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浙江自古以來就流傳下來大量的民間兒童歌曲,這些歌曲音律簡單,朗朗上口,表達了浙江地區(qū)的民風民俗,反映出江浙勞動人民集體智慧與生活風貌,它涉及了江浙地區(qū)兒童生活成長的諸多方面。究其種類,可謂豐富,且每種類型都與兒童的生活息息相通,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及教育價值。深刻認識浙江民間兒童歌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寶貴一隅,將會對保護及傳承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 兒童歌曲;浙江民間;民風民俗;分類;價值;傳承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3-0037-04
民間兒童歌曲作為民間藝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兒童日常生活、學習以及基礎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認識并重視民間兒童歌曲的價值,對傳遞和繼承民間兒童歌曲藝術,交流及融合民間兒童歌曲藝術,選擇并更新民間兒童歌曲藝術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其幅員遼闊、文化底蘊深厚,民間音樂文化源遠流長。
在浙江,自古以來就流傳下來大量的民間兒童歌曲,這些歌曲音律簡單,朗朗上口,充分表達了浙江地區(qū)的民風民俗,反映出江浙地區(qū)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與生活風貌,展現(xiàn)了江浙地區(qū)兒童生活成長的諸多方面。因此,挖掘它的文化價值與取向,勢必對兒童民間歌曲的教育價值及傳承具有深遠影響。
一、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的分類
民間兒童歌曲大都是從不同的側面生動地反映了兒童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民間兒童歌曲的題材內容是極其廣泛的,包括對動物、植物、家鄉(xiāng)的景色及日月星晨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大多數(shù)會讓兒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在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借助這些內容,幫助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反映周圍的事物??傮w講,中國浙江民間兒童歌曲從內容上分析主要可以歸納以下四種類型:
(一)動物類
動物可以說是兒童生活中接觸最為廣泛的一種生物,它無處不在,生活中、媒體中、書籍中……因此,在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唱動物的歌,如《呼牛調》、《火螢蟲》(見譜例)、《喚螞蟻》等等,其中有的是兒童直接與動物面對面的“對話”;有的是孩子與動物一起嬉戲玩耍的場景;也有的是對動物的一種想象。這些歌曲,歌詞中多半有喜愛、戲謔或惡作劇的成份。兒童在學唱這些動物的歌曲時,能深層次地感受其中擬人化的音樂表現(xiàn)方法,可以發(fā)揮他們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其中的教育價值不容忽視。
(二)江浙自然風光類
通常一個地區(qū)的兒童歌曲往往可以反映這個地區(qū)的自然風光。唱自然美景的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往往抒情性風格占主導的地位,如《數(shù)星星》、《分銅錢》、《月光光》(見譜例)等。這類浙江民間兒童歌曲數(shù)量雖不是很多,但卻十分具有想象力,每首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兒童的心態(tài)和情感,不失為良好的教育素材。
(三)游戲類
游戲永遠是兒童生活的主題與核心,在兒童歌曲中,以游戲為題材的作品比比皆是。在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這樣的作品也是為數(shù)眾多的,如《拍皮球》、《兩只老虎》(見譜例)等等,歌曲中詮釋了眾多兒童常見的游戲,充分體現(xiàn)了南方兒童唱游的生活情趣,這些種類繁多的游戲與音樂相結合,從而使兒童絢麗多姿的生活生動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四)兒童生活情趣類
兒童的生活以情趣為最主要的特點,在民間兒童歌曲中描寫兒童情趣的作品有很多,在這些趣味歌中,有大量“頂針格”式的民間歌曲,民間稱這種詞格為“頂針續(xù)麻”的手法,如《數(shù)星星》、《金叮當》(見譜例)等。上述這些歌曲都具有較強的兒童趣味性,歌曲表達的思想內容無不閃爍著兒童智慧的火花。
