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社會壓力增加,焦慮癥逐漸成為一種高發(fā)的心理疾病,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對大學生的影響也不可小覷。本文將通過SCL-90量表篩選出的120名患有輕度焦慮的大一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音樂治療組、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及對照組,通過在治療前、治療后用SAS焦慮量表以及SDS抑郁量表進行評定,來探討音樂治療法及生物反饋療法對大學生焦慮癥治療的效果。結果顯示治療后三組的量表得分均低于治療前,且差異顯著。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分數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另外兩組,該方法對于改善大學生焦慮狀況效果最明顯。
[關鍵詞]音樂治療;生物反饋療法;輕度焦慮癥
中圖分類號:J6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7-0092-03
一、研究背景
焦慮癥,是近年來一種高發(fā)的心理疾病。調查表明,早在10年前,我國廣泛性焦慮癥發(fā)病率已經達到了2%~47%,而驚恐障礙的終身患病率為13%~15%;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冠心病患者、臨考學生)焦慮癥的發(fā)病率最高可超過10%[1]。臨床上將其分為廣泛性焦慮(GAD)和驚恐障礙(PD)兩個類型[2]。焦慮癥患者經常有頭暈、胸悶、呼吸急促、心悸、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植物神經癥狀和運動性緊張[3]。
音樂治療也稱音樂療法,是一門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涉及學科廣泛,一般包括心理學、音樂學、醫(yī)學三大領域。目前,對音樂治療的概念,學術界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4]。大多數人對音樂治療的定義中都包含了心理治療的應用[5]。被全球的音樂治療學者引用的音樂治療定義是被譽為“美國音樂治療之父”,天普大學的K Bruscia教授的定義:“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干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治療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系來幫助被幫助者達到健康的目的”[6]。
Kim在《音樂輔助脫敏》一書中的研究結果中表明,音樂治療是可以顯著降低緊張和焦慮的方法,表現為指尖的溫度升高,且緊張和焦慮的自評量表得分下降,可以顯著地改善小提琴演奏家的表演緊張。Home-Thompson A和Grocke D兩人對臨終的末期病人的音樂治療,已經表明,它可以顯著地改善垂死病人的焦慮水平,減慢他們的心臟速率,音樂治療起到改善疼痛的程度、疲勞和嗜睡的作用。
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只有少數綜合醫(yī)院理療科和少數的精神病院、療養(yǎng)院采用音樂治療進行輔助治療[7]?,F全國多省市的、心理醫(yī)院、綜合醫(yī)院、精神病院、心理咨詢師中心、康復中心等都設立了專門的音樂治療室。關于音樂治療焦慮癥的報道和案例也越來越多,如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廣東省中醫(yī)院門診等。
二、研究內容
1.研究被試
江西省高校大一新生中篩查出的120名輕度焦慮患者。
2.研究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對全校2256名大學一年級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篩查,隨機抽取焦慮因子大于3分的學生120人選為本次研究的被試。再把被試隨機分為三組:音樂治療組、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及對照組,每組40人。在治療前后均采用SAS焦慮量表、SDS抑郁量表對被試的焦慮水平進行評定,同時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還在治療[JP2]前后采用腦電及肌電測定。音樂治療組和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的成員每周分別進行一次音樂治療和音樂及生物反饋治療,每次治療時間約為45分鐘,每周1次,共8次。
3.音樂治療播放的曲目
古典音樂:《四大鍵琴協奏曲》、《海的嵐》、《彼得與狼》、《第一長笛四重曲》、《單簧管協奏曲》。
輕音樂:《百鳥朝鳳》、《平沙落雁》、《雨中旋律》、《為晚會喝彩》、《海濱的火焰》。
4.音樂治療的步驟
受試者置于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中,盡量做到溫度適宜,光線、色調柔和。第一步,受試者閉上雙眼坐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全身放松。第二步,播放背景音樂,音量強度要控制在適宜水平,一般可在75分貝左右。第三步,音樂播放 5 分鐘左右,并播放治療師的引導語。引導語內容根據不同組別具體編制事先寫好。引導語開頭是暗示受試者放松身心,內容基本一致,例如:“輕輕閉上眼睛,放松肌肉,使你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感到放松,深深地吸氣,然后再慢慢地吐氣,是自己感到非常安靜、放松。想象著你正躺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上,頭頂是蔚藍蔚藍的天空,空中飄著一片厚厚的、潔白的白云,正慢慢落在你身上。接著在感受下你被這片白云包裹著,你的身體開始跟著白云慢慢地一點一點向上飄起來。仔細體會一下飄起來的感覺,自己越飄越高,也越來越輕,似乎完全失去了重力,你就躺在這片云上慢慢地睡著了……”中間階段的旁白主要是講“人的一生總會經歷無數的煩惱、挫折、痛苦、打擊,讓我們把這些負面情緒呈現在腦?!比缓蟾鶕茉囌叩姆磻僮鼍唧w修改,使之能夠引起共鳴,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
