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算能力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是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谒闶恰稊?shù)學課程標準》中提出需要加強的教學內容,一方面,口算源于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人生活的需要,生活中處處用到口算;另一方面,口算也是學生建立數(shù)感,發(fā)展數(shù)學心智,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口算 口算能力 基本功 課堂教學
在數(shù)學教學中口算教學是最根本的基礎,最基礎的能力培養(yǎng)就是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平時的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口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學生低段的口算能力,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理解算理算法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使學生真正地投入學習中去,就要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一次小試驗中發(fā)現(xiàn)。當老師拿氣球來代表數(shù)字引導學生進行計算和直接列式進行計算相對,很明顯利用氣球時,學生的參與度很高,正確率也很高,由此可見,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但是興趣只是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而并非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口算,而在口算中更重要的是理解算理,這樣才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故事,情景等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更要讓學生通過形象地展示來理解算理,以教學9+5為例:
師:熊媽媽有一些竹子,分給大熊了9根,分給小熊5根,問大熊和小熊一共有多少根竹子?(多媒體課件展示分竹子的過程)。同時呈現(xiàn)問題“要算一共該怎么辦?怎樣用算式來表示?”引導學生分析題意,一共就是把兩部分和在一起,寫出算式。接著讓學生拿著自己的小棒分一分,擺一擺。在分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先把9根放一邊,再把5根放到另一邊,同時問9根再放幾根就變成10根了,然后學生從5根里取出1根與9根一起湊成了10根,再把10根與剩余的4根合在一起。
此時有些學生還不理解,借助課件展示,讓學生在動手和觀察中理解算理,緊接著教師告訴學生這種算法稱為“湊十法”,規(guī)律是:“看大數(shù),拆小數(shù),湊成十,加剩數(shù)?!苯又鍪尽?+6,7+5,7+7·····”強化訓練,在練習中進一步明確算理。
二、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口算訓練,不斷提高速度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進行口算訓練,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維的敏銳性,營造積極地課堂氣氛,口算練習是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為了快速算對,每個學生都會集中精力。例如:在每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課前3分鐘或5分鐘口算練習,每天給學生適量的口算題目,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并與前一天的作對比,看有沒有進步,若有自己進行鼓勵,對表現(xiàn)特別好的孩子貼個小紅花。在口算時要求學生必須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看清有那些數(shù)字,采用什么方法最快。經過一個學期的不斷訓練,在期末考試的試卷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計算幾乎不丟分,在第二學期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口算速度很快,正確率也較高。
實踐證明,口算時又快又對的學生,能很好的再現(xiàn)計算時所需的基本知識,能使已有的知識進行條理化,并能夠縮短運算環(huán)節(jié)和推理過程,簡便而迅速地得到結果。這說明,口算能力不止是體現(xiàn)學生對計算法則等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上的差異,而且更加體現(xiàn)了學生在思維概括能力上的差異。加強口算教學,提高口算能力,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概括能力的良好途徑。
三、提倡算法多樣化
當孩子們徹底理解了算理之后,就應該讓孩子們的練習要更上一層樓,使孩子們的訓練方式多樣化,這樣有助于孩子思維的發(fā)散與拓展,同時孩子們的學習技能也會隨之提升。當然,在練習方式多樣性的選擇上,我們也要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征和年齡而選擇,不能讓孩子們因疲勞而失去興趣。而小學低段的練習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借助兒歌進行口算
低段的孩子喜歡蹦蹦跳跳,根據(jù)小孩的這一天性,我們可以編一些兒歌來幫助口算教學練習:如“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多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雙手?!笨?想1,看2想8,看7想3,看4想6,看5找5,看到大數(shù)加小數(shù),看到10也可以分解成這幾種。
2、利用口算題卡讓學生“開火車”回答
3、經常采用小組對抗賽,搶答賽,限時比賽等比賽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如:每組有20道題,小組成員以開火車的形式輪流回答,輪到誰必須回答,不許跳過,答錯從頭再來,看哪一組完成的最快,這樣學生不僅感興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性。
4、結合書上“奪紅旗,鴿子送信,青蛙跳傘,開鎖,小貓釣魚,森林醫(yī)生,我是小法官”等游戲方式進行教學訓練。比如:在進行兩位數(shù)加法時,紅旗的正面是題目,背面是答案,如果學生答對了就可以拿走漂亮的紅旗,答錯了就不能拿走。
總之,在小學低段的口算教學中,教師特別注意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孩子們的興趣。要通過激發(fā)孩子的興趣,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以算理算法為基礎,多樣的活動使單一的乏味的口算教學變得充滿活力,讓學生亂了喜悅的氛圍中學習,培養(yǎng)技能。
參考文獻
[1]《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劉金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新課程》2013年3月山西省一級(優(yōu)秀)期刊
[3]《現(xiàn)代數(shù)學課程論》丁爾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4]《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子課題“如何提高中小學生的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