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凸面腦膜瘤腦膜尾征的臨床意義,并探討其對手術中硬腦膜切除范圍的影響。方法 選取從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SimpsonI級的凸面腦膜瘤患者共61例為研究對象,按照術前影像學檢查是否存在腦膜尾征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納入患者33例,對照組納入患者28例,術中均切除據腫瘤周邊至少2 cm以上的硬腦膜,瘤體標本同時進行PCNA及VEGF免疫組化染色,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 ①觀察組33例中硬腦膜腫瘤細胞浸潤陽性占45.5%,而對照組28例中硬腦膜腫瘤細胞浸潤陽性者占42.9%,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觀察組患者標本PCNALI及VEGF免疫組化染色陽性率分別為78.8%、72.7%,對照組患者標本陽性率為75.0%、71.4%,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凸面腦膜瘤周圍硬腦膜侵襲性與是否存在腦膜尾征不存在相關性,因此在手術時,應常規(guī)對凸面腦膜瘤周邊硬腦膜進行侵襲性切除,以保證腫瘤患者的手術效果。
關鍵詞:凸面腦膜瘤;腦膜尾征;硬膜侵襲性;臨床研究
腦膜瘤是顱內常見的原發(fā)性良性腫瘤。侵襲性腦膜瘤主要是指腫瘤向相鄰硬腦膜、蛛網膜、顱骨及頭皮等組織浸潤性生長的腫瘤。術后復發(fā)的重要原因是腦膜瘤侵襲性生長及侵襲程度。對腫瘤的局部侵襲特性已受到越來越多的臨床醫(yī)師的重要關注。腦膜尾征(dural tail sign,DTS)又稱作“Flare 征”,是指增強MRI掃描時腦膜瘤在緊鄰腦腫瘤的硬腦膜上出現的一扁平的或線狀增強的現象,臨床最常見于腦膜瘤。本研究旨在觀察凸面腦膜瘤腦膜尾征的臨床意義,并探討其對手術中硬腦膜切除范圍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SimpsonI級的凸面腦膜瘤患者共61例為研究對象,按照術前影像學檢查是否存在腦膜尾征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納入患者33例,對照組納入患者2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為(46.1±2.8)歲,腫瘤平均直徑為(5.7±1.1)cm,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為(46.3±2.7)歲,腫瘤平均直徑為(5.6±1.3)cm。所有患者均經術后病理證實為凸面腦膜瘤。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腫瘤大小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影像學檢查 所有患者術前均行MRI檢查,腦膜尾征依照以下標準進行判定:①從腫瘤起始的強化帶至少在連續(xù)兩個MRI層面上顯示;②強化帶靠近腫瘤處最厚,向遠端逐漸變細;③增強后強化程度較腫瘤本身高。
1.3方法 本組患者均行腫瘤全切術,切除范圍包括全部腫瘤、硬腦膜附著點、受累骨質和緊鄰腫瘤基底緣及基底周圍至少2 cm的硬腦膜。
1.4研究方法 瘤體及硬腦膜標本同時進行病理檢查、PCNA及VEGF免疫組化染色。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腫瘤標本病理結果 61例腫瘤標本中纖維型23例,內皮型20例,分泌型7例,血管瘤型8例,非典型性3例。觀察組33例中硬腦膜腫瘤細胞浸潤陽性占45.5%,而對照組28例中硬腦膜腫瘤細胞浸潤陽性者占42.9%,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標本PCNA LI及VEGF免疫組化染色情況比較由表2可見,觀察組患者標本PCNAⅡ及VEGF免疫組化染色陽性率分別為78.8%、72.7%,對照組患者標本陽性率為75.0%、71.4%,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腦膜可分為蛛網膜、硬膜和軟膜三層。凸面蛛網膜向硬膜內伸進許多突起,稱為蛛網膜絨毛,絨毛頂端有腦膜帽狀細胞,一般認為腦膜瘤來源于蛛網膜顆粒處的腦膜帽狀細胞。由于腦膜瘤常發(fā)生于蛛網膜顆粒的靜脈竇處,并與此處的硬膜緊密相連,供血來源于頸外動脈,故凸面腦膜瘤常具有緊貼腦膜和鄰近顱骨的重要特征。凸面腦膜瘤MRI表現為如下特點:鄰近硬腦膜強化,并見腦膜尾;鄰近顱骨內板單純增厚;顱骨內板受侵蝕,瘤體組織突向板障或在板障內呈結節(jié)樣、蘑菇樣、匍匐狀生長,瘤體組織再向外穿破顱骨外板,并侵犯頭皮下形成腫塊。早期臨床上認為腦膜尾征是鑒別腦膜瘤與其他顱內腫瘤的一個常見而有效的指標,但近來許多病例報道“腦膜尾征”也出現在非腦膜瘤的腫瘤或炎癥病變中。
本研究結果顯示:①觀察組33例中硬腦膜腫瘤細胞浸潤陽性占45.5%,而對照組28例中硬腦膜腫瘤細胞浸潤陽性者占42.9%,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觀察組患者標本PCNA 11及VEGF免疫組化染色陽性率分別為78.8%、72.7%,對照組患者標本陽性率為75.0%、71.4%,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凸面腦膜瘤周圍硬腦膜侵襲性與是否存在腦膜尾征不存在相關性,因此在手術時,應常規(guī)對凸面腦膜瘤周邊硬腦膜進行侵襲性切除,以保證腫瘤患者的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