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曲”是浪漫主義時期產(chǎn)生的風格獨特的鋼琴詩意小品,它是19世紀非常重要且?guī)в絮r明時代特征的鋼琴音樂體裁,是當今廣大鋼琴演奏者爭相彈奏的藝術珍品。肖邦在其一生的創(chuàng)作中,夜曲是“最為內(nèi)省的,是最為真誠的內(nèi)心流露”,而要在演奏中準確展示“夜”的風格,就必須準確把握肖邦夜曲中“夜”表現(xiàn)、裝飾音、華彩句的處理、復調(diào)性以及肖邦慣用的彈性節(jié)拍——Rubato的演奏方法來和踏板的運用等,從而實現(xiàn)對原曲的忠誠。
[關鍵詞]夜曲;裝飾音;legato ;Rubato;肖邦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7-0046-03
波蘭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被譽為整個西方音樂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肖邦的一生的創(chuàng)作幾乎都獻給了鋼琴,他的作品自始至終都是世界上眾多鋼琴演奏家、音樂評論家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熱衷談論的的話題和爭相彈奏、欣賞的藝術珍品。“在所有肖邦的作品中,夜曲是最為內(nèi)省的,是最為真誠的內(nèi)心流露?!盵1]鋼琴的演奏被人們稱之為樂曲的“二度創(chuàng)作”。作為演奏者來說,演奏的首要注意點就是忠于原作,在原作的基礎上去發(fā)揮自己的技術和想象。本文主要從如何體現(xiàn)肖邦夜曲中“夜”表現(xiàn)、裝飾音、華彩句的處理、復調(diào)性以及肖邦慣用的彈性節(jié)拍——Rubato的演奏方法來和踏板的運用這幾個方面進行演奏探析。
一、“夜”的詮釋
肖邦的夜曲中關于“夜”的體現(xiàn)是其夜曲的重要特點,這一特點體現(xiàn)在夜曲的抒情性、歌唱性中,怎樣在演奏中達到抒情如歌的效果也是夜曲演奏中觸鍵方法要遇到的首要問題。肖邦夜曲中抒情性、歌唱性的旋律往往都要求聲音連貫的,像唱歌一樣緩緩流出。而眾所周知,鋼琴是擊弦樂器,他需要通過琴槌敲擊琴弦來發(fā)出聲音,琴槌離開琴弦后,琴弦的振動頻率就會減弱,逐漸停止不再有發(fā)聲的動力,導致聲音缺乏連貫性。克服鋼琴發(fā)聲不連貫這一缺陷需要演奏者采用Legato,即連奏的演奏技法,來使演奏時模仿人聲發(fā)出抒情的歌唱,這一方法同樣適用于肖邦夜曲中抒情性、歌唱性旋律的演奏。
Legato(連奏)的含義就是要連貫地、不間斷地奏出旋律的每個音,是鋼琴彈奏中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的訓練方法有很多種,最主要的特點就是要保持音與音之間彈奏時的音響效果是沒有縫隙的,即前一個音的時值范圍內(nèi)彈完不要著急拿開,手指要盡可能保留在琴鍵上使聲音延續(xù)至下一個音落下再放開。這樣就可以使鋼琴這種擊樂器發(fā)出類似人聲和管弦樂器上才有的連貫的歌唱性的樂句。
以肖邦Op·9 No2降E大調(diào)夜曲為例。這首肖邦夜曲是一首明朗的田園詩。我們在彈奏前首先要讀譜,分析樂譜給出的信息。樂曲的開頭作曲家標出“dolce(柔和的、甜美的)”的表情記號,在彈奏時要將身體放松,手指要像撫摸鍵盤一樣,不要抬得過高,控制指間的力度避免出現(xiàn)過重的聲音。下鍵速度不能太快,下鍵之后不要過早離開,手指盡量貼鍵。同時要提前準備好下一個音,將下一個預備要彈得手指平直地略微抬起,之后平緩地將手腕的重量從前一個音的手指移到下一個準備好的手指,然后仍然緩緩落下,同時放開前一個音。整個過程手腕都要自然放松的下沉,力量放在手掌和手指尖上。