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對于中職語文教學來說,時代不同,使命也有所不同。但不管何時,“用心育人”是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常態(tài)。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有效性始終是中職語文教學的終極追求,始終是王道。
[關 鍵 詞] 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36-0059-01
隨著時代的推進、科技的發(fā)展,中職學校開設的專業(yè)也越來越多。但是,不管是文職專業(yè)類的,還是科技信息化專業(yè)類的,語文都是中職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從語文工具性的學科特點出發(fā),學生語文能力及素養(yǎng)的高低,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會對他們今后的工作與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最大限度地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王道。
下面就如何實現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談談我的一些做法及看法。
一、根據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實現中職語文教學延伸目標設定的有效性
從2007年開始,本人一直是中職一線的語文教師。接觸的學生范圍比較廣,有廣告設計專業(yè)、動漫專業(yè)、室內設計專業(yè)、網絡專業(yè)、文秘專業(yè)、烹飪專業(yè)等。由于中職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讓學生“在閱讀中了解社會,了解職業(yè),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職業(yè)意識”。為此,每學年度拿到教學任務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對學生及其所學專業(yè)的深入了解之上。這些基礎工作為語文教學延伸目標的設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本人在教學簡·伯特的《第六枚戒指》時,當主人公艾艾發(fā)現不小心弄丟的第六枚戒指被一個原本只想到店里來感受片刻溫暖的高個子男人撿走時,并不急于報警,而是從善良的人性出發(fā),尋思了一個既不傷害無意犯錯的男子,也能夠挽回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的兩全之策。面對這一教學要點,本人在不同專業(yè)的班級均設置了不同的延伸目標。文秘專業(yè)班設置的是“客戶無意違約,你該如何與其溝通處理”這一延伸目標;在動漫專業(yè)班、室內設計和廣告設計班設置的是“你的作品創(chuàng)意被同公司的小伙伴剽竊了,你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等。最后通過學生查找資料及小組討論,有效解決了這些職場問題。由此可見,根據專業(yè)特點延伸目標設定的有效性,可以為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根據學生的差異化特點,通過多樣化教學法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通過分層教學法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中職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差異化認知水平、學習能力、自身素質等非常突出。為此,即使在同一專業(yè)的不同班級,甚至同一班級都需要采取分層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差異化的特點,做到既有共同的語文基本要求,又有針對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生層次的實際需求。比如,教授荀子的《勸學》一文時,要求所有學生學會運用文章已給出的注解初步讀通文段、初步了解文意;中等學生要學會進一步抓關鍵字詞理解文意,找出一些常用的文言現象;基礎比較好的學生還要學會歸納文言文的一些獨特用法,如名詞活用為動詞,定語后置、通假字等,以便拓展文言文的課外閱讀。這樣的分層教學,讓基礎弱的學生不感到畏懼,基礎好的學生不感到無聊,實現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二)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大綱還提出,要從相關職業(yè)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組織語文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為此,本人日常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如“講故事比賽”“學會傾聽”“經典古詩詞誦讀比賽”“電話交流”等等,基本都采取了行動導向教學法。比如,“好書伴我成長”這一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每個專業(yè)的學生都通過搜集資料、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小組評價等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基本步驟進行。不同的是,搜集到的書籍資料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展示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文秘專業(yè)學生用PPT展示,動漫專業(yè)學生用手繪的方式展示,室內和廣告設計專業(yè)采取現場演講的方式展示等。盡管方式不同,但是結果從語言的組織與運用等多方面實現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三)通過多種教學法的綜合運用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課上得有趣,學生就可以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备鶕P者多年的中職語文教學經驗,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是可以實現課堂的有趣性和有效性的。比如,筆者在教授美國著名短篇小說家歐·亨利的《二十年以后》一文時,結合課文內容要點及授課班級專業(yè)特點,采取了分層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在概括故事情節(jié)、分析伏筆和歐·亨利式結尾等內容時采取分層教學;在分析人物形象時采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刻體驗人物形象。最后還設置了“二十年后再相遇”的情景展示。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不僅把課堂學習氣氛調動起來了,實現了“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而且實現了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對于中職語文教學來說,時代不同,使命也有所不同。但不管何時,我想“用心育人”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常態(tài)。我個人認為,實現中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有效性始終是我們中職語文教學的終極追求,始終是王道。
參考文獻: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