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未來幼兒園教師的幼專生,聲樂是其必修課程。怎樣在聲樂課中更好地把握歌唱技巧,涉及到歌唱時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學生的演唱技巧和唱歌水平就會受到影響。本文從三個方面來對歌唱心理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一是簡單論述唱歌技巧和心理素質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二是對教學實踐中學生常見的不健康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三是就如何時讓學生在演唱中克服不良心理展開論述。
[關鍵詞]幼專學生;歌唱技巧;良好的心理因素
一、唱歌技巧和心理素質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一)意志力是影響學生歌唱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好的意志力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如自身條件的不足、外部環(huán)境的缺失等,只有靠堅強的意志品質才能學有所成、學有所得。好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既是未來工作崗位的需求,也是事業(yè)成功的基礎。
(二)注意力是歌唱過程中必備的要素
上課的過程中。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跟上老師的思維,才能獲取知識,學有所得。尤其在聲樂學習的課堂中,要準確掌握教師所教授的發(fā)音方法、發(fā)音技巧、發(fā)音位置,沒有一個好的注意力。收獲會大打折扣。學習效率也會較為低下。學生在演唱過程中也需要自己高度集中精力,體會歌曲中幾個要素,如咬字要準確、吐字要字正腔圓、表情要自然,歌詞要準確、節(jié)奏要清晰。學生們在演唱過程中,良好的注意力,會使演唱者唱出的歌曲,有感染力,能帶動他人的情緒。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較好的歌唱能力和演唱功底。會成為教學的重要技能。也會成為吸引小朋友的重要因素。
(三)真正的演唱要學會跟著感覺走
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感覺是很主要的。往往需要用感覺去體驗、去學習,如老師常會讓學生學會一個技巧后,用感覺去體會。體會高位置,體會哼鳴,這樣學生才會學得細致,學得扎實。有時老師也會用一些有趣的手段,如聞花香、打哈欠,讓學生從感覺的角度體會歌曲演唱時氣息的運用和吐字、咬字等。
(四)強大的記憶能力是學好聲樂的關鍵
無論是發(fā)聲的狀態(tài),還是演唱的技巧、或是對高位置的感受,都需要學生反復實踐并牢固加以記憶,這樣才能把學到的所有演唱技巧綜合運用,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
二、幼專學生在學習聲樂演唱中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缺陷
(一)對歌曲的演唱存在緊張害怕心理
緊張害怕心理是普通存在的。幼專生在演唱的過程中過度重視自己在他人心中的看法。過度在意別人的態(tài)度。自然會使心理失衡,影響歌曲情感的表達和技巧的運用。同時作為在校生,表演機會和演出機會相對較少,舞臺經(jīng)驗的缺少必然導致情緒的不穩(wěn)定。另外有的學生性格內向,更容易發(fā)生緊張現(xiàn)象。
(二)學生在演唱過程中自信心不足
當學生自信地走上舞臺時演唱的過程會很順利。效果也會很好,但是自信來源于扎實的基本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認真細致。多練習多實踐。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建立自信心。
(三)演出經(jīng)驗對幼專學生很重要
聲樂表演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藝術是要在實踐中展示的。幼專生畢業(yè)后要到幼兒園工作。需要更多的實踐經(jīng)驗。而演出經(jīng)驗的豐富,會使他們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成熟起來。
三、培養(yǎng)幼專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徑
(一)幼專生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自信心
學習聲樂心理狀態(tài)很重要。自信要成為一種習慣。才能達到一開口就能表達自己的情感。才能表現(xiàn)出歌曲的主題,才能克服演唱中的不健康心理。自信的培養(yǎng)要從點滴做起,從每次演唱和學習開始,逐漸進步。對歌曲的理解和演唱技巧的熟練程度是基礎,豐富的經(jīng)驗是前提。多唱多練是關鍵。
(二)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有效促進學生健康歌唱心理的形成
1,聲樂小組授課模式,比較適合低年級幼專生。這種授課形式,可以逐漸樹立學生自信心并自覺進行聲樂學習;可以在課堂上設計更多的游戲模式,比如對歌比賽、按聲部演唱、輪唱、合唱等,活躍的
課堂氛圍使學生體會到音樂的魅力。并在興奮和快樂中找到自信。
2,教學實踐課應成為聲樂教學的主要部分。只有加大實踐課的比重,才能使學生真正的學會演唱。教師在教授一部分知識后。可以統(tǒng)一把學生集中起來。搞一些匯報演出,音樂會,每個學生可以采取不同形式進行展示,也可自由組合,最后互相進行點評,通過這種交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歌唱本領。另外,適當組織學生走入社會,去上社會實踐課。如到社區(qū)辦音樂會;去敬老院、孤兒院義演;走入社區(qū);走向鄉(xiāng)村;走向幼兒園,經(jīng)歷這些實踐,學生的心理會日趨成熟,只有這樣才能在畢業(yè)后順利地融入社會。
(三)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聲樂課堂的主要內容
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我們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覺性,有意地訓練學生形成好的歌唱心理。
1,形成平等和諧的氛圍,教師不要高高在上,也不要急燥,而是用春天般的溫暖去感化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既能掌握歌唱技能,也能得到人格的升華。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按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進行教學的時候,選材要有時代特色,使學生喜聞樂見的音樂走入課堂,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會有效,教師的教授才會有成果。
3,教師是課堂的主導,教師要以良好的師德影響學生,用高超的教學技能服務學生,做到細心、耐心,不給學生造成學習中的心理陰影。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會影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讓不同的學生學會調整自己的意志品質。讓性格內向的學生敢于挑戰(zhàn)自己。讓性格外向的學生更踏實、更有毅力。
(四)幼專生要學會自學本領,主動自覺提高演唱技能
1,課前要做好準備工作,提前熟悉演唱歌曲內容、記憶歌詞,找出自身處理不了的難點,在課堂上有目的的自覺學習,讓學習過程變得更愉悅。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應細細研究老師所講的每一個方法。如有必要。錄下教師的范唱,隨時復習,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2,課余生活要豐富多彩。每天堅持發(fā)聲練習和歌曲演唱,與同學結對子,形成學習小組,你唱我聽,互相鼓勵,共同提高;多聽一些著名歌唱家的演唱,開拓視野,真正地走進音樂,了解音樂;多看一些音樂理論的書,提升理論高度;主動參與各種演出,在實踐中歷練自己,完善自己。
(五)幼專生的藝術修養(yǎng)至關重要
加強藝術修養(yǎng),首先是提高文化底蘊,一個知識水平很低的演唱者。是無法理解更好層次的藝術感受的,也無法掌握更高水平的演唱技能。其次,做為一個幼專學生,將來的職業(yè)是幼兒教師。更要有一些表演知識和技能。因此要加強表演藝術的學習。同時舞蹈學習必不可少,一方面能使演唱者體態(tài)更加優(yōu)美,氣質更加高雅,同時歌唱中的肢體語言,也是提高演唱魅力的重要手段。作為幼專學生,還要提高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形成專業(yè)的演唱風格。
總之,在幼專學生的聲樂教學中注重學生歌唱心理的培養(yǎng)是必要的,也是需要關注和完善的地方,只有學生先形成了較好的心理素質。有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才能在聲樂學習中走的更高、更遠,更有創(chuàng)造性,更有發(fā)展?jié)摿ΑL岣邔W生的心理素質也將是未來教學中更加關注的新課題、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