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底,中央對山西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進行了調整,王儒林不再擔任山西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這距離2014年9月1日王儒林“臨危受命”接任山西省委書記,已過去整整22個月。入晉將近兩年間,王儒林整頓吏治、振興經濟,成績有目共睹。
“救火隊長”
2014年9月,王儒林接任山西省委書記,時逢山西發(fā)生塌方式腐敗的特殊時期,王儒林被譽為“救火隊長”,為反腐重災區(qū)人員調整把關。
王儒林生于1953年4月,河南濮陽人,197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4月參加工作,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專業(yè)畢業(yè),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
1969年4月,王儒林以下鄉(xiāng)知青身份到吉林省撫松縣露水河鎮(zhèn)后,做過工人,當過團干部,至2014年8月,在吉林工作了45年。
1975年,22歲的王儒林前往吉林省直機關第一期青年干部班學習,之后人生轉向仕途。1984年3月,王儒林從省委下到基層鍛煉,一年多后升任前郭縣副縣長。1986年11月,33歲的王儒林回到長春,擔任共青團吉林省委副書記,后任共青團吉林省委書記、黨組書記。
1991年至2000年,王儒林開始主政地方,先后擔任四平市市委副書記,通化市長、市委書記,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州委書記等職,期間于1998年4月升任吉林省委常委,于45歲躋身副省級干部。
2000年12月,王儒林成為吉林省委政法委書記,一年后轉任常務副省長。此后擔任過長春市委書記、吉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等職。2010年1月當選吉林省省長,2012年12月任吉林省委書記。
2014年9月,王儒林任山西省委書記。曾有分析認為,王儒林經歷鄉(xiāng)干部、縣干部、地級市市領導、省會城市市委書記、省長、省委書記等崗位,基層經驗豐富。對于政商盤根錯節(jié)的山西官場而言,深諳基層工作的人員出任省委書記,有利于了解掌控基層實情,盡快展開工作。
在山西重拳反腐
王儒林空降山西,擔任山西省委書記,被賦予整頓山西吏治、提振山西經濟的重任。入晉后,“救火隊長”王儒林在官場反腐中屢屢出手。
官場政商糾葛、腐敗是山西的老問題,在煤焦領域尤為突出。前任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在任內,就曾多次指出山西煤焦腐敗、礦難頻發(fā)的原因與干部作風緊密相關。袁純清曾為此推出兩次整頓干部作風行動,至少1300多名干部被處理。
王儒林曾如此形容山西的腐敗問題,“山西嚴重腐敗情況不是個案、不是孤立的,都是一坨一坨的,現(xiàn)在一查就是一幫,一動就塌方?!?/p>
王儒林反腐的第一把火,就是對山西洪洞興唐寺鄉(xiāng)黨委書記等9人酗酒滋事行為的批示。隨后,在王儒林履新100天時,山西至少有37名縣處級以上官員被調查。
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山西省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立案28668起,處分31164人。這其中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查處的廳局級干部129人,移送司法機關34人。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查處的縣處級干部1565人,移送司法機關157人。
臨危受命主政山西,如何看待近兩年來的反腐工作?離任前夕的6月7日,王儒林做客中央紀委官網在線訪談,自述治理系統(tǒng)性塌方式嚴重腐敗的成效,或可視為對其主政以來反腐工作的總結。
王儒林介紹,一年多來,山西先后查辦了5名市委書記,扭轉之前14年沒有查處過市委書記腐敗案件的被動局面,同時查處了煤炭、國土、環(huán)保、交通等省直部門一把手的腐敗問題??偣灿?646人主動向紀檢監(jiān)察機關交代違紀問題,2萬多人主動向“紅包禮金專戶”退交錢款,超過了1.7億元。此外,王儒林還介紹,全省共有18名縣委書記被查,其中,陽泉市5個縣區(qū)委書記查辦了4個。
選官用官嚴把關
在經歷了“系統(tǒng)性、塌方式腐敗”之后,山西官場大量官員崗位空缺。權威數據顯示,自十八大以來,山西的11個地級市中,已有5名市委書記、2名市長落馬,國土資源廳、環(huán)保廳、交通廳、煤炭工業(yè)廳等多個省直機關的一把手,也先后被調查。僅山西省管系統(tǒng),干部空缺就一度接近300人。這是王儒林擔任山西省委書記9個月面臨的“窘境”。
王儒林和他的同事們,進行了一場打破常規(guī)的選官實驗。
