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將電學中各獨立的規(guī)律,通過物理公式推導,以比例的形式聯系到一起,以達到解題思路清晰的目的。
[關 鍵 詞] 電功率;比例法;中學物理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36-0099-01
一、研究原因及目的
電功率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八章內容,是初中物理電學部分的重難點及中考考查的熱點。由于電功率的題目,涉及的公式多且雜,導致學生對公式的認識,理解以及應用存在諸多問題,解題錯誤率較高。由此可見,如何加強學生對公式的理解,并順利靈活運用,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比例法是初中解決電功率問題的主要方法,旨在抓住電路變化時某些不變的物理量作為橋梁,列出比例關系解決問題。此方法關鍵在于尋找普遍適用的比例規(guī)律,可避免繁雜的公式運算,簡化求解過程。然而至今對比例法的應用尚不完善。因此,怎樣將電學中各獨立的規(guī)律,通過物理公式推導,以比例的形式聯系到一起,從而揭示知識的本源意義,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圖式。
二、電功率比例規(guī)律探究
首先,在串聯電路中如下圖所示。
■
根據串聯電路電流規(guī)律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可知流過R1的電流I1等于流過R2的電流I2,即I1∶I2=1∶1。由公式U=IR可知R1兩端電壓U1與R2兩端電壓U2的比等于I1R1比I2R2,因串聯電路中I1=I2,所以U1∶U2=R1∶R2。由公式P=I2R可知R1消耗的電功率P1與R2消耗的電功率P2之比等于I12R1∶I22R2,等于R1∶R2。即P1∶P2=R1∶R2。由公式Q=I2Rt可知,相同時間R1產生的熱量Q1與R2產生的熱量Q2之比等于I12R1t1∶I22R2t2。因相同時間下I1=I2,t1=t2,所以Q1∶Q2=R1∶R2。
綜上,串聯電路的比例探究基于串聯電路中經過各用電器電流相等的性質,核心在于將題目中給出的物理量的關系式與電阻比例聯系在一起,得出規(guī)律如下:
I1∶I2=1∶1
U1∶U2=R1∶R2
P1∶P2=R1∶R2
Q1∶Q2=R1∶R2
其次,在并聯電路中如下圖所示。
■
并聯電路的比例探究基于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的性質,可自行推導,這里不做贅述,關鍵在于將題目中給出的物理量的關系式同電阻比例聯系在一起,得出規(guī)律如下:
I1∶I2=R2∶R1
U1∶U2=1∶1
P1∶P2=R2∶R1
Q1∶Q2=R2∶R1
三、例題
例.(2008秋·門頭溝區(qū)期末)有一個標有“12V 6W”字樣的小燈泡:如果接在36V的電源上,并使它正常發(fā)光,必須怎樣連接一個多大的電阻?
解析:
常規(guī)解法∵U=360V U1=12V,P1=6W,則U>U1。
∴應串聯一個電阻R2來分壓;則U2=U-U1=36V-12V=24V;
由P=UI得I2=I1=■=■=0.5A;由R=■得R2=■■=48Ω.
利用比例法將小燈泡與一電阻R1串聯在36V電路中,使其正常發(fā)光。
由名牌“12V 6W”,根據R=■=■=24Ω.
已知電源電壓36V,小燈泡正常工作電壓12V,因此電阻R1多需分擔電壓U1=U-U燈=36V-12V=24V.
由串聯電路中比例關系U燈∶U1=R燈∶R1
可知12V∶24V=24Ω∶R1??梢暂p松解出R1=48Ω.
點撥:首先我們知道只有串聯電阻才可以起到給小燈泡分壓的作用。那么很自然地想到串聯電路中比例關系,U燈∶U1=R燈∶R1。U燈,U1,R燈均可根據題目簡單求出,代入比例關系很容易求出串聯電阻阻值。這種求法的優(yōu)點在于,在推導比例關系的結論時充分利用了已學過的串、并聯關系。在解題時無需再思考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等規(guī)律,也無需選擇不變量挑選公式,直接尋找與電阻有關的比例關系即可,思路清晰,目的明確。
四、研究意義及反思
通過對利用比例法求解電功率的案例,教師應讓學生掌握比例法的處理方法,這種方法在高中被普遍應用,初中階段加強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為高中學習奠定良好基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注意發(fā)現概念、原理、規(guī)律的相通、相同之處,為遷移提供橋梁,如果學生能夠理解比例法的思想方法,進行知識遷移,建構知識體系,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得到提升。改變當前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不能正確理解、不能靈活應用的現狀。
“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規(guī)律復雜,表述冗長,看似深奧實則是沒有看穿知識的實質,看似復雜是因為沒有抓住知識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總結規(guī)律方法,整合創(chuàng)新,跳出陳舊的觀念禁錮的思維,去粗取精,最終達到“為學日增,為道日減”的效果。
參考文獻:
邊玉芳.教育心理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