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調節(jié)訓練聯(lián)合綜合療法治療兒童高度遠視性弱視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高度遠視性弱視兒童9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采用調節(jié)訓練聯(lián)合綜合療法進行治療,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綜合療法,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視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基本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的屈光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調節(jié)訓練聯(lián)合綜合療法治療兒童高度遠視性弱視能夠有效降低遠視屈光度,提高治愈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調節(jié)訓練;綜合療法;高度遠視;兒童;弱視
弱視是兒童成長過程中較多見的眼科疾病,該病的最佳治療時間段為3-6歲,在此期間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措施,基本上可達痊愈。但由于年齡增長以及學習方式的問題,許多患兒在該病治愈后又再次復發(fā)。因弱視和低視力對患兒健康成長造成了較大影響,使其家庭承受較重負擔,因此,臨床上對于該類的兒童應當做到早排查和早治療,能夠促進患兒的視力早日恢復,改善其視覺能力,使低視力的發(fā)病幾率有效下降。現選取高度遠視性患兒,采用調節(jié)訓練聯(lián)合綜合療法進行治療,效果滿意,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高度遠視性弱視兒童90例,符合1996年4月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制定的標準。人組標準:①病史資料完整;②眼部無器質性病變;③患兒智力發(fā)育正常能配合各項眼科檢查;排除標準:排除斜視及形覺剝奪型弱視。90例兒童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在3-7歲,平均(5.22±1.34)歲,初診時間平均遠視等效球鏡為(6.87±1.93)D,平均視力(0.21±0.56)。對照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在3-8歲,平均(5.46±0.72)歲,初診時間平均遠視等效球鏡為(7.24±2.17)D,平均視力(0.19±0.44),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上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阿托品滴眼液治療,3次/d,持續(xù)治療7 d,同時在治療前和治療期間檢查患兒視力,針對不同患兒弱視情況進行檢查分析,進行配鏡,并于1個月后實施插片復查,以便獲得滿意的視力矯正結果。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綜合訓練治療方法,在戴眼鏡期間,每日需進行弱視眼精細項目訓練,例如描字、繪畫、穿針等項目,每個項目持續(xù)20min,3次/d。觀察組采取調節(jié)訓練與綜合療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眼內外肌訓練儀進行治療,治療前首先根據患兒的弱視情況佩戴相應的凹透鏡,然后通過訓練儀上的視標進行代償功能訓練,持續(xù)1.5 h,對于依從性較低的患兒,可適當減少訓練時間,該項訓練完成后,在進行紅光閃,海丁格光刷訓練20 min。治療半小時后檢測視力。一些伴隨有斜視情況的患兒,可以通過配戴全矯眼鏡至少6個月,等患兒的兩眼視力無差異后,將剩余的斜視角通過手術方式進行矯正。兩組兒童分別建立病例檔案,定期復診,治療期1個月復診1次,比較兩組分別進行弱視治療1年后的視力和屈光度。
1.3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斜視弱視制定標準對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無效:視力下降;好轉:視力提高至少2行以上(包括2行);基本治愈:矯正視力提高至0.9或以上。
1.4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視力、基本治愈率以及等效球鏡屈光度等指標。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視力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視力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視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基本治愈率 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基本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等效球鏡屈光度 治療前,兩組患兒的屈光度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屈光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弱視是在兒童視力發(fā)育的關鍵期由于不正常的視覺緩解,導致視覺系統(tǒng)無法的健康發(fā)育而形成的病癥,而遠視性屈光不正是導致兒童弱視的關鍵原因,其機制是因視網膜成像不清晰,黃斑區(qū)所獲取的物像刺激的量不充分,最終使視覺系統(tǒng)的無法正常發(fā)育,影響兒童視力。
臨床上對于此類弱視的治療,通常先進行精準檢影眼光、選取適合的矯正眼鏡。以往遮蓋是該類眼病重要的治療方式,能夠除去另一側正常眼對弱視眼的抑制作用。這種綜合治療的方式是目前較為認可的方式,雖然許多患兒經過該種療法能夠取到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但仍然有部分患兒經過長時間的治療,遠視屈光度仍然較高,眼軸也無明顯改善,甚至有些患兒矯正視力也無改變。通過調節(jié)訓練的方式能夠依靠晶狀體具有彈性這一特點,通過睫狀肌收縮等方式使其形狀發(fā)生變化,提高眼內肌的調節(jié)能力,使晶狀體屈光度更易于改變,從而視網膜能夠準確的捕獲焦點。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fā)現,調節(jié)訓練聯(lián)合綜合療法治療兒童高度遠視性弱視,觀察組患兒的視力和屈光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并能夠獲得滿意的臨床治愈率,說明通過調節(jié)訓練能夠提高調節(jié)效果和視網膜物象質量,最終糾正患兒弱視,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