5.生物反饋治療
現代醫(yī)療技術可以將腦電、皮溫、心率、肌電等這些人們正常意識不到的生物信號轉變?yōu)橹庇^可視的信號,患者通過聽覺、視覺等感知到這些信號,從而可以學會有意識地在一定范圍內調控內臟器官的活動,并且可以糾正偏離了正常范圍的內臟活動。這種方法叫生物反饋療法。
受試者置于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中,盡量做到溫度適宜,光線、色調柔和。被試在接受治療前排空小便,選擇自己認為最舒適的姿勢坐下或躺下。由主試講解生物反饋治療的原理,接著教授患者掌握放松技能。通過治療過程中患者的肌電、腦電生理反應的動態(tài)變化參數為指標來判斷療效。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進行腦電α波和SMR/θ反饋訓練。各導聯皮膚電阻均小于5kΩ,濾波范圍05~60Hz,時間常數01s,設定SMR/θ目標線為02,訓練目標線為10。實驗根據患者放松水平進行適當調整,而且反饋音樂時間占整個訓練時間的70%-80%。
三、研究結果
治療前三組被試的軀體健康狀況、社會功能、心理健康狀況等以及SAS焦慮量表與SDS抑郁量表均無顯著差異。治療前后三組的SAS和SDS量表評分見表1、表2和表3。
由表1結果可知,治療8周以后,音樂治療組、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的量表得分均低于對照線,而且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的治療效果要好于音樂治療組。說明音樂治療組和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取得了治療的成效,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儀訓練成效更顯著。由表2和表3可知,音樂治療組、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在治療前后的SAS和SDS評分均有顯著變化,說明本研究訓練方案對于音樂治療組和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組均有較為顯著的成效,而對照組無變化。
四、討 論
焦慮癥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病癥,現代人們要面臨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多,矛盾和挫折已使人們精疲力盡不堪重負,更需要引起重視的是當代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焦慮癥患者的“主力軍”,尤其是大學新生。新生入學后面對的是整個生活狀態(tài)的改變,新的環(huán)境、新的同學、新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由于大部分大學新生基本上都是遠離家鄉(xiāng)和父母獨自到外求學,所面臨的這些困難都要靠自己解決,于是很容易出現孤獨、焦慮等各種心理狀況,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各種身心問題,不僅影響學業(yè),也阻礙了其人格的健康成長。
音樂治療學是一門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匯集了音樂、醫(yī)學和心理學的精髓于一體,是音樂治療師通過專門設計的音樂模式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礙,恢復身心健康的過程。音樂治療主要是以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為基礎,使用音樂特有的心理和生理效應來實現的。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焦慮癥患者經過音樂治療特別是音樂治療結合生物反饋訓練之后其生活質量和焦慮癥狀等各個方面均有所改善,說明音樂治療在治療焦慮癥患者時,如能結合生物反饋訓練則成效更顯著。
音樂只開啟世界奇妙之門的一把鑰匙,音樂的旋律緩緩流入人的內心時總能使人感受到其中娓娓道來的情感,仿佛就是在訴說著聆聽者的心聲。因此用音樂來治療心理疾病更容易使患者接受,它無痛苦、無禁忌、無不良反應,費用低且操作簡便。結合生物反饋的音樂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可以在焦慮障礙患者的治療中得以推廣,將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參考文獻]
[1]張紅軍,王 晨.音樂輔助治療對廣泛性焦慮癥患者生活質量及療效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4(04):66-67.
[2]鐘 華,藍光心,華春蘭.腦電生物反饋療法治療焦慮癥臨床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0(02):336-338.
[3]馬香琰.生物反饋療法治療老年焦慮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0(06):534-536.
[4]李 航,胡春雷.我國傳統音樂治療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康復醫(yī)學,2011(10):993-996.
[5]張鴻懿.發(fā)展中的音樂治療[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02):85—88.
[6]王 智.音樂治療對抑郁癥患者情緒改善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33):846.
[7]張 彥.生物反饋治療在焦慮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01):61-62.
(責任編輯:章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