概括說來,我國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的歌詞在藝術表現(xiàn)手法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句式比較簡短,常以三字句、五字句居多,這與幼兒的年齡特點,語言組織能力較低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國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無論詞或曲,均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序的即興性,許多兒歌中句幅長短不拘一格,如《喂臭蟻》(見譜例),讓我們看到了兒歌在結構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的韻律。另外,歌曲中還有大量的疊字,如:“斗雞雞,斗蟲蟲,蟲蟲飛”。再如其象聲字的運用也都具有鮮明的兒童語言特征。
中國浙江民間兒童歌曲是我們國家文化藝術領域的明珠,它用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語言,藝術地塑造了許許多多鮮活、生動、幽默的藝術形象。這些民間兒童歌曲像一朵朵爛漫的山花開遍江南的土地,每一首歌曲都閃爍著兒童智慧的火花。
二、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的價值研究
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作為兒童歌曲浩瀚海洋中的一隅,它在多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是一種充分結合江浙地方特色的特殊意義上的價值,它是根植于浙江民間兒童歌曲文化價值基礎上的,充分體現(xiàn)江浙地方風俗特色的價值反映,具體來講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教育價值
民間兒童歌曲的最終教育目的,就是要把正在健康成長中的兒童培養(yǎng)引導為健康的社會人,它對兒童的精神建構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說它在兒童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擁有自己獨特的教育功能。
1.浙江民間兒童歌曲負有培養(yǎng)兒童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的重任
在社會道德價值上,浙江民間兒童歌曲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本美德,“勤奮、善良、進取、友愛”在歌曲中成為主導思想。當孩子們被民間兒童音樂作品中美妙的旋律所吸引時,會在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會下意識地體驗作品中的情感和地方特色。因此,當兒童在欣賞或學唱這些民間兒童歌曲時,會潛移默化的受到歌曲中道德觀念的感染和影響,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2.浙江民間兒童歌曲負有讓兒童認識社會、認識環(huán)境、感受自然的使命
浙江民間兒童歌曲與普通的兒童歌曲一樣,是從整體上反映社會和地方生活的,它包含一定的思想內容以及詞曲作家的主觀見解,同時也納入不少社會、自然、環(huán)境、地方特色等方面的知識。它既能引導兒童重新認識他們賴以生活得土壤,也能帶領他們感受異地他鄉(xiāng)的風土人情,領略不同的生活與自然生活風光帶來的特有感受,增長知識,開拓視野。因此,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教育素材。比如,一首浙江東陽的民間兒童歌曲《火螢蟲》(見前譜例),就是一首非常詼諧幽默的兒童歌曲,歌詞中的語言活潑有趣,每兩句押一韻,并多用疊字,充分體現(xiàn)了兒童語言的特點。
《火螢蟲》讓我們體會到小主人公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非常喜歡與螢火蟲嬉戲,但已經(jīng)知道了世界上更多的事物,學會了進行比較,拿自己最喜歡的事物與貴重的金銀去做比較,是簡單的認識社會、認識環(huán)境的一種嘗試,學習這首民間兒童歌曲,不但能使兒童了解螢火蟲,增長科學知識,也能體會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童趣。
民間兒童歌曲與其他歌曲相比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引起本土兒童濃厚的認知興趣。認知心理學認為:“當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與來自外界環(huán)境中的新奇對象之間有適度的不一致時,個體就會產生‘驚訝’、‘疑問’、‘迷惑’和‘矛盾’心理,從而激發(fā)個體去探究。”
