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課程的學習是普通高等院校音樂學(音樂教育方向)與音樂表演(聲樂表演方向)本科階段學習的一門必修課程,該課程傳授有關聲樂演唱技能、表演表演及聲樂理論等諸多方面知識。學校通過開設聲樂必修課程,培養(yǎng)學生掌握基本的歌唱方法、舞臺表演藝術、聲樂基本理論,從而發(fā)掘?qū)W生們的歌唱能力,提高他們的專業(yè)素質(zhì),為他們將來能夠更好地走向藝術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之所以選擇以昌吉學院音樂系為個案分析、調(diào)查,原因是筆者在該校完成了本科四年的理論及專業(yè)學習,對該校聲樂課的課程設置較為熟悉。謹以此文,為當今高校的聲樂課程設置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粗淺建議。
[關鍵詞]聲樂課;普通高等院校;昌吉學院音樂系
中圖分類號:G61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6)02-0024-02
一、簡介聲樂課程的學習在音樂學科中的重要性
聲樂課程的學習,是所有藝術類學生在本科四年專業(yè)學習當中的必修課之一,無論是音樂教育專業(yè),還是聲樂表演專業(yè)方向的學生,在他們本科四年的專業(yè)學習中,聲樂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藝術角色。學生通過聲樂課程的學習,能夠從專業(yè)老師那里獲得科學、系統(tǒng)的歌唱技巧,還能獲得豐富的歌唱理論知識。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會根據(jù)每位學生的聲音特點制訂教學計劃,因材施教,從而令學生掌握科學的歌唱技術。通過聲樂課程的設置,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接觸到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聲樂作品。例如: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間傳統(tǒng)歌曲會被老師引進到教學當中,西方的古典樂派、浪漫樂派、印象主義樂派等聲樂作品亦會被引進課堂,除了學唱藝術作品以外,新創(chuàng)作的聲樂作品及流行歌曲的傳唱在當代聲樂課學習中也會被采用。聲樂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要學習歌唱技巧,還要學習舞臺表演藝術,各類風格聲樂作品的語言學習也是教學任務當中的重中之重,通過聲樂課程的學習,學生們無論在演唱技巧、舞臺表演藝術、作品的選擇、積累,還是在聲樂學習理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音樂學科的綜合學習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為后續(xù)的音樂藝術道路的探索都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二、昌吉學院音樂系聲樂課的課程設置情況
筆者于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昌吉學院音樂系完成了本科四年的專業(yè)學習,在校期間所學專業(yè)為聲樂表演專業(yè),對于該系聲樂教學課程的設置較為熟悉,加之本人于2015年12月對該系的聲樂課程設置做了問卷調(diào)查(學生總?cè)藬?shù)、專業(yè)教師人員、課程開設科目、學生學習情況等),通過系辦公室與聲樂教研室兩個教學單位所提供的信息,筆者將現(xiàn)有的數(shù)據(jù)情況與以前的數(shù)據(jù)做了對比,更加明確了該系目前聲樂教學課程的設置及問題所在,筆者對本科2012級—本科2015級四個年級的音樂教育與音樂表演兩個專業(yè)的學生做了調(diào)查,詳情如下:
音樂系有四個教學年級,每個年級有2個音樂教育班和1個音樂表演班,其中每一個年級的1班、2班為音樂教育班,3班為表演班,全系共有12個教學班,本科2012級總?cè)藬?shù)為81人(其中B1201班40人,02班35人,03班為6人),本科2013級總?cè)藬?shù)為91人(其中B1301班45人,02班38人,03班8人),本科2014級總?cè)藬?shù)為101人(其中B1401班41人,02班46人,03班14人),本科2015級總?cè)藬?shù)為97人(其中B1501班38人,02班37人,03班22人),全系四個年級共有370名學生,現(xiàn)在僅有5位聲樂教師在崗,其他6位老師為已退休老師,因為師資較缺,學校將他們返聘回系里繼續(xù)任教,學校根據(jù)教育部大綱規(guī)定,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本科大一、大二這兩年必須進行聲樂課的學習,表演班專業(yè)進校前以聲樂為主向考進來的學生本科四年都要進行聲樂課程的學習,2013級之前的學生(其中包括本科2013級),大一期間2人/節(jié)課,大二期間1人/節(jié)課,每周一節(jié)課,每學期18學時,表演班的學生大一期間每1周1節(jié)課,從大二開始每周2節(jié)課直至大四畢業(yè),每學期18學時。