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李錫九,一些人只知道他是國民黨元老、民革中央委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中共秘密黨員。新中國成立前,李錫九按照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一直在國民黨軍隊中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直到1980年,李錫九的中共黨員身份才正式公諸于世。
毛澤東登門拜訪李錫九
李錫九,1872年生,河北省安平縣任莊村人。1904年畢業(yè)于直隸農(nóng)務學堂,次年在日本留學時結(jié)識孫中山,開始進行革命活動,成為最早的同盟會會員。他1913年4月被選為國會議員,1917年被選為非常國會議員,1922年經(jīng)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在天津參加籌建中共順直省委。次年,李錫九受李大釗指派回家鄉(xiāng)開展革命活動,變賣家產(chǎn)創(chuàng)辦平民夜校、女校,發(fā)展黨的組織,點燃了家鄉(xiāng)的星星之火。他入黨后為便于開展工作,仍保留國民黨黨籍,以國民黨左派人士面目出現(xiàn),與毛澤東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1923年,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國共合作建立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方針,決定全體共產(chǎn)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此時,孫中山也加快了改組國民黨的步伐。
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李錫九和毛澤東均為大會代表。在會上討論《中國國民黨章程》時,國民黨右派馮自由等反對國共合作,提出章程中應明文規(guī)定“本黨黨員不得加入他黨”的提案。為此,李大釗發(fā)表了義正辭嚴的《意見書》,指出:“我們加入本黨是一個一個加入的,不是把一個團隊加入的,可以說我們跨黨,不能說黨內(nèi)有黨?!?/p>
國民黨左派廖仲愷等支持李大釗的聲明,李錫九也慷慨陳詞反駁了馮自由等人的反共言論,得到毛澤東的贊賞。他發(fā)言結(jié)束回到座位后,毛澤東走到他的座位前看了看他座位上的名字。當晚,毛澤東特意登門拜訪了李錫九,與他進行了長談,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據(jù)李錫九堂侄李子壽回憶,會后李錫九曾說毛澤東是中國人民可以信賴的人物。
1924年2月,在國共合作的形勢下,李錫九與于方舟、江浩、鄧穎超等一起建立了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后改為正式省黨部)和天津市黨部,李錫九任國民黨直隸省臨時黨部組織部長,共同開展了一系列革命工作。后來李錫九到北平工作,他的家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北方局情報工作負責人王世英的一個聯(lián)絡點。他還負責掩護北方局書記劉少奇等同志的活動。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李錫九多次對朋友說:“中國有救了,出了新領袖?!睆拇?,宣傳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成了他樂此不疲的光榮使命。
1936年春,劉少奇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天津,指導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工作。1937年2月,劉少奇率北方局領導機關移住北平。
初到北平時,劉少奇住在西四磚塔胡同四眼井10號林楓家里。半個月后,劉少奇搬到鮑家街后面的壽逾百胡同17號居住,擔當鋪保的就是李錫九。當時負責北方局情報工作的王世英夫婦,就以李錫九的家為據(jù)點,對外以親戚相稱??梢姰敃r李錫九家是中共北方局的一個重要的活動地點。
西安事變發(fā)生時,李錫九正在北平。他接受并擁護中共“逼蔣抗日”的指示,積極奔走于有關方面進行工作。不久,即毅然決定不顧路途艱難,前往革命圣地延安。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李錫九來到延安。延安是李錫九內(nèi)心一直向往的地方。身臨延安,耳聞目睹了共產(chǎn)黨人艱苦卓絕、舍身忘己的精神,心情倍感振奮。
毛澤東對李錫九曾給予很高的評價??箲?zhàn)前夕,一次,毛澤東到紅軍大學講授《辯證唯物論》時,這樣說:“國民黨除若干分子如宋慶齡、何香凝、李錫九等人之外,大部分拋棄了真正三民主義這個傳統(tǒng)。”這是對李錫九的高度評價。
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李錫九奉中共中央指示,再赴河北孫殿英部從事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