兒童由于受生活條件及環(huán)境所限,對生活地區(qū)以外的周邊地區(qū)了解較少,民間兒童歌曲就為兒童了解自己生活以外的地方風土人情、民風民俗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民間兒童歌曲以其獨有的曲調、方言、象聲詞等將兒童引進一個與自己生活特點截然不同,與以往自己認知歌曲截然不同的世界。這將大大激起兒童的探求知識興趣。
3.浙江民間兒童歌曲負有培養(yǎng)兒童發(fā)現(xiàn)、感受并造美的作用
民間兒童歌曲作為人類審美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應遵循美的規(guī)律進行創(chuàng)作。民間兒童歌曲通常以美的旋律凈化兒童心靈,以美的曲調渲染兒童內心情感,這必將對兒童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并創(chuàng)造美起到獨特的作用。
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真實地反映了江浙地區(qū)兒童的生活,并將生活進行了藝術上的提高。它將生活中最自然、最粗糙、未經(jīng)打磨的事物,進行了藝術上的概括與提煉,使其散發(fā)出藝術美,并以音樂作品為載體表現(xiàn)出生活美、自然美。如浙江黃巖的兒童歌曲《斗斗蟲》(見譜例),歌詞結構采用不對稱式,旋律戲謔唯美,歌詞短小精悍,充分表現(xiàn)了孩子與蟲玩耍時的惡作劇表現(xiàn),作品生動有趣,具有較強的審美特質。
綜上所述,杰出的民間兒童歌曲總是以適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優(yōu)美形式和高度的藝術技巧,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定社會生活的真實面貌的。作品通常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兒童感情上產生激動,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同時也以此影響兒童的思想感情,陶冶和培養(yǎng)兒童健康的生活情趣,發(fā)展他們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作為音樂教育工作者,認真研讀浙江民間兒童歌曲,勢必會為弘揚中國民間兒童音樂文化做出貢獻。
(二)審美價值
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的美是獨特的、有品位的。這種獨特的美,就是它美的價值所在。它作為一種音樂形式,真實地、有內涵地存在著,這就為欣賞者真正感受并理解它,提供了條件。
1.歌詞意境美
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歌詞充分表達出了意境美,體現(xiàn)出了較強的審美價值。在這里我們所說的“意”是指歌曲創(chuàng)作的立意,“境”是歌曲創(chuàng)作的情境。一首好的民間兒童歌曲一定是貼近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表達兒童的心聲的。其歌詞中往往多蘊含著美好的愿望,抒發(fā)著美好的情懷,這就是歌詞意境美的最高體現(xiàn),這種美對兒童具有著深刻的感染力。
(1)表現(xiàn)出江浙地區(qū)兒童的純真、質樸,反映現(xiàn)實生活風貌
我們吟唱牛娃山歌《東方發(fā)白》時,歌詞是這樣的:“東方發(fā)白么天剛哦亮哎,清早起來精神哦爽哦,將牛放在東山上,養(yǎng)得牛兒肥又胖?!本褪沁@樣簡單的四句歌詞,仿佛把我們帶到了江南水鄉(xiāng),在清早的暮靄繚繞中,一個可愛、勤勞質樸的放牛娃映入眼簾,為聽者塑造了一個和諧、寧靜、清新的鄉(xiāng)村情境。同時,這種唱詞的生活化,也正是俄國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審美觀點 “美是生活”的完美體現(xiàn)。
(2)各種不同句式巧妙結合,充滿兒童生活情趣
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有許多作品其歌詞是采用不同的句式結構寫成的,這種結構打破了傳統(tǒng)歌詞創(chuàng)作中的對稱元素,使得歌曲樂句長短不一,情緒活潑,結構自由,富于地方特色。如流傳于浙江東陽一帶的兒童歌曲《分銅錢》,歌詞內容緊緊的圍繞“分銅錢,買花線”,再由“花線吊蜻蜓”為內容,其句式較為復雜,共有十三個樂句組成,音樂按詞譜曲,每句歌詞即是一個樂句,開始時是四字、七字甚至九字為一個樂句,而中間轉為五字一句,結尾是七字句,這些各種各樣不同的句式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旋律清新、流暢,充滿兒童情趣。
(3)歌詞中方言的加入,使歌曲地方性特征明顯