音樂教育班的學生在為期兩年的聲樂學習結(jié)束之后,于大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系里將對所有的學生進行考核,進行主修、選修的選拔,每名學生考試準備兩首作品,由全系聲樂教師進行監(jiān)考,考試結(jié)束后,現(xiàn)場打分,打分標準為去掉兩個最高分,兩個最低分,算剩下的平均分值,滿分為84分,每年的主修、選修分數(shù)都不一定,主要以總體學生的考試情況而定,取均值,聲樂教研室主任將對學生總體演唱情況進行現(xiàn)場點評,一周之后,系里將會公布出主修生、選修生的名單,表演班的學生需進行考試,但并不占主、選修名額,原因是表演班的學生在進校前以聲樂為主項考進來的學生,系里就已將他們劃為聲樂主修生,他們需進行為期四年的聲樂課程學習,所謂主修、選修主要就是以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為基準,讓他們通過前兩年的專業(yè)基礎訓練之后,通過考核,選取其中嗓音條件好及可塑性強的學生進行之后兩年的聲樂學習,前提條件是必須愛好聲樂,主修的學生后面兩年1人/節(jié)課,每周1節(jié)課,選修的學生后面兩年2人/節(jié)課,每周亦是1節(jié)課,每學期18學時,學期末會進行考核,主、選修的學生也會在考核結(jié)束之后,系里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相互調(diào)動。聲樂主、選修沒有被選上的學生,后面兩年系里就不對他們進行聲樂課程的安排,他們可以更加潛下心來進行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每年的主、選修名額系里都有一定比例,2013級以前(包括2013級)的學生,主修生占總?cè)藬?shù)的15%,選修生占總?cè)藬?shù)的15%,除掉音樂表演班的人數(shù),即本科2012級主修生為11人,選修生11人,03班3人,占3班總?cè)藬?shù)的50%。本科2013級主修生為13人,選修生13人,03班3人,占3班總?cè)藬?shù)的37.5%。
三、昌吉學院音樂系聲樂課程設置改革情況
自本科2014級開始,系里針對聲樂課程的設置進行改革,主要是針對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表演班以聲樂為主向的學生上課細則不變,音樂教育班的學生大一期間4人/節(jié)課,大二期間2人/節(jié)課,在為期兩年的聲樂專業(yè)學習之后,系里對他們進行總體考核、測評,進行聲樂主、選修選撥,主修比例不變,還是之前占音樂教育班總?cè)藬?shù)的15%,選修比例由以前的15%調(diào)至現(xiàn)在的25%(占音樂教育班總?cè)藬?shù)),B14級的主修生為13人,選修生22人,03班3人,占其班總?cè)藬?shù)的21.4%,B15級的主修生為11人,選修生為19人,03班5人,占其班總?cè)藬?shù)的22.6%。系里規(guī)定2014級主、選修沒有被選拔上的學生,后面兩年都要安排聲樂課學習,8人/節(jié)課,每周1節(jié),每學期18學時,學期末不參加考試,計入學分即可,但從2015級開始,上課制度、考核制度都不變,只是由原來的“必須”改為自愿報名,更加尊重學生們的意愿。每學期其中考試結(jié)束之后,聲樂教研室都會組織一場優(yōu)秀學生匯報音樂會,給予學生舞臺實踐的機會,鼓勵學生更好地進行專業(yè)學習,同時每位老師也會根據(jù)自己組學生的學習情況舉辦聲樂匯報音樂會。學生除了學習專業(yè)技能以外,大三期間,系里會開設為期9周的聲樂教法課理論學習,由聲樂教研室具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教授,從B2013級開始,該科程加入到專業(yè)課學習當中,由每位學生的專業(yè)課老師親自教授,這樣會令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在一起,一些不懂得專業(yè)問題在上課時便會迎刃而解,更加利于學生們的聲樂課學習。大二期間開設為期18周的專業(yè)外語課(學唱意大利歌曲),每周一節(jié)課,由意大利歌曲較好的老師進行教授,學期末考試。系里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每位學生一學期要完成6~8首中外作品,期中、期末要舉行考試,2013級以前(含2013級),期中1首,期末2首,自2014級,為了減輕教師教學任務,縮短考試時間,期中、期末都為1首作品。之所以改革,主要原因是昌吉學院音樂系聲樂教師嚴重缺乏,僅有的老師面對全系370名學生,工作量大,教學任務繁重,在學生前兩年的專業(yè)學習當中不得不改革。這樣的改革有利有弊。利:無主、選修的學生有機會進行后年的聲樂學習,這樣會令他們的專業(yè)技能更進一步,為他們以后的聲樂藝術道路打了良好基礎,將教法課引入課堂,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更加利于學生們的專業(yè)學習。弊:前兩年為學生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因為缺乏教師將學生們的上課人數(shù)進行增加,不利于學生們打下良好的聲樂基礎。
結(jié)語
聲樂課的學習為音樂專業(yè)本科四年學習之中的重要課程之一,課程設置的合理與否關系到學生們的專業(yè)學習,昌吉學院音樂系的課程設置情況及改革逐步完善,在改革、探索中取得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進步,這樣有利于學生們的專業(yè)學習,不足之處,該系因為教師資源缺乏,對其在聲樂課程設置方面有局部影響,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辦法即是“廣賢納士”,這樣才更加有利于聲樂課的課程設置,同時也有利于該系的未來發(fā)展。
[參 考 文 獻]
[1]鄧忠漢.教育教學研究理論與實踐——保山師專教學論文集[C],云南大學出版社,2010.
[2]陳學飛.中國高等教育研究50年[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責任編輯:章若藝)