1937年9月27日,周恩來在致朱德、彭德懷的電報中就說,已派邊章五、李錫九、楊秀林、孫叔東分別與孫殿英、許權(quán)中、趙壽山、張蔭梧接頭,指示他們背靠太行山脈進行游擊戰(zhàn)爭。此間,李錫九曾在西安和中共代表、八路軍駐西安辦事處主任林伯渠接觸頻繁。據(jù)徐彬如回憶:“鄧小平和卓琳從延安出來,經(jīng)西安到前方去,在辦事處同李錫九見面。因為李錫九同鹿鐘麟私交比較好,鄧小平請李錫九介紹了河北的情況,并請他給河北的有關人士寫信,布置河北的工作,主要的是在國民黨軍隊中開展工作。李錫九給鄧小平寫了介紹信?!?/p>
李錫九潛伏在國民黨內(nèi)部
新中國成立前,李錫九按照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一直在國民黨軍隊中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箲?zhàn)前,李錫九到西北軍馮治安(又名仰之)部進行革命活動。在馮治安任河北省主席時,李錫九曾主持辦理了向內(nèi)蒙五原地區(qū)移民工作,建立了“仰之新村”,借以開展革命,發(fā)展黨的組織。
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共為擴大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爭取國民黨軍隊共同抗日,把國民黨第6軍團第12軍長孫殿英列為爭取對象。黨中央最先派遣到孫部工作的就是李錫九,當時他被孫殿英聘為顧問。
李錫九到孫部不久,就收到毛澤東的來信,介紹姚繼明也潛伏到孫部。第3個派到孫部工作的是李錫九的外甥李琦,李琦到孫部后先是擔任宣傳隊長,后任孫部的祖訓科長。李錫九在孫部工作期間,建立“學兵團”,后把“學兵團”中的進步人士轉(zhuǎn)送到延安抗日大學。
抗戰(zhàn)勝利后,李錫九參與了高樹勛將軍(國民黨新8軍軍長)的策反工作。
1945年10月,李錫九到高樹勛部親自與高面談。在正義的感召下,高樹勛將軍最后下定決心舉行起義,成為解放戰(zhàn)爭首位起義的國民黨將領。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李錫九曾作為傅作義將軍的秘密使者,前往西柏坡同黨中央商談北平和平解放事宜,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毛澤東又對李錫九說:“老先生還得辛苦一趟,到長沙找程潛,要他按兵不動,大軍過江之后,他再起義?!?/p>
4月21日,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在李錫九的說服下,8月初,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及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發(fā)表通電,宣布率部脫離國民黨反動政府,加入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民主革命陣線。
毛澤東尊稱李錫九的女兒為“李大姐”
抗日戰(zhàn)爭以前,李錫九一直和女兒李之光一家同住在北京,李之光有4個女兒、一個兒子。李錫九經(jīng)常教育女兒和外孫們跟隨共產(chǎn)黨、跟隨毛澤東。
查閱文獻得知,李錫九祖孫三代7人都飲過延河的水。
外孫李琦是北平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中生,參加了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1936年春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夏加入青年團,年底轉(zhuǎn)為中共黨員?!捌摺て摺笔伦兒?,主動提出去延安學習。
李琦到延安陜北公學學習了不到3個月,1938年2月就被分配到華北敵后根據(jù)地工作。就在他離開延安去華北后,李錫九的女兒李之光把他的3個女兒———李玎、李瑾和莎萊都送往延安。又沒過多久,已43歲的李之光又帶著最小的女兒13歲的李群,毅然決然奔赴延安,投身革命行列。
李之光在陜北公學、女子大學學習后,自愿選擇了邊區(qū)的保育事業(yè)。1938年7月,她當選為陜甘寧邊區(qū)戰(zhàn)時兒童保育分會的理事。在第一屆理事會上當選為常任理事之一。她參與創(chuàng)辦了陜甘寧邊區(qū)第一保育院,并擔任院長,她把偉大的母愛和無限溫暖獻給烈士遺孤和前線殺敵將士的子女,孩子們非常喜歡她,同志們也都親切地稱她“媽媽同志”。
毛澤東得知李之光是李錫九的女兒,見面尊稱她為“李大姐”,贊揚她“工作認真負責,耐心細致”。毛澤東還特意贈送她一匹馬,說保育院離延安40華里,李大姐年紀大,走山路困難,有匹馬往來便利些。在當時物資極端匱乏的情況下,馬是最好的代步之物,李之光怎么好意思接受這么貴重的禮物呢,但毛澤東執(zhí)意要給,她只好接受了。這是李之光一生中接受的情意最重的禮物,也是最光榮的禮物。
新中國建立后,李錫九的精神至為振奮。他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積極為新中國獻計獻策。周恩來總理曾贊他是“老成謀國”。
1952年3月10日,李錫九病逝于北京,終年80歲。周恩來總理參加了入殮儀式。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李濟深主持追悼會,他說:“李錫九一生經(jīng)歷了反對清朝政府、反對北洋軍閥、反對日本侵略和反對蔣介石獨裁的幾個歷史階段。在這幾個歷史轉(zhuǎn)折點上,他總是朝著進步的方向走,這正是他的難能可貴之處?!?980年,李錫九的中共黨員的身份正式公諸于世。
(摘自《文史春秋》2015年第5期,葉介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