整個樂句都根據(jù)樂句的需要使手指貼鍵緩觸鍵,避免顆粒性的音色出現(xiàn)。在彈奏時,最不可忽視的關鍵就是我們的耳朵。用耳朵去傾聽自己彈出的聲音是鋼琴演奏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在教學中,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強調(diào)“耳朵”的重要性。要學生利用聽覺去調(diào)整自己的彈奏方法,將手、腦、耳配合起來,加上內(nèi)心的吟唱來增加旋律的歌唱性,從而彈出柔和、甜美的聲音。
二、裝飾音的演奏
肖邦夜曲中的裝飾音已不僅僅是是對音樂的修飾,可以說其本身就是旋律,所以在演奏這些裝飾音是我們要如同旋律一樣重視它們。
1.倚音
長倚音和短倚音統(tǒng)稱為倚音。長倚音通常是指在骨干音前面的小音符,時值是骨干音時值的一半。短倚音與長倚音最大的標記差別是短倚音的符干上有一條斜線。它在彈奏時與長倚音的差別是短倚音并不占用骨干音的時值,它是用最快的速度滑入骨干音,且重音落在骨干音上,而長倚音是將重音放在倚音上。在菲爾德和肖邦的夜曲中多使用短倚音,所以演奏時要注意不要占用太多時值,但因為裝飾音也是音樂的一部分,所以要保證音符的清晰,不能一晃而過。
2.回音
回音通常是以四到五個音為一組的音型,它是由骨干音的上方和下方音來的回轉(zhuǎn)來為旋律進行修飾?;匾粲许樆匾艉湍婊匾魞煞N音型。它有時用特定標示標示出來,有時直接用小音符標記出。
在肖邦夜曲中大多用到的是順回音。通常回音從骨干音的上方二度開始,重音有時在骨干音中,有時可能在上方音上,在彈奏時我們可以根據(jù)音樂的情緒和速度來選擇重音的位置。在比較抒情的歌唱性旋律中,可將回音拉寬,將它當成旋律而不是裝飾音去彈奏,在速度較快的旋律中要盡可能清晰均勻地彈奏出來。
3.顫音
顫音在夜曲中一般用tr標記在音的上方,是將所標示的音和它上方半音或全音的輔助音交替彈奏,結尾以回音結尾。在彈奏時要快速并且均勻的循環(huán),在訓練是可以先將速度放慢,手臂、手腕都要放松,指尖觸鍵,在練習指出要采用慢練的形式清晰地將顫音彈出來。慢練時可以采用高抬指快觸鍵來鍛煉手指的靈活性,之后隨著速度加快可以逐漸降低抬指高度,直至可以貼鍵并且清晰且均勻地彈奏出。
三、華彩句的處理
在肖邦的夜曲中,除了裝飾音的運用,裝飾性的華彩句同樣十分重要,其華彩句運用的出神入畫,大多為需要快速跑動的音階、半音階華彩,這就需要我們在演奏中特別的注重。在肖邦夜曲中的有些華彩樂曲音符密集,彈奏起來百轉(zhuǎn)千回。
在彈奏時要盡力表現(xiàn)出輕盈通透的音色。在彈奏華彩句時仍然記住肩膀以下都要放松,跑動的華彩,要指尖貼鍵,固定好指法,手指像春雨的雨滴一樣輕盈的打過琴鍵。最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慢練,設計好指法,將每個音清晰地彈出來,慢練直至熟練后再逐步加速度,速度提上之后,要注意句子的線條感,根據(jù)譜面上的力度記號,強的時候不能過分,弱的時候不能將音虛掉,可以靠手腕的力量順勢帶過,這樣可以使手指不會僵,不會影響聲音的控制,同時速度也不能過快,造成吃音、漏音的現(xiàn)象。如果音符上有跳音,彈奏時要輕巧,手指要提前在黑鍵上做準備,同時換指時力度要均勻,不能使某個音突強,破壞了旋律的線條。
四、復調(diào)性旋律的演奏
在前文中筆者總結出肖邦夜曲中出現(xiàn)復調(diào)性的旋律,其中最典型的是Op·15 No2這一首夜曲。
