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冬天,家門前堆滿了雪,足有一厘米厚。我們拿來掃把,費了大半天才掃了一小塊地,手也被凍僵了。
今天,我照例要去上課,可路太遠了,必須打車去。雪還在下,越下越大,冷風“呼呼”地吹著。我全副武裝,站在路邊,路上車子非常少,偶爾開過一輛,車上都坐滿了顧客。我迎著冷風,攔了幾輛都沒成功,身上越發(fā)感覺冷了。
過了很久,終于有一輛出租車慢慢地開了過來,停在我身旁。我急忙湊上前,告訴司機我到濱江花園。司機立刻搖搖頭,說 :“太遠了。去不了,去不了!”說完搖上車窗,我失望地看著車開走了,走回路邊,像是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心里有說不出的傷感。
唉,這么冷的天,路又這么遠,司機不愿送,也正常。正當我垂頭喪氣、焦慮不安的時候,一輛三輪車緩緩地駛來,輕輕地停在我面前,問:“去哪?打車嗎?”我異常高興,連連點頭,一個側身就上了車。途中,我發(fā)現(xiàn)司機非常瘦,是個老人,白發(fā)蒼蒼,車里還放著四塊發(fā)硬的饅頭。
一路上,車子走得很慢,我擔心要遲到,張口剛想說快點,卻看到老爺爺正抬手擦汗,身子向前弓著,蹬車的樣子看著很是費勁。一個破罐子里的幾枚硬幣被震得“叮當”響。
天哪!一天只有這么點兒收入,太不容易了!想著這些,到嘴邊的話又被我咽了回去。一路上,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著,時不時有一朵朵的雪花飄進車內,老爺爺越來越吃力地蹬著車……
終于到了,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老爺爺停穩(wěn)了車,臉上的汗珠還在往外滲。我拿著十元錢,心想錢一定不夠?!拔因T得太慢了,耽誤了你的時間,實在對不起?。∧蔷椭皇漳銉稍X吧?!崩蠣敔敶謿?,微笑地說。我驚呆了,騎這么遠只收兩元?說對不起的是我才對吧!
剛才冰涼的雙手又熱了起來,在雪地里也不再寒冷,我的心被觸動了,被老爺爺?shù)男袨樯钌畹赜|動了!我終于明白:寒冷的冬天,烤火不是真正最暖和的,觸動人心才是最暖和的。我由衷地感謝這位老爺爺,他的行為和話語讓我整個冬天都不會寒冷!
評析老師:趙紅英
【亮點評析】
“雪天里打車去上學”,這題材看似沒什么特別的,甚至容易讓讀者在眾多同類題材中忽略。靜心閱讀,它卻一點一點地走進你的內心,這是因為它有著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jié),有著貫穿全文的細膩的心理描寫,有著層層的伏筆來引出下文,有著細節(jié)描寫巧妙地交代主人公——蹬三輪車的老爺爺?shù)纳瞵F(xiàn)狀,為突出他的品行做鋪墊……更令人叫好的是題目含蓄、耐人尋味,與文章的開頭結尾互相呼應。
【技法延伸】
一、故事情節(jié),一波三折
什么故事最吸引人?當然是情節(jié)曲折多變、耐人尋味的故事。這篇作文圍繞“打車”這事,變數(shù)不斷,波折頻生。
首先通過環(huán)境描寫來強調下雪天必須打車上學,但攔了幾輛車都沒成功,這是暗示打車困難;接著“終于有一輛出租車慢慢地開過來,停在我身旁”,這意味著能打到車;然后筆鋒一轉,用“司機立刻搖搖頭,搖起車窗玻璃”的神態(tài)、動作細節(jié)告訴讀者——打車失??;最后峰回路轉,“一輛三輪車緩緩地駛來,輕輕地停在我面前”,則表示打車成功。
將“打車”的過程簡化,即“打不到車——能打到車——打車失敗——坐上了車”。瞧,看似平常的“打車”被作者放在“大雪天、路遠”這一惡劣的環(huán)境中,寫得一波三折,牽動著讀者的心。
二、反復寫冷,埋下伏筆
表現(xiàn)天氣的冷,作者從不同的方面著手:一是借助環(huán)境描寫直接寫:“堆滿了雪,足有一厘米厚”;“雪還在下,越下越大,冷風‘呼呼’地吹著”。二是通過衣著來間接寫:“我全副武裝”。三是通過自己的感受來表現(xiàn):“身上越發(fā)感覺冷了”。
無論是環(huán)境描寫,還是衣著、心理描寫,都在反復強調“冷”——天氣冷、人情冷。實寫與虛寫相結合,反復渲染,推波助瀾,為即將出場的“暖意”埋下伏筆。
三、對比、反襯,表現(xiàn)人物
文章要表現(xiàn)的是人情的冷暖,作者沒有平鋪直敘,而是通過與出租車司機言行的對比,來突出蹬三輪車的老爺爺帶給他的溫暖;通過天氣冷、蹬車難、收入低來反襯老人拒收十元錢的可貴。這比直接寫出租車司機“勢利、自私”,老爺爺“有愛心、樸實”更能打動讀者。
四、內心獨白,推動情節(jié)
寫文章就像講故事一樣,如何讓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下去?得有根“線”將它們穿起來。這篇文章圍繞著“雪天打車”這事,將相關的人物——作者、出租車司機、蹬三輪車的老爺爺給穿起來。他們的性格特點、品行都在這件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其中,作者的內心獨白貫穿全文,推動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
1.為主人公的出場做鋪墊
內心獨白是人物在心里對自己說的話,正如:“哎,這么冷的天,路又這么遠,司機不愿送,也正?!笔亲晕野参浚凳疽颉疤炖?、路遠”難以打到車的無奈,反襯三輪車出現(xiàn)時的興奮,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蹬三輪車的老爺爺。
2.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搭橋
作者上了三輪車,接下來的故事會怎么發(fā)展?內心獨白就起著牽線搭橋的作用——在關鍵處、轉折處引導故事的走向。
“車子走得很慢,我擔心要遲到”,自然引出老爺爺費勁蹬車的描寫,引出“破罐子里的幾枚硬幣”,通過這個細節(jié)巧妙地交代老爺爺掙錢的不易、生活的艱難,也反襯他言行的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