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qū)差異顯著,特別是“方言”,可謂豐富多彩。以長江流域為分界線,長江以北基本是以普通話為基礎的,但音調有著一定的差異。而長江以南,方言就大不相同了,比如熟悉的上海方言、粵語、閩南語等,通常很難聽懂。
浙江地區(qū)的方言復雜程度,很難用語言表述,所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語”,如溫州話、寧波話等等,這些方言在語音語調上差異都非常大。我們都知道, 音樂的四個要素是音高、音色、音長和音強,這剛好同語言的四要素相吻合,因此,以歌曲為載體,將二者有機融合,其地方特色大大增強,相比起普通話歌曲歌詞的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它的特色不言而喻。在江浙地區(qū)民間兒童歌曲中,有不少歌曲的歌詞中就采用了方言,使得這些歌曲有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富于濃郁的地方特色。例如:浙江安吉縣對山歌《一支扁擔》中唱到“銅錢花脫木佬佬”,其中木佬佬就是一句江浙常用方言,是指很多的意思。又如永嘉縣的撞歌《這面山》中有一句“那面山上細兒礌巖坦?!逼渲屑殐菏侵感『ⅲ爭r坦是說從山上滾下來的意思。再比如三門縣兒童歌曲《你造花窗》中唱到“我做帶槍老倌打死看牛細佬”,細佬是小鬼的意思,而老倌是“人”的俗稱,“那個老倌”就是說那個人。以上這樣的方言在其它歌曲中也比比皆是,這些方言的加入,為歌曲增加了濃厚的地方性色彩,區(qū)域性特點明顯且很有中國民族民間特色。
(4)不同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音樂的風格及音樂作品的性格
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 。豐子愷曾說過:“周圍的山水對于人的性格很有影響。桂林的奇特的山,給廣西人一種奇特的性格,勇往直前,百折不撓,而且單刀直入,率直痛快?!辈煌牡乩憝h(huán)境決定了不同的地方特色,孕育了不同的地方性格。我們都知道,我國北方人一向以粗獷、直爽、開朗的性格示人,而南方人則細膩、婉轉、柔和。江浙地區(qū)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浙江民間兒童音樂也帶出了它委婉、細膩、婉轉、動人的特質,這同它的地理環(huán)境不無關系,我們在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的歌詞中能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2.旋律音韻美
從民族審美角度來說,中國民族民間音樂很講究“韻味”二字。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有大量的作品旋律都很曲折優(yōu)美,“韻味”十足,多采用五聲音階,旋律音程較小,旋律運動多采用級進的方式,富于抒情性特征。一段音律,音頭、音腹、音尾的處理都有很特別的講究,尤其中國文字博大精深,語音語調紛繁多樣,以浙江越劇為例,語音語調就有九聲之多。由此可見,不同的地方特色,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韻”,這在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中也有很多例子可尋。如歌曲《介呣出門》中,簡單的旋律,裝飾音單純簡約,婉轉自然,一抹一滑,都顯得干凈利落,具有濃厚的地方音韻。如果歌詞再用當?shù)胤窖匝莩?,遠比普通話的韻味足的多,更耐人品味。
總之,歌曲的旋律是歌曲的靈魂,旋律美是歌曲音韻美的核心,它充分體現(xiàn)了歌曲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浙江民間兒童歌曲以委婉的旋律,獨特的轉音塑造了它特有的旋律音韻美。
綜上所述,浙江民間兒童歌曲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寶貴一隅,將其保護并加以傳承是每個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職責,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應該從兒童抓起,從點滴做起,就讓我們從浙江民間兒童歌曲的推廣為起點,讓民間傳統(tǒng)藝術真正根植于人心,真正體現(xiàn)其應有的價值。
[參 考 文 獻]
[1]于潤洋.音樂美學史學論稿[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2]浙江民歌歌曲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5.
[3]朱秋楓.浙江民間歌謠散輯[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4]姚藝君.西塘雜感話“田歌”[J].中國音樂,2002.
(責任編輯:邢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