輔導資料授課的293人。為讓這些厭學少年都有一個美好的明天,高英芳十年如一日,把精力全部傾注在心理輔導上:周六周日、寒暑假、公休日,他輪流給本地及周邊市區(qū)前來聽課的學子作輔導;周一至周五忙著打電話、發(fā)郵件與外地學生、家長溝通交流;晚上則通過視頻為學生授課。因求助的孩子多,他每年正月初四就開課。
高英芳身體不好,有嚴重的靜脈曲張,出門總要帶上馬扎,隨時歇息。但這絲毫不影響他的熱情,無論晴天雨天、路有多遠,對上門輔導的學生,高老師從不失約。有個學生家住臨淄火車站小區(qū)的7樓,距高老師家4華里。學生家長提出車接車送,并付給數(shù)目可觀的輔導費,高老師執(zhí)意不肯:“我為孩子而來!給錢我就不來了?!彼o導該生12次,每回騎車上門;拽著扶手爬上7樓,累了就撐開馬扎歇一會再上。許多家長過意不去,紛紛置酒席、備厚禮答謝,均被高老師謝絕。十多年間,高老師始終恪守不吃請、不收禮、不要輔導費、不給家人添麻煩的“四原則”,就連講課潤喉的茶水也是自帶。寒來暑往,樂此不疲。
“我是黨員,關心社會是本分;我是教師,教書育人是天職?!备呃蠋熆偸沁@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