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路上再出發(fā)
鑼鼓響,秧歌起。黃河唱,長城喜。
陜甘軍民傳喜訊,征師勝利到吳起。
踏上勝利山,《長征組歌·到吳起鎮(zhèn)》的旋律仿佛還在上空縈繞回響。
勝利山原名平臺山(今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境內)。爬上山頂,站在那棵歷經風雨洗刷遒勁挺拔的杜梨樹下,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消滅國民黨軍尾隨追擊的“切尾巴”戰(zhàn)役,戰(zhàn)士們的沖殺吶喊聲似乎仍然在山風的呼嘯中,述說著那段英雄事跡?!罢驹谶@里,眼前浮現(xiàn)出紅軍當年長征時的艱苦卓絕的情景,聽到了戰(zhàn)士們?yōu)樾闹械睦硐胄拍疃泥诹翍?zhàn)歌,長征精神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币晃魂P工委的老同志滿懷深情地說。在夕陽照射下,巍然險峻的勝利山恰似碩大的燃燒的火炬,燒得腳下的河水粼粼如霞。如今,昔日的滾滾硝煙已化作滿山的蒼翠。一群群的青少年,在勝利山自由自在地徜徉著,感悟著勝利山的紅色景致,也享受著這段長征歷史的熏陶和滋潤。是的,長征精神始終深埋在吳起人民的心中。
為了能夠讓長征精神走進千家萬戶,延安市吳起縣關工委同有關部門緊密配合,開展了一系列喜聞樂見的活動,幫年輕人繼承和發(fā)揚長征精神。9月8日,吳起縣關工委在中央紅軍長征紀念園,舉辦“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上午10時,活動正式開始,“五老”和青少年依次向烈士紀念碑敬獻了花籃,然后由講解員帶領參觀了長征紀念館、勝利山切尾巴戰(zhàn)役遺址和毛主席舊居等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在紀念活動總結會上,縣關工委副主任許彥喜作了“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報告”。他聲情并茂地為孩子們講故事,1935年10月,紅軍來到吳起鎮(zhèn)時,河水已經結冰了,而紅軍戰(zhàn)士幾乎都是穿著草鞋行進,好的就在草鞋上包一塊布,抵御嚴寒。當時紅軍戰(zhàn)士有7000多人,只有11戶人家的吳起鎮(zhèn)顯然無法接納這么多人。紅軍指戰(zhàn)員為了不打擾老百姓的生活,就住進了冰冷的蕎麥地和陰涼的山里。聽報告的青少年邊聽邊記,有的當場發(fā)表感言:“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他們紛紛表示要永遠繼承和發(fā)揚紅軍的長征精神。
在作報告的同時,縣關工委組織“五老”分赴各中小學參加由學校組織的各種紀念活動。吳起縣鐵邊城鎮(zhèn)小學利用學校主題月活動安排(9月為弘揚民族精神月),組織開展了“重走長征路,追憶紅色情”系列活動。9月5日學校以班為單位舉辦了長征故事演講會。9月13日學校組織了長征詩詞誦讀比賽。9月20日上午學校德育處組織了18名優(yōu)秀少先隊員代表前往吳起縣鐵邊城鎮(zhèn)張灣子毛主席舊居參觀,實地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少先隊員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張灣子毛主席舊居參觀,古樸的青磚路,懷舊的土墻和土窯洞,把大家?guī)Щ氐搅水斈昶D苦的生活情境。房東張奶奶給青少年介紹了當時毛澤東長征夜宿張灣子時的情景,她說:“當年的那頓羊肉剁蕎面是我的婆婆給毛主席做的,吃完飯后,毛主席說這是他長征途中吃得最有味道的一頓飯,當時他們并不知道那個又高又瘦、穿著單薄的人就是毛主席,等毛主席走了以后才聽保衛(wèi)人員告訴他們那就是毛主席”。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后在張奶奶的帶領下,孩子們還參觀了毛主席住過的窯洞、用過的油燈和水壺、飯桌……切身體會到了紅軍長征中毛主席和廣大的紅軍戰(zhàn)士艱苦樸素、不怕困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其他學校也先后開展了“銘記艱苦歲月”黨史教育活動,編演《金色魚鉤》《艱苦歲月》等課本劇,組織學生讀一本長征故事書,舉辦“輝煌歷程”書法、繪畫、攝影愛好者作品展覽,組織“幸福吳起”參觀考察等活動,通過實地考察,見證建黨95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來吳起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輝煌成就,進而激發(fā)同學們熱愛祖國的情懷、奮發(fā)學習的決心和實現(xiàn)中國夢的信心?;顒拥拈_展,使學生們進一步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有力地激發(fā)了全體師生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長征精神,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熱情。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一本本翰墨飄香的書籍、一首首文字激揚的長征詩詞……這一樁樁一件件的生動場景無不告訴人們,吳起的廣大青少年立志要用長征精神來鞭策自己,提醒自己不懈努力,并且要從現(xiàn)在做起,時刻做到: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用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之夢。長征精神無處不在,如一顆紅色的種子,已深深地根植于人們的心中。
“五老”代表向青少年講長征故事
9月的吳起,秋高氣爽。新時期的青少年正在講好長征故事,弘揚長征精神。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又開始了實現(xiàn)中國夢的新長征。
(延安市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