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和實施標志著我國的教育事業(yè)邁入了新階段,實現了新的發(fā)展。2016年9月13日,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研究成果發(fā)布會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這也標志著我國政府、教育部門對素質教育關心和重視程度的提高。以職高數學教學為例,以有效課本資源為著眼點,就如何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加強對課本資源的利用程度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
[關 鍵 詞] 職高數學;有效利用;課本資源;案例剖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36-0074-02
數學作為職高教育中的基礎學科,具有抽象性的特點,但同時也是鍛煉學生思維和能力的重要工具,是素質教育背景下重要的學科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方面有著其他學科所無法比擬的作用。而職高數學這門學科教學工作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三個層面組成,教學內容最本質的就是教材,因此,教師有必要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和剖析力度,引導學生挖掘課本、思考問題、前后聯系,做到知識的淺入深出、問題的舉一反三,最終成為主動思考型的學生,實現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诖?,本文旨在提高職高數學教學中對課本資源的利用程度,首先分析了職高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課本資源的意義;其次,闡述了職高數學教學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原因;最后,重點研究了如何利用課本資源提高職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職高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課本資源的意義
掌握職高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課本資源的意義,能夠讓教師明確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有助于職業(yè)幸福感的獲得,是激發(fā)其教學熱情和積極性的內在驅動力,因此,筆者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在職高數學教學中有效利用課本資源的意義。
(一)滿足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在給職高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zhàn)。所以,以新課改的新要求為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完善既有教育教學工作是廣大一線教師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標。而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課本為著眼點,深入研究,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
(二)有助于穩(wěn)固學生的基礎知識
可以說,基礎知識是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也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根基,在學生看來,也是最權威、最可靠的學習工具。所以,從學生的層面來看,提升對教材資源的利用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三)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己學習數學的思維體系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在學校獲得知識的真正目的是,當它需要的時候,尋求怎樣獲得知識,而不是知識本身?!币簿褪钦f,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需要給學生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能夠在讓學生獲取必要知識和能力的同時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之后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而學生自己思維體系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量到質的轉變,在此過程中,學生必須擁有扎實的基礎。
(四)提高教師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依據
雖然說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教學資料,也有很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但是無論哪些教學材料都是課本的輔助工具,要想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就需要教師從教學著手,借助多種輔助工具來開展高效的職高數學教學課堂,所以說,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加強對教材剖析和研究的力度,確保教材實現價值最大化。
二、職高數學教學現狀
據調查,隨著國家和政府部門對其關心和重視程度的逐漸增加,以及資金投入力度的增加,我國的職高數學教學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整個教學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
(一)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
在職高數學實踐課堂教學中,更多的教師采用的是“教師教,學生聽”這種傳統的“一書、一筆、一板書”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到有效激發(fā),教師在臺上傳授,學生在臺下收效甚微,這種教學現象的存在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待提高
不論是在學習理念上還是學習方式、態(tài)度上都存在缺陷,致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三)重、難點問題學生不能有效掌握
一些學生對于學習中遇到的重難點問題只是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解決,課后遇到同樣的問題時依舊會犯錯誤,依舊不會做,而這也是降低學生學習成績、學習信心和積極性的關鍵因素所在。
(四)一些職高數學教師忽略了教學中的閱讀與欣賞環(huán)節(jié)
一些教師對教材中閱讀與欣賞部分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只要學生自己看看就行了,不需要講解,更不用深入地剖析和應用。殊不知,這些內容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一些學習數學的通法和巧法,而且能夠通過一些名人故事等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起自己找的那些牽強附會的背景材料價值要高得多。
總之,就目前情況來看,職高數學過程中依舊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不足。
三、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
職高數學教學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諸如教師的教學理念不夠科學合理、教學方案不嚴謹、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學設計不合理、學生自身的因素、學校教學機制的影響、社會急功近利風氣的影響、家長的影響等,但是對教材資源的利用程度不夠高,可以說是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本和重要原因。即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依賴一些外界的材料,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應用,學生在學習中也就更不會重視教材的內容,久而久之,教材成了學生背誦基礎知識、公式的工具書,而書中一些經典的例題、教學內容、編排思想、學習目標等精華內容卻被忽視。
四、加強對課本資源的利用程度,提高職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通過上述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發(fā)現,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對職高數學教材的利用程度,以此為依據,提高職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因此,筆者就如何通過有效利用教材內容來提高職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從多方面著手,提出了幾點建議和意見,并輔以案例佐證。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一)從備課層面來看
備課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準備,可以說,備一節(jié)好課是上一節(jié)好課的前提。因此,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就要深入地剖析和研究教材,重視教材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例如,在學習解析幾何的相關內容時,比起自己找一些背景資料,將課后“閱讀與欣賞”中的《解析幾何的創(chuàng)始人——笛卡爾》相關的內容呈現出來,顯得更有價值和意義,此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前讓學生預習“閱讀與欣賞”中的內容,在課上讓學生來說自己的收獲,和想要知道的問題為引子來開展關于解析幾何的教學。
(二)從上課層面來看
可以說,有限的課堂時間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時間,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教材的內容來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函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閱讀與理解的部分來讓學生對函數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師:“今天,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解決一個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稅率的問題好不好呀?”
生:“好?!?/p>
師:“課本中給了我們這樣一個例子,小王2012年4月份的收入總額為7000元,繳納四金共計600元,那么小王應該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呢?”
此時,教師需要先為學生普及一下四金的含義。
師:“從課本中,我們可以知道,四金是指基本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那么我們按照課本給出方法一計算一下小王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呢?”
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課本給出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來加以運算,經計算可知,小王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的計算過程如下:
7000-600-3500=2900(元)
1500×3%+1400×10%=185(元)
師:“小王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工資比較少,那么如果一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工資是幾萬元的話,那我們算起來是不是就比較麻煩了?”
生:“是?!?/p>
師:“那我們仔細閱讀以下內容,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的計算方法。”
經閱讀,學生可以輕而易舉地發(fā)現,對于小王工資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還有一個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2900×10%-105=185(元)
師:“其實,這個簡便方法的實質就是我們所學習到的函數知識,大家可以檢驗一下。”
經檢驗,學生發(fā)現這個算法是正確的,而且十分方便。
師:“那這個方法是怎么得來的呢,大家可以閱讀一下材料。”
之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是一個“速算扣除數”的概念。
這樣的課堂教學無疑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作業(yè),即讓學生回家?guī)图议L算一下自己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多少,這樣一來,又能很好地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總的來說,通過教材中函數部分提供的閱讀與欣賞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對函數有更深一步的認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掌握“速算扣除數”這個概念,還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記憶這些速算扣除數,而這些扣除數的掌握又能夠幫助其快速地解決一些計算題,同時,也使課堂教學實現了真正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此外,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其更愿意學習數學知識??梢哉f,一個教材中閱讀與理解的應用使學生各方面都得到了有效鍛煉。
教材資源作為學生“學”,教師“教”的重要工具,其扮演的角色和發(fā)揮的功用是其他教學資源所無法比擬的,因此,需要我們一線教師注意的就是能夠在實踐教學中,改變既有的教學理念,提高對教材資源的重視程度,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每一個部分,并帶領學生一起研究和剖析教材,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方法和思想,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更多的職高學生更快更好地成為新時代的新青年。
參考文獻:
[1].張志娟.試論數形結合方法在職業(y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4):159.
[2].胡永清.試論新形勢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職業(yè)高中數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0):238.
[3].仝紅英.職高數學教學中設計使用學案導學教學法初探[J].都市家教月刊,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