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杜聿明集團30萬大軍被解放軍包圍在徐州西南,陷入絕境。
此時,在華東野戰(zhàn)軍的新年聯歡會上,解放軍戰(zhàn)士自編自演了話劇《蔣介石過年》:一位戰(zhàn)士化妝成蔣介石的樣子,左腋下撐著一支拐,右手拿著一只破碗,一唱三嘆:“前年國軍大進攻,我過年吃的是魷魚燒海參。去年國軍吃敗仗,我過年吃的是炒三樣,諸位要問哪三樣,青菜蘿卜辣椒醬。今年眼看要垮臺,要碗豆腐渣都要不來……”大家被逗得前仰后合。
這當然是戰(zhàn)士們的調侃,但真實的蔣介石的這個年也并不好過。
1949年除夕的前兩天,也就是1月26日,蔣介石得知剛剛就任“中華民國代總統(tǒng)”四天的李宗仁命令釋放自己關押多年的張學良、楊虎城,以買各方之好時,痛恨之情驟然燃起,當天就在日記中憤憤地寫道,李宗仁這是在做投降的打算,次日又寫道,這是李宗仁“必然置我于陷阱及其掠奪一切之心”。
1月27日,李宗仁致電毛澤東,聲明他同意在八項條件基礎上談判。蔣介石看到通告后又痛斥李宗仁“肉麻乞降誠不知天地有羞恥事……厚顏無恥若此,可痛極矣”。
雖然蔣介石已經下野了,但他的威脅可不是只能在日記里寫寫的。在回應中共和談的問題上,由于李宗仁未與行政院長孫科商量,也未經中常會和中政會討論,蔣介石當天就打電話給孫科,要孫科抵制李宗仁,把行政院遷到廣州。
孫科雖是孫中山獨子,有獨特的政治地位,卻唯蔣命是從,從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一就急急忙忙地帶著內閣要員離開南京到了上海,并決議于2月4日將行政院遷往廣州,與此同時,蔣介石也決定將中央常務會議移往廣州舉行,以便進一步控制行政院。
由于這一變故,中共于2月5日發(fā)表廣播聲明,不承認李宗仁的南京政府。這正中蔣介石下懷,他這才有了過年的心情。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蔣介石在家鄉(xiāng)浙江溪口舉行除夕盛宴,慰勞駐扎在溪口的警衛(wèi)部隊團以上軍官,并發(fā)表演講:“諸位,家貧出孝子,國難出良將。黨國之命運關乎諸位之榮辱,民眾之生息!”他兩眼含淚,繼續(xù)說:“美國必然會出兵干涉……即使往最壞處打,也能打出個隔江而治的結局。來來,大家舉杯,為我們的最后勝利干杯!”眾人紛紛舉杯,可他們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誰又能明白?
蔣介石忖度,這很可能是自己在家鄉(xiāng)度過的最后一個春節(jié)了,所以十分珍視。大年三十晚上,他又與兒孫輩一道,在祖居團聚,飲屠蘇酒、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方圓50里的父老鄉(xiāng)親都趕到溪口鎮(zhèn),向蔣氏父子拜年祝福??粗l(xiāng)民們一如既往地舞龍燈、踩高蹺,蔣介石也暫時忘記了戰(zhàn)事,與家人其樂融融。
大年初一早晨,蔣經國陪著專程來溪口的要員張群、陳立夫等向蔣介石拜年,講了不少“新年大吉大利”之類的恭賀話。蔣介石對戰(zhàn)場形勢心知肚明,只是苦笑著說:“新年如何,實難想象,但愿真能逢兇化吉又呈新氣象?!比缓?,大家一同去晉謁蔣母之墓,又到周圍各處蔣家宗族祠堂,甚至驅車遠赴寧波蔣公祠敬祖,晚上大家聚餐,觀劇。熱熱鬧鬧的一天下來,蔣介石忘卻了不利的戰(zhàn)局,心情大為好轉。
大年初二,蔣介石振作精神,把“決定將中央黨部先行遷粵,就現況加以整頓,再圖根本改造”的決定告知心腹,準備有所作為,又來到溪口武山廟,求神靈指點。
他親手燃上香燭祈禱,然后閉上雙眼,捧起簽筒,求了一簽。誰知,這是支“中下”簽,簽上寫的是“大意失荊州,關公走麥城”。他又求了一簽,誰知又不是支好簽:上寫“困居長坂坡,失陷落風城”,下注“出師不利,喪妻失偶,早求退路”。蔣介石不禁一陣顫抖。侍衛(wèi)忙安慰他說,“這種事信則有,不信則無”。偏偏蔣介石很迷信,斥責侍衛(wèi),說武山廟的菩薩是很靈的。
在郁悶的心情中,蔣介石迎來了大年初三。他在寫“本月反省錄”時,談及戡亂失敗及自己下野原因時,或歸因于蘇聯,或歸因于美國、甚至英國,但從來不去反省自身。
正月初五下午,蔣介石帶著蔣經國、蔣孝文從小路翻山越嶺,行向奉化縣城。蔣介石領著兒孫,一邊漫步,一邊向孫兒講著古老的神話傳說。下午5時,蔣介石一行來到縣城??h城是蔣介石兒時常來之處,年幼的他常隨母親到鎮(zhèn)上寺院進香拜佛。多年過去,物是人非,蔣介石不由一陣唏噓。他心里清楚,這恐怕是他最后一次在這里進香拜佛了。
元宵節(jié),溪口鎮(zhèn)鑼鼓喧天,熱鬧非凡。溪口人素來重視元宵節(jié),今年因有蔣氏父子還鄉(xiāng),元宵盛景更勝往年。蔣介石特地從上海、杭州招來京劇、越劇名角在溪口連臺大演。為粉飾太平、安定人心,他還做了讓溪口百姓歡度春節(jié)的指示,故自除夕之夜至元宵,鎮(zhèn)子呈現一派祥和的節(jié)日景象,幾乎每晚都有戲演。然而隨從幾次勸他去街市觀景,他都心灰意懶地推辭,只去武嶺學??催^一次戲,說是與民同樂、歡度春節(jié),但也只看了十幾分鐘便興趣索然地離去。
從大年初二開始,蔣介石在鄉(xiāng)下專注的重心就發(fā)生了變化。除了繼續(xù)游山玩水和處置個別軍政事務外,他主要關注的只有兩件事,一是青島駐軍的撤退問題;一是中央銀行存金的運輸問題。當他聽說中央銀行存金已大部如期運抵廈門和臺灣后,不由如釋重負,隨即一門心思地考慮黨務改造和軍隊制度建設等問題了。
不過,歷史沒有留給他什么機會。隨著人民解放軍渡過長江,南京國民政府也宣告結束。12月10日,蔣介石逃往臺灣,從此在小島上度過殘生。摘自《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