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和吳克華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高級將領。吳克華,1913年出生,比李德生大3歲,1929年參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李德生,1930年參加革命,1932年由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轉(zhuǎn)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解放戰(zhàn)爭時期,吳克華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41軍軍長,李德生擔任12軍35師師長。1955年授軍銜時,吳克華被授予中將軍銜,李德生被授予少將軍銜。
兩位將軍的人生道路都很曲折,但又很不相同:在革命隊伍中,李德生19歲時就過早地蒙受冤屈、遭遇打擊。1935年6月,參加革命和入黨不久的李德生,在長征路上遭到自己人的誣陷,被“組織”錯誤地撤銷黨支部書記和班長職務,并被開除黨籍。1936年12月,紅四方面軍到達陜北后,他重新入黨。1946年,晉冀魯豫軍區(qū)第三縱隊黨委決定,撤銷“張國燾錯誤路線”時期對他的處分,恢復黨籍。
吳克華遭遇誣陷、蒙受冤屈則是在年過半百之后。1967年9月,擔任炮兵司令員職務的吳克華和蕭華、莫文驊3位將軍被戴上了“三華反三軍”的罪名,一起被打倒。自此,吳克華被“監(jiān)護”,立案審查,神秘失蹤,生死不明。
1971年9月13日,林彪折戟沉沙溫都爾汗后,落實干部政策被提上黨中央議事日程。在政治局的一次會議上,周恩來問道:“吳克華哪里去了?”會上無一人知道。此時,由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省革委會主任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的李德生,根據(jù)周恩來的指示,決定對此事展開調(diào)查。后來,一位干事透露,吳克華被秘密關押在一個地下室里。
雖然得知了吳克華下落的線索,但在專案組嚴密封鎖控制的情況下,如何盡快、安全地把他接出來還是個難題。因為,總政治部并沒有掌握直接的證據(jù),萬一專案組拒絕交人或把吳克華秘密轉(zhuǎn)移,這樣勢必使問題更加復雜、難辦。
正直、寬厚的李德生聽了匯報之后,知難而進,決心把此案澄清。但他根據(jù)當時的情勢,知道硬去接人肯定不行。他靈機一動,批示“提審吳克華”,命令總政保衛(wèi)部當晚派人前去提人。關押吳克華的那伙人一看李德生的親筆手令是“提審”,以為總政與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于是爽快地將吳克華交了出來。保衛(wèi)戰(zhàn)士把吳克華帶到京西賓館的一個會客室,向坐在那里的李德生和總政副主任田維新報告說:“報告首長,吳克華帶到?!?/p>
李德生示意保衛(wèi)戰(zhàn)士退出去后,在沙發(fā)上欠了欠身,和顏悅色地對吳克華說:“吳克華同志,請坐?!庇捎趨强巳A被長期關押,與世隔絕,對世間發(fā)生的所有事情一概不知,加之提人時說是“提審”,所以仍認為是過去的“過堂”,以致對李德生以“同志”相稱、“請坐”的用詞和口氣毫無感覺,不僅不敢坐,而且俯首彎腰,一個勁兒地說:“我有罪,我有罪!”
李德生解釋說:“吳克華同志,我們是奉周總理之命來找你談話的?!眳强巳A仍然沒有覺察到“提審”已變成了“談話”,他不敢相信這戲劇性的變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經(jīng)受了幾年的折磨,挨斗挨批,受騙太多。他翻來覆去只有一句話:“我有罪?!睍r過半夜,吳克華仍然對這一反差巨大的突變難以置信。于是,李德生只好請吳克華吃了夜宵,讓他先休息一下,第二天再談。
后來,幾經(jīng)曲折,被關押多年的吳克華終于被解除監(jiān)禁,恢復了組織生活。1974年1月,炮兵黨委上報中央軍委《關于吳克華同志問題的復查報告》,否定了林彪一伙強加在吳克華身上的誣蔑不實之詞。吳克華的沉冤得雪,李德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吳克華將軍原任炮兵司令員,獲得平反后,先后被中央軍委任命為鐵道兵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司令員、烏魯木齊軍區(qū)司令員、廣州軍區(qū)司令員,為部隊建設殫精竭慮,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葉劍英曾對他說:“老吳,你五任司令員,堪稱解放軍之最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吳克華是任大軍區(qū)司令員職務最多的一位。
1977年8月,在黨的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吳克華當選為中共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委員。1982年9月,在中共十二大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摘自《雜文月刊》2011年第10期,彭勁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