這首夜曲的整個展開部(25~48小節(jié))為四聲部旋律。四個聲部的合唱,表現(xiàn)了作曲家心中的動蕩,好似多人在那里控訴、反抗。在練習時,首先要將各個聲部分開以固定指法練習,之后算好每一個聲部的音符所占的時值,以盡量慢的速度將右手上三聲部合在一起,然后將第一聲部作為主旋律線,訓練各聲部手指并控制好聲音。第三聲部的五連音不需要太突出,要作為伴奏音響,突出第一聲部,五連音不能喧賓奪主。同時要注意雖然二、三聲部重合在一起,彈奏時有盡量達到各個聲部在心中架好層次,且不能混為一談。第四聲部用左手彈奏,要注意小連線和重音位置,第四聲部要像波浪一樣推動音樂前進。練習時可以在心中哼唱主旋律聲部并彈奏低聲部。在整體彈奏時,一定要用耳朵去聆聽自己所彈奏出來的音樂,找到不足,同時要不厭其煩地改正,從而達到我們所要的演奏效果。
五、Rubato的演奏
Rubato意為彈性節(jié)拍,是“根據(jù)音樂的韻律與呼吸,在演奏中出現(xiàn)像‘寬緊帶’一樣的自由伸縮。”[2]它并非浪漫主義時期才有的,在巴洛克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通常使用在慢板樂章中。在浪漫主義時期產(chǎn)生的菲爾德的鋼琴獨奏夜曲突破了古典主義時期彈性節(jié)奏的使用范圍局限,采用了更加自由、靈活的彈性節(jié)拍。對于彈性節(jié)拍的演奏重要的是音樂的感覺,雖菲爾德沒有在作品中明確的標示出來,但是演奏者要用心感覺音樂的發(fā)展,呼吸與音樂同步,在自由伸縮的同時不能過度的自由,破壞整體的節(jié)奏。
肖邦作品中的Rubato為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之一,雖然在他的作品中明確的標示出Rubato的標記有兩處(Op· 9 No2 :降E大調(diào)夜曲第26小節(jié)和Op·15 No3 :g小調(diào)夜曲第1小節(jié)),但Rubato的節(jié)奏是需要演奏者自身去感受的,并不是需要明確地框出來,不能說沒有標示的地方就沒有彈性節(jié)拍。
“肖邦在解釋‘Rubato’時說, ‘這是左手的嚴格節(jié)拍。右手的自由節(jié)拍。有時在一個地方拖下的時值要在另一處用搶板補償。’”【2】 也就是說,在彈奏彈性節(jié)拍時,左手是彈性節(jié)拍的基礎,要按照譜面所標示的節(jié)拍像節(jié)拍器一樣準確的彈奏,右手在左手的節(jié)奏范圍內(nèi)適當?shù)难由旎蚴湛s,要做到有“借”有“還”,才能使左手的節(jié)奏能夠嚴格的行,同樣不能濫用和過度。不管怎樣其演奏彈性節(jié)拍,一定要基于音樂性的基礎上,一切為音樂服務,用心去聽、去想,感受音樂的靈魂,才能處理好夜曲中的Rubato。
六、踏板的運用
肖邦本人經(jīng)常使用踏板,在肖邦夜曲踏板的運用上首先仍然是尊重作曲家的標示,進行分析練習。在演奏時一定要記住首先夜曲是居于和聲基礎創(chuàng)作的,所以每一個和聲的交替一定要換一次踏板,同時要換干凈,不能將上一個和聲的延音延續(xù)到新的和聲中。第二,要保持樂句的連貫。不能因為要有干凈和聲就將音樂徹底斷開。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采用音后踏板,即前一個和聲結束后再下一個和聲開始的第一個音彈完之后快速的松開踏板再踩上。這一過程需要認真揣摩練習。第三,分析句子,不是每個樂句都適合踏板,在一些長樂句中,作者沒有表示換踏板的情況下,要根據(jù)自身來確定是否需要踩踏板或換踏板,更或者采用半踏板或者抖動踏板等方法。總之一定要靠聽覺去分析聲音,加上用心去揣摩才能得到最合適的音響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式谷,潘一飛.西方鋼琴音樂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262.
[2]趙曉生.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299.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