在選官之前,山西先在兩個系統(tǒng)內“清理門戶”。這兩個系統(tǒng),都與選人用人有莫大的關系,一個是山西紀檢系統(tǒng),一個是山西組織系統(tǒng)。對組織干部隊伍和紀檢干部隊伍的清理,是選官前的重要一步。
2015年3月27日,就在首批選官已經基本塵埃落定之時,《山西日報》發(fā)布了一篇文章提到組織系統(tǒng)“清理門戶”的成果。在3個多月時間里,將119名組工干部調離組織部門。
解決“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一問題之后,山西選官開始。選官之嚴格,可以用呂梁4位縣委書記的經歷來說明:首先是呂梁市委組織部對符合條件人選所有的信訪舉報、黨紀政紀處理、三齡兩歷一身份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了初審;然后是市紀委談話進行核實;第三關是市紀委專項審核,由市紀委牽頭組成專項審核組,對入圍人員包括配偶及共同生活子女的房產、經商辦企業(yè)等情況逐一進行專項核查。
此后,名單還要經過省紀委審查、廉政考察以及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的共同核查,確定擬任人選在省級媒體公示之后,省委組織部和省紀委對來信舉報反映的所有問題逐一認真核查。
選一名縣委書記要過“六關”,而全省的干部也要經過“六查”。這“六查”包括查檔案、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民意、查業(yè)績、查線索、查案件。王儒林說過,省委立下一條鐵律,凡是沒有經過“六查”的干部一律不動。動議之后不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哪個階段發(fā)現(xiàn)問題的,都放下先查清問題。
尋找經濟出路
入晉后,王儒林重塑政商關系,制定新規(guī)整頓吏治,并促進山西經濟發(fā)展。背后是其要承擔的另一重擔,即如何面對經濟衰退,重振山西經濟。而這,至今還是一道待解的難題。
王儒林在2014年晉商大會上表示,要解決山西問題,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他承認,“當前,山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嚴峻的挑戰(zhàn),但我們要正視困難,勇于戰(zhàn)勝困難。”
弊絕風清,需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狠下功夫根除權錢交易、官商勾結,而最終目的在于促進山西的經濟發(fā)展。
事實上,自王儒林入晉至后一年間,山西經濟的下滑勢頭還遠未被止住。正如山西省省長李小鵬近日所說的那樣,“而今,山西經濟到了最困難的時期”。
據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山西GDP同比增長2.7%,僅比倒數第一的遼寧高0.1個點。而山西官方數據顯示,自2014年8月以來,全省財政收入連續(xù)11個月累計負增長,11市中有8個市出現(xiàn)下降,86個縣出現(xiàn)負增長。
面對經濟困局,山西連續(xù)出臺一系列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出36項全面擴大開放舉措,推進“六大發(fā)展”等。值得注意的是,山西接連提出要實現(xiàn)在金融振興、科技創(chuàng)新、民營經濟三方面的突破。而每次推進大會,王儒林都要作長篇講話,親自提出要求和部署。
王儒林力主加大脫貧攻堅、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力度。面臨山西經濟滑坡,GDP增速墊底等問題時,提出把旅游業(yè)作為非煤產業(yè)的首位產業(yè)。
不僅如此,山西還通過包括“央企入晉”等多項舉措,來重振山西經濟。
此次離開山西后,王儒林將擔任全國人大農業(yè)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頗為巧合的是,其前任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也在同一領域任職,現(xiàn)擔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6月30日的山西全省領導干部會議上,王儒林說,“我到山西工作雖然時間不算長,但我和山西廣大干部群眾結下深厚的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情誼”,“在山西工作的經歷,將成為我一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我為能夠成為一個山西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今后,無論身在哪里,我都將始終心系山西、永遠祝福山西。”他說。
(摘自《華夏時報》、《中國青年報》、《新京報》、《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