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ICU重癥肺炎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70例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纖維支氣管鏡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機械通氣治療。結果 觀察組、對照組痰培養(yǎng)陽性轉陰率分別為88.57%、71.43%,數據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5.71%、68.57%,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 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ICU重癥肺炎患者中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纖維支氣管鏡;ICU;重癥肺炎;機械通氣
重癥肺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病情兇險,可導致患者出現呼吸障礙或其它嚴重并發(fā)癥,死亡率高?,F階段,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診治工作中廣泛應用[1]。本文主要評價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ICU重癥肺炎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70例重癥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8~77歲,平均(60.11±4.17)歲;合并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高血壓13例,腦部疾病5例,其它2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9~79歲,平均(60.38±4.22)歲;合并冠心病9例,糖尿病5例,高血壓14例,腦部疾病4例,其它3例。上述兩組研究病例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可比較。
1.2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病例均在其床旁進行心電圖、血壓、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非機械通氣患者于鼻腔內噴入利多卡因進行黏膜表面麻醉;機械通氣患者于其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套管中滴入2~8 ml完成局部黏膜麻醉。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及機械通氣治療。
觀察組給予纖維支氣管鏡技術治療,沿患者一側鼻腔將纖支鏡插入至聲門上方,環(huán)甲膜穿刺麻醉聲門。纖支鏡在患者吸氣且聲門張開時快速插入,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患者沿人工氣道將纖支鏡插入氣管內,送纖支鏡至患者氣管隆突上方3 cm處,通過纖支鏡用無菌吸痰管插入其主支氣管內取痰2次進行痰培養(yǎng)。根據患者病情實施支氣管肺泡灌洗處理,直視下將5~15 ml生理鹽水及氨溴索溶液注入反復灌洗,按照患者氣道內具體痰量調整纖支鏡操作次數及間隔時間,若患者有黏膜少量出血現象,需及時給予冰生理鹽水沖洗;出血較多患者需給予腎上腺素1∶2000治療。
1.3觀察指標 詳細統(tǒng)計兩組患者痰培養(yǎng)陽性轉陰率、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并觀察患者癥狀、體征變化情況,以此進行療效判定。
1.4療效判斷[2] 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血常規(guī)、胸部X線、痰液檢查等方面顯著改善,可視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等指標明顯改善,上述檢查結果部分改善,可視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上述檢查結果等方面與治療前對比,無明顯變化,可視為無效。
1.5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9.5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采用均數(x±s)、百分比(%)表示,且分別用t、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57%,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痰培養(yǎng)陽性轉陰率、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等方面對比 觀察組痰培養(yǎng)陽性轉陰31例,轉陰率為88.57%(31/35例);對照組痰培養(yǎng)陽性轉陰31例,轉陰率為71.43%(25/35例),數據差異顯著(P<0.05)。
觀察組退熱時間為(4.18±1.94)d,住院時間為(13.41±2.18)d;對照組退熱時間為(7.93±1.97)d,住院時間為(19.89±2.22)d,數據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重癥肺炎屬于臨床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一般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床邊胸片及血氣分析即可確診。肺炎主要指的是肺實質出現急性炎癥,感染、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及免疫原性損傷等與其發(fā)生均有密切關系,發(fā)熱、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為患者主要臨床癥狀,隨著病情持續(xù)發(fā)展患者可見黏液濃痰、痰中帶血、胸部針刺樣疼痛癥狀,重癥患者有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表現[3]。
現階段,生物醫(yī)學發(fā)展較快,纖維支氣管鏡技術的出現在呼吸道疾病診治方面做出了極大貢獻[4]。纖支鏡屬于直觀檢查手段,治療期間還能夠完成標本采集,防止了外在細菌污染,所以痰培養(yǎng)特異性及準確性較高。利用纖支鏡能夠清楚觀察患者支氣管粘膜是否存在充血、水腫現象及其病變程度,同時也間接評估了患者容量負荷及整體脫水情況,有利于對患者病情的評估,特別是對于合并心力衰竭的重癥患者。纖維支氣管鏡管徑較細,能夠直視患者支氣管官腔,因重癥肺炎患者因病情嚴重,痰液可對其氣道造成一定堵塞,管腔內堵塞物、痰液等異物并不能經患者鼻或口腔中排出,臨床利用纖維支氣管鏡可將其管腔內異物清除干凈,從而保持患者氣道通暢[5]。另外,重癥肺炎患者因膿性分泌物增加,再加上肺支氣管粘膜有不同程度充血現象,引流支氣管受到阻塞,全身用藥導致局部藥物濃度不高,影響了臨床治療效果,應用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可有效幫助解決該問題,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8]。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痰培養(yǎng)陽性轉陰率為88.57%,高于對照組的71.43%;總有效率為85.71%,高于對照組的68.57%,且觀察組住院時間、退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ICU重癥肺炎患者診治中維支氣管鏡技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趙勇.纖維支氣管鏡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J].四川醫(yī)學,2013,34(7):967-969.
[2]孔令貴.纖維支氣管鏡在ICU重癥患者急救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17):121-122.
[3]何發(fā)明,劉景侖,張丹,等.纖維支氣管鏡在治療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激光雜志,2013,34(2):79-80.
[4]曾明昊.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對ICU肺不張行機械通氣患者療效分析[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4,35(3):33-35
[5]黎代強.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ICU重癥肺炎患者臨床運用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4,19(9):1613-1616
[6]魏學武,孟紅,孫永剛,等.纖維支氣管鏡技術在ICU重癥老年肺炎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5):49-50.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